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明
- 作品数:23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研究
- 1999年
- 杨桦戴旭明傅继梁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系昆明种小鼠注射方式嵌合体发育规律
- 定点突变小鼠凝血因子Ⅸ胚胎干细胞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 1999年
- 李坚戴旭明杨松傅继梁
- 关键词:定点突变血友病基因转移外显子
- 制备转基因小鼠的胚胎于细胞基因打靶途径研究现状
- 1995年
- 制备转基因小鼠的胚胎于细胞基因打靶途径研究现状戴旭明,傅继梁,综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学教研室200433从1953年Wast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开始到现在的40年间,人们应用各种遗传分析方法和基因工程技术,以原核生...
- 戴旭明傅继梁
- 关键词:基因工程转基因小鼠胚胎干细胞基因打靶
- 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机制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目的:探讨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的机制。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12株流感嗜血杆菌耐药菌用纸片法作β-内酰胺酶测定,用PCR法检测产酶流感嗜血杆菌中的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结果:纸片法测得产酶菌株32株,产酶率28.6% (32/112);32株产酶菌中PCR法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菌株29株,阳性率为90.6% (29/32),其中质粒DNA 模板组阳性为25株,基因组DNA模板组阳性为4例。结论:(1)流感嗜血杆菌耐氨苄西林主要由质粒介导产生β-内酰胺酶所造成。(2)PCR法是研究流感嗜血杆菌是否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及该基因所在位置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 束学安罗文侗修清玉戴旭明
- 关键词:Β-内酰胺酶流感杆菌耐药性
- 小鼠凝血因子Ⅸ基因组DNA的结构分析和ES细胞基因打靶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为了利用ES细胞基因打靶技术建立人血友病B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用小鼠FIX基因cDNA为探针,筛选129Sv小鼠的基因组DNA噬菌体文库,从2×105个噬斑中得到5个独立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其中一个(C16)克隆含有约22kb插入片段,经Dotblotting,PCR,部分DNA序列测定和双酶组合分析等,完成了酶切图谱分析和外显子的定位,发现小鼠FIX基因组DNA的结构与人FIX基因组存在区别,主要表现在内含子的大小和序列上.分别选用含有第1,2个外显子的4.5kbBamHⅠ/XbaⅠ片段和含有第7,8外显子的1.8kbBamHⅠ/HindⅢ片段作为基因打靶置换型载体中长短同源臂,定向克隆人通用置换型载体骨架pSSC-9两个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得到预计可以造成含有第3~6个外显子的大片段缺失突变的置换型载体(pMFIXDEL).用载体两侧的SfiⅠ稀有酶切位点,将pMFIXDEL线性化.通过电穿孔法将25μg载体DNA转人约107个ES细胞中,分成GANC-/G418+和GANC+/G418-两组进行10d药物选择(药物浓度分别是GANC:2μmolβ/L,G418:200U/ml,选择从电穿孔后24h开始).挑取药物抗性细胞,扩大培养后,用PCR和基因组Southern杂交进行药物抗性细胞的分子鉴定,结果获得4个(两个药物选择组分别是2/72,2/7)发生了预计的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
- 戴旭明薛红傅继梁
- 关键词:血友病DNA
- 转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被引量:6
- 1996年
-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转基因概念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它渐渐被用来表示所有的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导入高等真核生物细胞,并稳定地整合入受体基因组的外源DNA.文章较系统地总结了已见报道的转基因的结构类型、它在受体细胞内的遗传学行为、表达特性和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分析了转基因研究中尚待研究的问题。
- 戴旭明潘星华傅继梁
- 关键词:转基因分子生物学转基因生物
- 乳腺癌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
- 1995年
-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新的疾病相关基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定位克隆技术的不断成熟,此类研究进展很快,肿瘤相关基因的克隆又被认为是研究肿瘤形成、发展和转归的关键。近几年有关乳腺癌基因的定位克隆研究成果很多,最近又成功的克隆了BRCA1基因,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本文综述了最近的成果,并述评了BRCA1基因克隆后可能的应用前景和尚需研究的问题。
- 戴旭明王肖鹏
-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致癌基因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化
- 定点突变小鼠凝血因子Ⅸ胚胎干细胞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构建定点突变的小鼠凝血因子Ⅸ胚胎干(ES)细胞基因打靶载体。方法 在小鼠Ⅸ因子基因第8 外显子中分别引入三个定点突变,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转染胚胎干细胞,经药物筛选后挑取抗性细胞。结果 成功引入点突变并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转染ES细胞后经药物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克隆。结论 体外定点突变系统可以对基因进行精细的修饰,为建立更精确地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打下基础。
- 李坚戴旭明杨桦傅继梁
- 关键词:基因打靶血友病
- 转基因动物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1994年
-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是指基因组中稳定地整合有以实验方法导入的外源DNA的动物。被导入的外源基因称为转基因(transgene)。1974年美国学者Jeanisch等首次应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SV40 DNA注射到小鼠囊胚腔内,在子代小鼠的许多组织中含有该DNA。
- 戴旭明胡以平
-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基因克隆技术显微注射囊胚腔附加体TRANSGENE
- 转基因动物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4年
- 转基因动物实验技术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四维实验体系。它具有能在个体水平、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同时观察基因表达功能和表型效应的独特优点,还具有“生物反应器”的功能,可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的许多方面,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动物的基本概念、制备技术,着重介绍了这套体系在发病机理研究,疾病动物模型建立、药物筛选、药用蛋白生产及基因治疗等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戴旭明胡以平
-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疾病模型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