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真菌感染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及61例(对照组)无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高龄,住院时间长,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低蛋白血症,医源性侵袭性操作易导致真菌感染,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真菌感染高危人群的认识,采取加强呼吸道症状的观察和处理,切断医源性真菌感染途径,配合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加强营养,尽量缩短住院天数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 张正萱时冬梅王育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护理措施
- 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灶转移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调查食管癌术后患者发生病灶转移的流行病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确诊并行食管癌手术患者153例,按照其术后有无发生病灶转移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其中转移组患者有75例,未转移组患者78例。采用本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对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术前食管癌诊断结果单因素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灶转移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病灶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术后患者进行跟踪随访2年,观察病灶不同转移位置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在15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发生病灶转移75例(49.02);在5例病灶转移的患者中区域性转移46例(61.33),远处病灶转移29例(38.67);单因素分析表明分化程度、病灶转移到淋巴结情况、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水平是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病灶转移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表明分化程度中等以下、区域淋巴结有2枚以上癌转移、VEGF-C水平>8.52μg/L、TPS水平>259.64 U/L是食管癌术后患者发生病灶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2年显示病灶发生区域转移的死亡率略高于远处病灶转移。结论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病灶发生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分化程度、病灶转移到淋巴结数量及患者血清中TPS及VEGF-C水平升高,且病灶远处转移的死亡率低于区域性病灶转移。
- 时冬梅邵红刚
-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流行病学调查
- ESD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ESD组(n=69)和传统组(n=79),ESD组患者接受ESD治疗,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住院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ES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减压时间、禁食禁水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SD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4%,低于传统组的2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6.92%、92.31%,传统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8.63%、95.89%,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相当,但具有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时冬梅邵红刚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传统外科手术早期胃癌
- 时间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用内镜治疗的172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时间护理,比较2组的止血效果、再出血情况、住院时间以及遵医嘱行为等。结果观察组的呕血消失时间、潜血转阴时间、引流管变清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72 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再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随访期间在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控制烟酒、按时作息等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护理更加符合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理学特点,能降低再出血率,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 时冬梅杨娟陈光菊赵红王秋蓉周洋沈燕
- 关键词:时间护理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再出血
- 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治(附45例报告)
- 2008年
- 目的:提高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45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皮质醇症1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5例,无功能腺瘤13例。临床表现、内分泌生化检查、B超、CT或MRI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结果:4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是肾上腺皮质肿瘤手术成功的前提。
- 邵红刚袁光亚时冬梅辛宇鹏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肿瘤皮质醇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无功能腺瘤
- Pax-2在肾细胞癌患者肿瘤及外周血中的表达
- 2008年
- 目的探讨Pax-2在肾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肿瘤组织中Pax-2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该25例患者外周血中的Pax-2 mRNA表达,以10例其它肿瘤患者和5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20例肿瘤组织中有Pax-2的表达(阳性率80%),10例其它肿瘤组织中有1例表达Pax-2(阳性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患者外周血中有Pax-2 mRNA的表达(阳性率76%),其它肿瘤和正常人中有1例表达Pax-2 mRNA(阳性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及外周血中Pax-2的表达与肿瘤分类、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ax-2是肾细胞癌的理想肿瘤标志物,外周血中Pax-2mRNA的检测可以较敏感地检测到血液中肾癌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肾细胞癌及其微转移。
- 邵红刚袁光亚时冬梅
- 关键词:肾细胞癌免疫组化
- 新型护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 :分析新型护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0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 时冬梅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临床护理疗效评价复发率
- 实习生对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调查不同学校、不同学制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对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的认知情况与培训需求,为临床实习设置科研及论文写作课程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校、不同学制、不同学习背景的实习生均有护理论文写作的愿望,愿意接受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的培训。结论在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可设置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培训课程。
- 陈红光陈斌时冬梅瞿蕊茜
- 关键词:护理研究
- 护理干预用于减少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并发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探讨,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纳入患者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来讲,术前检查及准备完善,医师操作技术熟练,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可以明显预防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 时冬梅
-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并发症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