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中华按蚊
  • 17篇按蚊
  • 16篇种群
  • 7篇动力学
  • 6篇生命表
  • 6篇实验种群
  • 6篇自然种群
  • 6篇家蝇
  • 5篇自然界
  • 4篇英文
  • 4篇生殖
  • 4篇存活
  • 3篇动力学研究
  • 2篇淡色库蚊
  • 2篇种群动力学
  • 2篇种群生命表
  • 2篇菌物
  • 2篇抗菌物质
  • 2篇库蚊
  • 2篇产卵

机构

  • 24篇河南医科大学
  • 7篇商丘师范学院
  • 5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河南省宝丰县...
  • 1篇郑州澍青医学...

作者

  • 29篇曲传智
  • 13篇杨柳萍
  • 12篇王仲文
  • 11篇王梅英
  • 11篇史崇敏
  • 9篇杨瑞琴
  • 9篇苏天运
  • 7篇王继恒
  • 7篇苏天增
  • 5篇张荣光
  • 2篇齐静姣
  • 2篇贺付成
  • 2篇张艳
  • 2篇李锁柱
  • 2篇冯亚珍
  • 1篇张秋莹
  • 1篇张海林
  • 1篇邓爱民
  • 1篇张晓琴
  • 1篇文彩虹

传媒

  • 16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洛阳医专学报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4
  • 14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蝇免疫血淋巴对SMMC-7721肝癌细胞超微结构和增殖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研究家蝇幼虫免疫血淋巴对SMMC 772 1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家蝇幼虫免疫血淋巴 ,电镜观察对SMMC 772 1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测定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 免疫血淋巴作用SMMC 772 1细胞后 ,细胞膜上出现小孔洞、线粒体水肿、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游离的核糖体减少 ;细胞的增殖指数下降 (P <0 .0 1)。结论 家蝇免疫血淋巴作用SMMC 772 1细胞后 ,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抑制能量代谢 ,抑制分裂增殖。
文彩虹曲传智李东英张晓琴
关键词:家蝇肝癌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周期
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的分析与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研究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pre-encystedlarvaantigens,PELA)的组分和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对比分析PELA和成囊幼虫抗原(ELA)的组分和它们对人及大民旋毛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PELA有3条抗原带(分子量分别为:15、17和129kD)与ELA明显不同;对于感染旋毛虫的大鼠,PELA的首次血清阳性反应出现在感染后第10天,而ELA则在感染后第14天,大鼠抗PELA血清抗体出现较早(P<0.01);对22份旋毛虫病人血清,PELA的阳性率为100%,ELA为72.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除1例鞭虫病人外,其它寄生虫病入及健康人血清,两种抗原均呈阴性反应,两种抗原的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LA比ELA对早期旋毛虫病的诊断著有更大的价值。
张荣光尹清源王中全曲传智
关键词:旋毛虫免疫印迹
郑州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 :探讨中华按蚊自然状态下的动态变化。方法 :于 1994 - 1995年间在郑州地区 ,对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第 5、6、7、8世代的生命表进行了研究。结果 :共建立了 8个生命表 ,从中可以看出 :进入雨季后 ,死亡关键因素 K值中 ,K5最高 ,K9次之。用 Varley的图解分析法和 Podoler的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关键因素分析。根据 1995年的生命表资料绘制了当年 5— 8代的存活曲线。种群趋势指数 值均大于 1,第 5代的 值最高。结论 :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死亡的第 1关键因素是大暴雨引起 1- 2龄幼虫的死亡 ,第 2关键因素是捕食引起 3- 4龄幼虫的死亡。最高死亡率出现在 1-2龄幼虫阶段 ,存活曲线均属于 Slobodkin 型。在郑州地区 6、7、8月内 ,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数量均是增加的 ,第 5代增加的最高 ( =34 .4 584 )。
曲传智杨柳萍李锁柱史崇敏王梅英王仲文苏寿汦
关键词:生命表中华按蚊
郑州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殖、存活和种群繁衍规律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确定郑州地区自然界中华按蚊生殖、存活和种群变动规律,获取各项参数值以制定经济有效的防疟措施。方法:以实验研究为基础,以郑州郊区祭城乡西湖庄村的池塘和稻田为实验区,对中华按蚊的生殖、存活及数量变动进行观察。结果:获得自然界中华按蚊的参数值如下:生殖营养周期为2-3.375d,平均为2.5d;每d有两次产卵高峰,分别为黎明和夜晚活动高峰后;最大产卵数为400个/粒,最小产卵数为4个/粒;7月份和8月份每只雌蚊平均产卵量分别为 96/次和 73/次,平均成蚊前期历期分别为 14.l66 7 d和 13.316 7 d,平均成蚊寿命分别为 3.929 3 d和 6.234 4 d;从羽化到吸血的平均时间为 1.0078 d;只有 0.7%的雌蚊寿命超过 12 d。结论:中华按蚊具有极大的疟疾传播能力,在每年7月份和8月份各出现一次高峰。
曲传智张荣光苏天增王仲文王继恒苏天运苏寿汦
关键词:中华按蚊产卵存活生殖
郑州中华按蚊自然种群净增殖率和其他参数的研究(英文)
2000年
目的:获得中华按蚊自然净增殖率和其他种群动力学参数。方法:于1993年、1994年的7-8月份,在郑州郊区的水塘和稻田内,以实验种群动力学为基础,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中华按蚊的净增殖率和其他种群参数值,并和实验种群参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和实验种群动力学相比,除了平均世代周期长和 12 d后成蚊存活百分比相近外,其余各项参数值明显偏低。结论:野外自然因素和天敌对中华按蚊所构成的环境阻力是很大的。计算出该蚊自然种群动力学的参数值对防蚊灭疟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曲传智张荣光杨柳萍苏天增王梅英苏天运苏寿汦
关键词:中华按蚊动力学
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定量研究及工具创新(英文)
2000年
目的:在自然界内对中华按蚊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和自制的工具。结果:求出各项参数值如下:孵化率为69.5294%,雌蚊和雄蚊存活率分别为54.03%和6.17%,发育历期为 13.7417 d,雌蚊和雄蚊预期寿命分别为 2.1430 d和 0.7147 d。结论:自然界内中华按蚊具有极大的传疟能力。
曲传智王继恒齐静姣董涛杨瑞琴苏天运苏寿汦
关键词:中华按蚊
自然界中华按蚊生态生命表的制定(英文)
2000年
目的:探讨中华按蚊自然状态下的动态变化。方法:于1994年-1995年在郑州地区,对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第5、6、7、8世代的生命表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建立了8个生命表,从中可以看出:进入雨季后,死亡关键因素K值中,K5最高,K9次之。用Valey的图解分析法和Podoler的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关键因素分析。根据l995a的生命表资料绘制了当年5-8代的存活曲线。种群趋势指数I值均大于1,第5代的I值最高。结论: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死亡的第1关键因素是大暴雨引起l-2龄幼虫的死亡,第2关键因素是捕食引起的3—4龄幼虫的死亡。最高死亡率出现在l-2龄幼虫阶段。存活曲线均属于SlobodkinⅣ型。在郑州地区6、7、8月份内,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数量均是增加的,第5代增加的最高(I=34.4548)。
曲传智王继恒张荣光史崇敏苏天增苏天运苏寿汦
关键词:生命表中华按蚊
中华按蚊自然种群定量研究及方法被引量:5
1997年
在长期野外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研制了适合于浅水内成蚊前期定量研究的工具-试验筒和适合于深水内的工具-试验网,并用这些工具研究了稻田和水塘内中华按蚊的孵化率、成蚊前期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同时研制了具有特征性的大试验笼,用这些试验笼定量研究了自然界中华按蚊的羽化、吸血、产卵、存活和预期寿命,求出成蚊在自然界的最大寿命和潜在传疟能力。这些研究工具不仅便于在自然界内作中华按蚊的定量研究,而且也可在多种蚊虫自然种群的定量研究中推广应用。
曲传智杨柳萍翟亚红史崇敏史崇敏王仲文
关键词:种群
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抗菌物质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及长期使用,许多细菌都产生了耐药性.全新的抗生素研究一直是很多医药学家的主攻目标.蝇从幼虫到成虫都生活在杂菌横生的环境中,其自身并不因此而染上疾患,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
齐静姣曲传智
关键词:家蝇抗菌物质动力学
人体肺螨症的调查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人体肺螨症的调查报告曲传智翟亚红1朱爱芬2(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郑州市450052)粉尘螨普遍存在于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其体小而轻,可短期悬浮于空气中,被人们吸入呼吸系统,引起肺螨症(Pulmonaryacariasis),为了了解...
曲传智翟亚红朱爱芬
关键词: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