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荣富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抗体
  • 3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软骨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关节
  • 3篇关节炎
  • 2篇蛋白酶
  • 2篇多发性肌炎
  • 2篇心磷脂抗体
  • 2篇软骨寡聚基质...
  • 2篇肾炎
  • 2篇皮肌
  • 2篇皮肌炎
  • 2篇综合征
  • 2篇磷脂抗体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抗心磷脂

机构

  • 1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日友好临床...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2篇张荣富
  • 7篇王国春
  • 6篇马丽
  • 4篇谢瑶
  • 4篇李桂叶
  • 4篇吴东海
  • 2篇倪晓艳
  • 2篇张鑫
  • 2篇张阔
  • 2篇彭文华
  • 2篇潘琳
  • 2篇舒晓明
  • 2篇王勇
  • 2篇陈文
  • 1篇陈晔
  • 1篇彭清林
  • 1篇林冰
  • 1篇祖宁
  • 1篇邹万忠
  • 1篇杜学海

传媒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1995
  • 1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18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和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血清中IL-18的水平,结合临床表现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探讨IL-18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PM/D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18的水平。结果PM/DM患者IL-18水平[(212.57±174.62)ng/L]较正常对照组[(23.25±12.30)ng/L]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PM/DM患者IL—18水平[(273.57±180.72)ng/L]明显高于非活动期[(78.60±39.04)ng/L](P〈0.05);PM患者IL-18[(185.09±150.17)ng/L]与DM患者IL-18[(229.65±188.17)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DM患者IL-18的水平与血清肌酸激酶、血沉、C反应蛋白有相关性。结论在PM/DM患者外周血IL-18水平明显升高,IL-18与PM/DM疾病活动性及实验室某些指标相关,可作为观察疾病活动性及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
倪晓艳王国春张荣富舒晓明谢瑶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白细胞介素-18
抗β_2糖蛋白Ⅰ型抗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I型抗体(抗β2 GPI抗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68例ACS患者血清中抗β2 GPI抗体的浓度水平,同时进行冠脉造影术检查,并对罪犯血管进行血管重建。根据抗体浓度水平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分析各组中抗体浓度与ACS临床分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中危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相关性,随访12个月,评价抗β2 GPI抗体浓度与AC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相关性。结果:ACS中STEMI、NSTEMI、UA患者抗β2 GPI抗体浓度依次是(63.4±32.6)RU/ml,(39.8±25.9)RU/ml,(22.1±10.4)RU/ml,其中STEMI患者抗体浓度较高,UA患者的抗体浓度最低。抗β2GPI抗体的高浓度组中STEMI(10/11)占90.9%,高于中浓度组(29/96)和低浓度组(1/61)(P<0.01)。随访观察12个月,随访率98%;抗β2 GPI抗体高浓度组有4例发生MACEs,发生率36.4%,显著高于中浓度组(4.2%)和低浓度组(3.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抗β2GPI抗体高浓度是预测ACS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抗β2 GPI抗体浓度与AC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MACEs密切相关,抗β2 GPI抗体高浓度是ACS再发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彭文华范书英王勇张荣富马丽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白细胞介素-18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和意义
倪晓艳张荣富谢瑶舒晓明陈晔马丽王国春
一种简便实用的测定ENA抗体的方法
1994年
采用一种提取ENA的新方法所制的ENA含有Sm、RNP、SSA、SSB、Scl-70和Jo-1等六种抗原,本文还介绍了一种改良的免疫电泳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使既往需用多种抗原、多次测定才能完成的ENA抗体测定一次完成,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适合于一般实验室推广。
吴东海王国春张荣富林冰
关键词:聚乙二醇抗原对流免疫电泳抗体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对骨关节炎软骨破坏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 探讨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对骨关节炎软骨破坏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兔右后膝伸直位石膏管型固定法制作骨关节炎模型;形态学方法观察造模不同时期关节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软骨内COM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COMP水平。应用t检验,PeEr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伸直位石膏管型制动2周,模型关节呈现早期骨关节炎改变,制动6周呈现典型的中晚期骨关节炎特征;②造模前、模型2周、模型6周血清COMP含量分别是[(3.35±0.20)、(3.64±0.18)、(3.96±0.44)μg/L,P均〈O.05];③未造模、模型2周、模型6周关节软骨内COMP表达强度分别是[(2.7±1.8)%,(5.7±0.7)%,(7.6±0.7)%,P均〈0.05];④模型2周血清COMP水平与模型2周组、模型6周组OA病理评分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均〉0.770,P均〈0.05)。结论 骨关节炎血清COMP检测对早期诊断骨关节炎软骨破坏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桂叶张荣富马丽潘琳张鑫张阔王国春吴东海
关键词:骨关节炎动物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LE患者(n=88)、疾病对照组(n=59)和正常对照组(n=48)血清中的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阳性率,并与SLE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活动性评分及LN的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在SLE患者中为67.05%、77.27%、68.18%,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均P<0.05)。3种抗体与SLE患者C3、C4呈负相关(P<0.05),与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下降呈正相关(均P<0.05)。3种抗体均与SLEDAI活动性评分呈正相关(P<0.01)。3种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77.97%、79.66%、74.58%,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89.83%。抗C1q抗体在狼疮增殖性肾炎(Ⅱ﹑Ⅲ﹑Ⅳ型LN)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膜性肾炎(Ⅴ型LN)的患者(P<0.05)。结论:AnuA﹑抗dsDNA及抗C1q抗体检测对SLE及LN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价值。三抗体联合检测可增加SLE的诊断特异性。抗C1q抗体参与了狼疮增殖性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可能对LN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吴东海祖宁张荣富
关键词: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
骨关节炎模型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与关节软骨降解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李桂叶张荣富马丽
环孢霉素A肾毒性的发病机制及人参总皂甙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5
1995年
环孢霉素A(CsA)肾毒性的作用机理至今不十分明确,而反应性氧代谢产物(ROM)与许多肾脏疾病有关。将Wistar大鼠分别给CsA三种剂量12.5、25、50mg·kg-1/d日灌胃7天,大鼠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酥、血清及肾皮质匀浆丙二醛显著升高,而肾皮质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在人参总皂甙及去铁敏预防组中,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提示ROM产生的增加及肾脏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参与了CsA所致的急性肾毒性,而入参总皂甙、去铁敏具有预防作用。
陈文杜学海张荣富王辉邹万忠
关键词:环孢霉素A肾毒性人参皂甙免疫抑制剂
抗心磷脂抗体与狼疮肾炎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L)与狼疮。肾炎肾小球微血栓(GMT)形成的相关性,并探讨与狼疮肾炎GMT形成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狼疮肾炎患者的年龄、性别、肾脏及肾外表现等因素对狼疮肾炎伴GMT形成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L)水平,采用,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①126例狼疮肾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8例伴发GMT形成,88例无GMT形成,通过对照研究,狼疮肾炎伴GMT形成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尿蛋白定量(24h)、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的水平、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严重高血压、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关节炎的发生率都较狼疮肾炎无GMT形成组高(P均〈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LEDAI评分[比值比(OR)=2.486,95%可信区间(CI)1.678-3.684,P=0.000]、贫血(OR=4.628,95%CI1.045-20.496,P=0.044)与狼疮肾炎伴发GMT形成相关。②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GMT在狼疮肾炎中的发生率为30.2%(38例),秩和分析发现伴GMT形成的狼疮肾炎患者肾脏病理损伤重(P=0.012),狼疮肾炎无GMT与狼疮肾炎伴GMT形成2组肾脏病理分型Ⅳ型狼疮肾炎的比例分别为38%与76%,HI型狼疮肾炎的比例分别为31%与8%。③狼疮。肾炎伴GMT形成组ACL的阳性率较狼疮肾炎无GMT形成组高,分别为61%(23例)和36%(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8)。结论GMT形成在狼疮肾炎中并不罕见,SLEDAI、贫血、ACL阳性与GMT形成相关,狼疮肾炎伴发GMT患者肾脏病理损伤重。
马丽陈文李桂叶张荣富董鸿瑞王国春
关键词:狼疮肾炎抗体抗心磷脂
2010年全国自身抗体检测质量控制总结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2010年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现状,促进我国自身抗体检测水平的提高。方法以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参与单位,质量控制的项目包括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5项,共15个标本。标本发放及结果分析采取双盲的操作。以质量控制标本的揭盲结果为主要评判依据。结果108家医院或科室参加了这次质量控制活动,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AMA、ASMA、抗CCP抗体检测的正确率分别是82%、83%、95%、96%、86%。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的正确率分别是84%,95%,98%,98%,88%。但不同实验室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滴度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抗CCP抗体、抗dsDNA抗体的定量结果差异较大。结论参与质量控制的科室逐年增多,各种抗体检测的方法也逐渐多元化。与此前的全国质量控制结果相比,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检测的准确率相近,AMA/ASMA、抗CCP抗体的准确率较好,抗ENA抗体检测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谢瑶吴琨彭清林张荣富王国春
关键词:自身抗体免疫学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