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扈胜霞

作品数:33 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预压
  • 10篇黄土
  • 8篇软土
  • 7篇非饱和
  • 6篇堆载
  • 5篇蠕变
  • 4篇原状
  • 4篇微观结构
  • 4篇固结
  • 3篇地基
  • 3篇预压法
  • 3篇原状黄土
  • 3篇真空-堆载联...
  • 3篇软基
  • 3篇施工工艺
  • 3篇土地基
  • 3篇重塑黄土
  • 2篇单元法
  • 2篇弹黏塑性
  • 2篇堆载预压

机构

  • 15篇延安大学
  • 12篇河海大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3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解放军后勤工...
  • 1篇机械工业勘察...
  • 1篇北车建设工程...

作者

  • 28篇扈胜霞
  • 6篇陈正汉
  • 6篇张伯平
  • 3篇张龙
  • 3篇周凤玺
  • 3篇孙树国
  • 2篇周云东
  • 2篇高明军
  • 2篇田堪良
  • 2篇杨校辉
  • 2篇张慧莉
  • 2篇陈育民
  • 2篇姚志华
  • 1篇崔保龙
  • 1篇罗汀
  • 1篇黄雪峰
  • 1篇刘汉龙
  • 1篇陈友富
  • 1篇李婉
  • 1篇吕廷波

传媒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岩土力学
  • 3篇施工技术
  • 3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市政工程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广西教育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2
  • 2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材料力学双语课研究型教学的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双语课和研究型教学是培养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用世界通用语言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结合材料力学双语课研究型教学的实践过程。对工科类的专业技术课程运用双语研究型教学进行探索。
扈胜霞李婉刘丽丽
关键词:双语课研究型教学
从变形、水量变化和强度三方面验证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验证非饱和土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的合理性,对常规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改进,采用3个压力–体积控制器分别控制孔隙水压力、内室压力和外室压力,提高了量测体变和含水率的精度;用加荷器施加轴向荷载,可以方便地控制偏应力。在笔者前期用各向等压试验验证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和重塑Q_3黄土做了两类验证试验:第一类是两组控制净围压、偏应力和吸力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第二类是3组控制净围压和吸力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在第一类试验中,等值改变(增加或减少)总围压、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而保持净围压、吸力和偏应力本身不发生变化,发现试验过程中土样的体积变化和含水率变化均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类试验的每一组包含两个控制净围压和吸力分别相同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其中一个试样在固结完成后直接进行排水剪切试验,另一个试样在固结完成后等值增加总围压、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而保持净围压和吸力本身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进行排水剪切试验,发现二者的抗剪强度、剪切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排水量和广义剪应变都分别十分接近,可以认为两两相等。研究结果从变形(包括体应变和剪应变)、水量变化和强度3个方面说明描述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是合理的,进一步夯实了非饱和土力学的应力理论基础,为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理论提供了牢靠的试验依据。
张龙陈正汉周凤玺孙树国扈胜霞姚志华
关键词:非饱和土重塑黄土偏应力抗剪强度
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7
2007年
结合南京市河西开发区中软土地基处理的实际工程,分析了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机制,比较了二者在施工工艺和加固效果上的异同,为合理的选择不同的软基处理方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扈胜霞高明军王克宇
关键词: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施工工艺
黄土灰土地基的质量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2001年
本文对黄土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黄土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序和影响结果,发现灰土不但最优含水量而且有最佳含灰量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灰土地基的虚铺厚度,碾压过程及碾压间隔历时等都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出了保证黄土灰土地基质量的控制系统以及为保证黄土灰土地基质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扈胜霞张伯平
关键词:灰土地基碾压遍数黄土地基
黄土灰土地基的质量控制指标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对黄土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黄土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试验研究 ,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施工过程中 ,灰土地基的土体含水量、含灰量、虚铺厚度、碾压过程及碾压间隔历时等都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在确定灰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佳含灰量的基础上 ,提出了保证黄土灰土地基施工质量的控制系统以及为保证黄土灰土地基质量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扈胜霞张伯平吕廷波
关键词:碾压遍数
饱和原状素填土的压缩特性研究及结构性效应初探
2018年
为研究已有建筑物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运用从已有建筑物地基下取得的原状素填土,开展了饱和原状土样的一维高压固结试验,分析了其压缩特性、回弹特性和蠕变特性。结果表明:饱和原状素填土的压缩曲线可分为陡降段和平缓段,其屈服强度因土样的结构性出现差异;可用经典的双曲线模型表示其应力应变关系;土样回弹及后继压缩时的孔隙率变化与其所经历的应力历史密切联系,即土样在经历较大压力后再次进入明显塑性变形发展的应力水平有所提高;不同孔位土样在相同的蠕变时间下其应力-应变曲线线型相似。饱和原状素填土在不同应力条件的压缩、回弹及蠕变特性受其内部结构性影响。
扈胜霞杨磊王梦南陈义乾刘登杨
关键词:回弹蠕变
预压作用下软土微观结构试验及弹黏塑性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揭示软土固结蠕变机制,计算软基"工后沉降",开展了室内模拟真空、堆载以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的固结蠕变三轴试验及三轴试验前、后的微观结构试验。建立了能考虑微观结构改变的弹黏塑性(EVP)软土蠕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原状软土样在真空预压、堆载预压、联合预压3种预压荷载作用下,固结过程和蠕变过程具有耦合效应;土体微观结构参数的改变与宏观工程性质的改变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EVP模型弱化了具体应力路径的变化,其反映弹性的参数和反映黏塑性的参数可由微观结构参数确定;改进的EVP模型既能计算土体的弹黏塑性变形,也考虑了土体微观结构的变化,能更全面地反映土变形的实质。
扈胜霞
关键词:软土微观结构
非饱和土应力状态变量试验验证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为验证非饱和土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的合理性,对常规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改进,采用3个压力–体积控制器分别控制孔隙水压力、内室压力和外室压力,提高了量测精度。使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描述非饱和土应力状态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进行系统的试验验证,做了不同初始干密度、不同初始饱和度、不同初始吸力的3组重塑黄土及1组原状Q_3黄土的各向等压试验,试验中等值改变(增加或减少)总围压、孔隙水压力、孔隙气压力而保持应力状态变量本身不发生变化,通过量测试样体积和水量变化分析检验两个非饱和土应力状态变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原状Q_3黄土和各种起始条件的重塑土(包括不同密度、不同饱和度及不同吸力的土样),当只改变应力状态变量的个别组成部分而保持两个应力状态变量本身不发生变化时,则土样的体积变化和含水率变化均很小,可忽略不计。研究结果说明描述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是合理的,使非饱和土的两个应力状态变量理论有了牢靠的试验依据。
张龙陈正汉周凤玺孙树国扈胜霞姚志华
关键词:非饱和土原状黄土重塑黄土
坝下黄土台地对土坝变形影响问题初探
2001年
通过对羊毛湾水库蓄水运行过程与土坝变形及裂缝产生发展过程的分析 ,确认了坝下黄土台地浸水湿陷是导致坝体变形及裂缝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探讨了湿陷性黄土的非饱和湿陷、剩余湿陷和多次湿陷特性 。
宋俊儒王亚峰张伯平扈胜霞
关键词:黄土湿陷土坝变形裂缝
联合预压方法加固软基的实例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结合宁波绕城高速公路第九标段工程实测资料,阐述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方法加固软土路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指出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方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建立科学的监测方法是控制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得出的结论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方法具有施工工期短、加固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等诸多优点,将得到广泛应用。
扈胜霞高明军王磊
关键词: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施工工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