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巧巧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建筑
  • 2篇当代中国建筑
  • 2篇中国建筑
  • 2篇话语
  • 2篇建筑学
  • 1篇代人
  • 1篇滇池
  • 1篇滇池流域
  • 1篇新建筑
  • 1篇学科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批评
  • 1篇语图
  • 1篇源流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社会
  • 1篇人文社会学科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科

机构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8篇曾巧巧
  • 1篇韦庚男
  • 1篇王凯
  • 1篇武卿

传媒

  • 2篇住区
  • 1篇时代建筑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2009世界...
  • 1篇全国“乡土建...
  • 1篇2013第五...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代人的十年 2000年以来建筑专业杂志话语回顾与图解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文章是研究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的作品"当代中国建筑建筑期刊杂志报道专题研究"的说明和自我解读。文章通过对作品中系列图解的解释和分析,提供一种基于关键词频率统计的对2000年以来专业媒体中建筑言论和建筑现象的讨论。
王凯曾巧巧武卿
关键词:关键词频率统计媒体研究
"模块陡河 滨水旋转"--城市设计视角下滨水空间类改造
2022年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本文引入"模块化"的概念,以整体为原则,以单点为串联对唐山市进行滨水空间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以兼具工业遗产与英雄文化的唐山市实际环境为基地,以公共空间为支点,通过滨水空间的改造来唤醒城市的活力。
钱晨吴世辉曾巧巧韦庚男
关键词:城市设计模块化
走向新建筑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具有更为博大的胸怀对新兴事物兼收并蓄。这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交流和借鉴,也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为我们装点盛世。 面对中国当代建筑的情境,面对各种噱头十足的西方...
曾巧巧
关键词:新建筑明星建筑师建筑学教育外国建筑史建筑教学
文献传递
另外一种天际线
乡土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乡土建筑呈现给世人的是一种有别于职业建筑师营造的城市天际线,它没有光鲜体面的嘴脸,也没有引领先锋的伟大壮丽,但却真实流淌着一个时代。对乡土建筑的认识和保护任重而道远。
曾巧巧于勇
关键词:乡土建筑滇池流域天际线
文献传递
乡土景观营造要素研究初步
乡土景观营造是对乡土自然要素和乡土人文要素的提炼与概括,是对乡土大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组合、诠释,以此传递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意象。乡土景观营造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的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表现出因...
曾巧巧
关键词:乡土景观景观营造景观要素
文献传递
注意事项
2015年
本文通过对一些乡建现象的研究和实际的在地观察,提出了若干注意事项,实为对于当下火爆的乡建话题的反思和具体探讨,从自身出发来看待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的行为。
张子岳曾巧巧
关键词:乡村
“下乡运动”
2015年
在当代中国建筑学话语图景中,"建筑实践在乡村"正作为一个社会性事件或一股"潮流"被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学专业媒体或社会媒体蜂拥地将视线聚焦乡村、城乡建成环境中以强调中国语境下的"公民性"、"社会性"、"伦理"和"人道主义"等指向人文社会学科向度的实践。在建筑学专业媒体的叙述中,乡村实践的社会学维度空前高涨,而对于其作为建筑学科中乡村实践本质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性探索则相对缺席。
曾巧巧黄映雪
关键词:当代中国建筑建筑学科语图建筑实践人文社会学科建成环境
当代中国建筑话语源流与传播(1980s-2010s)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领域日趋活跃,中国出现了在国际建筑界有影响力的建筑师和大量的设计实践,同时,中国青年建筑师作为一股新兴力量日益崛起.以当代中国建筑为主题的境内外期刊杂志报道、建筑展览、评论活动...
曾巧巧
关键词:当代中国建筑话语体系学术批评传播媒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