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涛

作品数:24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青光
  • 9篇青光眼
  • 6篇切除
  • 6篇小梁
  • 5篇手术
  • 5篇玻璃体
  • 4篇黄斑
  • 3篇引流
  • 3篇引流器
  • 3篇治疗青光眼
  • 3篇视网膜
  • 3篇体腔
  • 3篇切除术
  • 3篇曲安奈德
  • 3篇注射
  • 3篇网膜
  • 3篇小梁切除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玻璃体腔

机构

  • 19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9篇戴涛
  • 7篇王博
  • 7篇赵钰
  • 6篇陈鹏
  • 5篇高传文
  • 3篇王倩
  • 3篇张凤娟
  • 3篇秦书娟
  • 3篇荆晶
  • 2篇帖彪
  • 2篇乔宝笛
  • 2篇杜敏
  • 2篇王雅丽
  • 1篇唐文建
  • 1篇王丽纯
  • 1篇王捷
  • 1篇秦玉枝
  • 1篇陈建萍
  • 1篇陈梅
  • 1篇刘耀雷

传媒

  • 5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科专用俯卧位面部支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专用俯卧位面部支垫,包括上宽下窄的环台形支座,在环台形支座的上表面覆盖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柔性衬垫,在环台形支座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环台形支座的高度为9cm~11cm;柔性衬垫的高度为5cm。在环台...
王博张凤娟范志华戴涛赵宏
文献传递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背景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l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其代表性药物为曲安奈德。但曲安奈德局部应用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关注。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队列研究试验设计,按照纳入标准收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或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120例12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口基线特征匹配。试验组实施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对照组仅行黄斑格栅样光凝,分别于术后1周,1、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对检查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对试验组术后检测结果与术前值进行比较。结果与玻璃体腔注射前视力比较,试验组在注射后1周、1、3、6个月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对照组的视力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00、0.002、0.046)。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黄斑水肿明显减轻,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7例在玻璃体腔注射后4~6个月黄斑水肿复发,占11.67%;玻璃体腔注射后11例眼压升高至21mmHg以上,占14.1%。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可有�
乔宝笛戴涛帖彪陈鹏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格栅样光凝黄斑水肿
眼上直肌悬吊镊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上直肌悬吊镊子,包括前端部带有5mm夹持段的镊子本体,所述加持段端部的夹持面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夹持齿;所述夹持段与镊子本体呈120°夹角倾斜设置;所述夹持齿的齿尖呈圆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
王博张凤娟高传文戴涛陈鹏
文献传递
国产引流器120例青光眼手术临床观察
2015年
青光眼是一组不论眼压的高低,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1]。进一步出现特征性的视乳头凹陷、萎缩,而这种进行性视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而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方式,良好的抗青光眼手术方式既要有效地降低眼压,又要尽可能的减少眼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破坏与干扰。
戴涛赵钰王雅丽王博
关键词:小梁切除丝裂霉素
分析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正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及满意度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正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方法对我院2013年04月~2016年04月收治的34例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同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后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34例患者经治疗后29例(85.29%)治愈,5例(14.71%)基本治愈。患者治疗后满意度评分为(85.34±6.34)分。结论对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实施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且操作简便,对组织损伤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高传文戴涛荆晶
关键词:上睑下垂先天性疾病
泪道冲洗针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泪道冲洗针头,包括针体和与注射器相连的接头,针体前端的引针头与针体后部呈120°夹角设置,引针头的长度为10mm,在接头外套装有手持块。手持块为环台形结构,其环壁厚度为3~5mm。手持块的外周面为粗糙...
王博张凤娟唐文建赵钰戴涛
文献传递
真空小梁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高眼压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80名患者(80眼)。观察真空小梁成形术后前房角、24h眼压、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及视野的变化。结果前房角开放范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30.60±1.82)度、(29.77±1.27)度及(29.19±1.23)度,与治疗前的(28.78±1.24)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P=0.00)。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办公时段、非办公时段平均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术后3个月测量黄斑区平均、上方、下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P=0.95,P:0.28)。术后3个月平均视野缺损值及模式标准差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7,P:0.66)。结论真空小梁成形术对于正确选择的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秦书娟戴涛乔骏陈鹏
关键词:小梁成形术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戴涛刘瑜玲王倩
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王捷戴涛王倩陈建萍
小梁切除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复合瓣式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术后效果。方法青光眼110例(138眼)随机分为两组。引流器植入手术组(引流器组)58例72眼行小梁切除联合引流器植入术;常规小梁切除组(对照组)52例(66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观察手术后的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手术后眼压情况:术后7d平均眼压,引流器组(12.02±1.23)mmHg,对照组(13.13±1.78)mmHg(t=0.1211,P〉0.05);术后2年,引流器组(15.03±2.12)mmHg,对照组(19.14±4.22)mmHg(t=2.6432,P〈0.05)。术后1周,引流器组和对照组出现浅前房各6眼(χ2=3.01,P〉0.05)。术后2年引流器组中94.4%(68/72)为功能性滤过泡。对照组中57.6%(38/66)为功能性滤过泡(χ2=14.21,P〈0.05)。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复合瓣式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远期控制眼压效果较好。
戴涛王博赵钰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青光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