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芬娜

作品数:71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矿业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1篇煤层气
  • 27篇气井
  • 27篇煤层气井
  • 14篇煤粉
  • 8篇抽油
  • 7篇井筒
  • 6篇抽油杆
  • 5篇排采
  • 5篇连续抽油杆
  • 5篇井底
  • 5篇泵筒
  • 5篇产气
  • 4篇碳纤维
  • 4篇碳纤维连续抽...
  • 4篇流压
  • 4篇煤系
  • 4篇井底流压
  • 3篇有杆泵
  • 3篇接头
  • 3篇井底压力

机构

  • 6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7篇中联煤层气有...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石油煤层气...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石化天津液...
  • 1篇河南中原总机...
  • 1篇苏州道森钻采...
  • 1篇中海油研究总...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66篇张芬娜
  • 42篇綦耀光
  • 12篇韩帅
  • 9篇孟尚志
  • 9篇刘冰
  • 8篇贾文强
  • 6篇张健
  • 6篇姚尧
  • 5篇潘婷
  • 4篇赵海晖
  • 4篇陈波
  • 4篇王滨
  • 4篇张健
  • 4篇朱森
  • 3篇杨勇
  • 3篇李明忠
  • 3篇张莹莹
  • 2篇崔学政
  • 2篇李忠城
  • 2篇袁永丽

传媒

  • 10篇石油机械
  • 6篇煤炭学报
  • 2篇煤炭技术
  • 2篇煤矿开采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煤炭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机械研究与应...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造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针对煤层气井射孔段井筒使用的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针对煤层气井射孔段井筒使用的清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高压水管接口,弹簧装置,滑动挡板,高压水喷射口,挡板滑槽,油管套,所述的弹簧装置上部与装置主体连接,弹簧装置下部连接滑动挡板,滑动挡板通过挡板滑槽约...
宋云飞张芬娜石怀龙韩帅朱洪迎朱森
文献传递
煤层气井产气阶段临界排采参数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依据煤层气排采实际,基于煤岩破坏出煤粉机理,建立了煤层气井产气通道较近井地带、近井和远井地带破坏出煤粉模型。分析得出较近井地带主要是降压程度大引起的压实破坏,而近井和远井地带主要是流体拖拽引起的拉伸破坏,由此给出了产气通道破坏出煤粉的临界排采参数。结合井筒压力分布模型,建立了煤层气单井多层合采的井底压力和产水量模型,分析了单井多层合采井底压力和排水量,优选多层合采时排采参数。
张芬娜李明忠朱洪迎綦耀光陈波孟尚志
关键词:煤层气井多层合采
一种基于井底射流泵的非常规天然气井洗井工艺与装备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井底射流泵的非常规天然气井洗井工艺与装备,包括:清洗工具壳体,所述清洗工具壳体的内侧套接有射流泵壳体一,所述射流泵壳体一的内侧套接有动力液喷嘴一。本发明动力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
朱洪迎綦耀光张芬娜王滨靖传凯马明伟易天天
煤层气井产气通道内煤粉运动特征分析被引量:35
2013年
基于脱落煤粉滚动启动条件和运移,建立了煤粉脱落、运移和堵塞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分析了煤粉排出量对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依据该渗透率模型,研究煤粉适度排出理论,建立煤粉适度排出模型和携煤粉地层液速度窗口模型,使脱落的煤粉适度排出,疏通渗流通道,增加渗透率提高单井产气量。结果表明:煤粉的脱落增加了煤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煤粉的沉积堵塞减少了煤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渗透率随煤粉的排出量的增加呈二次关系增大,煤层排出脱落煤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物性,提高煤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采取压裂增产的煤层气井支撑剂粒径为20/40目正排列时,通过的最大煤粉粒径为0.16 mm,排液量大于13.53 m3/d有利于粒径小于0.1 mm脱落的煤粉排出,最大限度地提高煤层渗透率,增加煤层气单井产气量。
綦耀光张芬娜刘冰孟尚志朱洪迎杜继芸莫日和
关键词:煤层气井煤粉
“煤层气井排采装备与工艺”实验教学平台研究
2017年
应非常规油气排采技术实验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区分煤层气排采与常规油气排采设备与工艺的差异性问题,研制了煤层气井排水采气实验教学平台。采用该平台进行综合实验教学,利于学生掌握抽水机与排采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排采冲次的调节方法和实现方式、固-液-气多相流对排采效能的影响,进而强化对煤层气井杆管环空排水-管套环空出气的工作原理和生产工艺的认知,从系统的角度加深对非常规油气排采设备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张芬娜赵海晖綦耀光余焱群杜宏伟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实验教学
煤层气井射流冲煤粉装置冲击深度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确定煤层气井射流冲煤粉装置合理的结构和工作参数,实现射流冲煤粉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有效运行,理论分析了冲煤粉装置工作原理和煤粉颗粒运动过程,整个井底冲煤粉射流场可分为:自由射流区、射流冲击区、漫流区、返流区、旋涡区和负压吸附区6个区域,决定煤粉是旋转上升的复杂运动状态。开展均匀设计方法的冲煤粉实验,运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得出回归方程,揭示喷嘴结构参数、射流参数和煤粉特性对冲煤粉深度的互相耦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对冲煤粉的深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喷距、喷嘴直径、喷嘴流量和煤粉直径。进一步的单因素试验详细了解各影响因素对冲煤粉深度的影响,得出在要求不动管柱时冲煤粉深度达到500 mm的条件下,喷嘴流量不能低于15 m3/h,喷距应小于100 mm。
刘冰綦耀光张芬娜杜继芸孟尚志朱洪迎吴天宠黄芳宇
关键词:煤层气井射流影响因素
一种煤层气井不停井射孔孔眼疏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不停井射孔孔眼疏通装置,包括抽油杆、油管、套管、高压注水管、胶皮垫片、水平喷头、螺纹接头、多角度喷头、定位螺母、柱塞、游动凡尔、泵筒、固定凡尔、固井水泥层、定位螺栓、煤储层、射孔孔眼、滑动轴瓦、储...
张芬娜韩帅石怀龙宋云飞綦耀光胡皓
文献传递
煤层气井关井井底压力恢复模型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准确拟合煤层气井关井井底压力变化,基于煤层流体渗流规律和流体稳定流动能量方程,依据煤层气井情况分阶段建立了井底压力恢复模型。依据韩城WL1井地层参数,得到了关井时井底压力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井底压力恢复双对数曲线中气水两相流阶段和单相水流动阶段斜率不同,分别为0.3919和0.0682,其后期曲线趋于水平,类似于压裂井二开二关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曲线。随着井底压力的恢复,储层渗透率和解吸半径逐渐减少。当井底压力由1.1MPa恢复到2.36MPa时,解吸半径由11.97m减少到4.46m,产气量由3200m3/d减少到444.25m3/d。
张芬娜綦耀光刘冰徐敬徐春成
关键词:煤层气井关井渗透率
低效井产能主控因素下的排采设备适应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煤层气井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连续、有效排采时间较短及维修作业频繁等特点,因此研究煤层气排采设备的适用性尤为重要。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资源条件、产出条件和开发条件等3个方面分析了煤层气低效井产能的主控因素,给出了排采设备的适用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可以得到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5个指标,即含气量、埋深、渗透率、煤粉产出和排采速度;根据5个主要指标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煤层气排采制度和工艺的优化工作。针对煤粉产出和排采速度等两个重要因素,对煤层气排采常用的"三抽"设备、螺杆泵、电潜泵和射流泵等排采设备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所得结论可为煤层气低效井的排采设备选用提供指导。
胡秋萍韩帅张芬娜宋云飞石怀龙琚宜文綦耀光
关键词:煤层气井主控因素低效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煤层气井排煤粉环空射流泵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液固两相流的基本理论和κ-ε两方程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煤层气井新型排煤粉环空射流泵的湍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煤粉运动轨迹表明环空射流泵有利于煤粉颗粒的吸入和排出;环空射流泵在吸入液(地层液)流量小于15 m3/d时,通过补充动力液产生负压,使地层液和煤粉颗粒吸入泵内进而排出地面;当吸入液含煤粉体积分数相同时,粒径越大的煤粉颗粒在喉管内的分布越靠近中心线。通过对多相流条件下喉管出口断面流速分布的分析,得出了喉管最优长径比为4。该项研究结果为环空射流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刘冰魏文强唐勇黄永超杜继芸綦耀光张芬娜
关键词:煤层气井内部流场数值模拟FLUENT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