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无取向电工钢50W470的组织与织构演变被引量:4
- 2015年
- 研究了无取向电工钢50W470在热轧、冷轧、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演变。结果表明,热轧板沿厚度方向组织、织构是不均匀的,表层至过渡层为再结晶组织,主要为黄铜与铜型织构;心部主要为α纤维织构。冷轧板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成品板为再结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100μm,主要为γ纤维织构。
- 杨帆樊立峰张晨项利仇圣桃
-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显微组织织构
- 退火对高锰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研究在875~1000℃退火对高锰50W470无取向电工钢组织、织构以及磁性能的影响,并对975℃×3 min与975℃×5 min退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成品板晶粒尺寸增大且均匀,相应的铁损不断降低,磁感在975℃时略有升高,整体为下降趋势。而过长时间退火,有利于铁损,不利于磁感。在975℃×3 min退火后,成品板中存在较强的有利于磁性能的{100}面织构,而975℃×5 min退火后{100}面织构强度明显减弱,磁感降低。因此,试验用高锰50W470无取向电工钢的最佳退火工艺为975℃×3 min高温短时退火。
- 花艳侠张晨项利唐广波仇圣桃李激光
-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织构磁性能
- 正火对高锰50W470无取向硅钢磁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研究了900-1000℃正火对高锰50W470无取向硅钢的组织、织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成品板的平均磁感不断增加,而铁损在975℃最低。热轧板正火后的晶粒尺寸随正火温度升高不断增大,而对应冷轧、退火后的成品板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975℃时最大)。在975℃×5 min正火后,成品板中得到对磁性有利的{100}面织构和高斯织构,磁性能改善。高锰50W470无取向硅钢的最佳正火工艺为975℃×5 min,此工艺可改善高锰无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最终提高其磁性能。
- 杨帆花艳侠张晨仇圣桃
-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正火磁性能织构
- 普通取向硅钢的热塑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对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试制成功的普通取向硅钢的铸坯进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动态再结晶、析出物和相变对取向硅钢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取向硅钢无第Ⅱ脆性区;第Ⅲ脆性区的温度范围约为850~600℃;晶界析出物和相变是第Ⅲ脆性区取向硅钢塑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 侯泽旺张晨项利仇圣桃
- 关键词:取向硅钢热塑性薄板坯连铸连轧析出物
- 一种低铬低成本热作模具钢
- 本发明属于工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铬低成本热作模具钢。该钢的具体化学成分(重量%)为:C:0.38-0.42%,Si:0.9-1.1%,S≤0.030%,P≤0.030%,Mn:0.3-0.5%,W:0.9-1.2%,...
- 马党参陈再枝刘建华张晨周健
- 文献传递
- 一种低铬低成本热作模具钢
- 本发明属于工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铬低成本热作模具钢。该钢的具体化学成分(重量%)为:C:0.38-0.42%,Si:0.9-1.1%,S≤0.030%,P≤0.030%,Mn:0.3-0.5%,W:0.9-1.2%,...
- 马党参陈再枝刘建华张晨周健
- 文献传递
- 常化工艺对1.6%Si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
- 研究了常化温度、常化时间及常化后冷却速度对1.6%Si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1050℃范围内,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先增大后减小;当常化温度为1000℃时,成品平...
- 匡元辉张晨罗文彬胡志远陈凌峰
- 关键词:常化无取向电工钢析出物
- 一种无钼低成本热作模具钢
- 本发明属于工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钼低成本热作模具钢。该钢的具体化学成分(重量%)为:C:0.38-0.42%,Si:0.9-1.1%,S≤0.030%,P≤0.030%,Mn:0.3-0.5%,W:1.9-2.2%,...
- 马党参陈再枝刘建华张晨周健
- 文献传递
- 钒钛含量对取向硅钢热轧板织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研究钒钛对普通取向硅钢热轧板不同厚度层位置织构的影响,在实验室试制了不同钒钛含量的普通取向硅钢。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不同钒钛含量的热轧板不同厚度层位置进行了织构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表层到过渡层以铜型、黄铜型织构为主,兼有高斯织构和α线织构;中心层以旋转立方织构为主,兼有一些γ织构。当热轧板含有0.0067%的钒和0.0042%的钛时,具有对二次再结晶最有利的织构分布,高斯织构和有利织构{111}<112>组分含量最多,分别为1.8%和2.3%。不利因素的黄铜织构强度最低,为2.3%,此时的成品具有最佳磁性能,P17为1.12 W/kg,B8为1.92T。
- 王新宇花艳侠项利张晨仇圣桃赵俊学
- 关键词:取向硅钢织构热轧钒钛
- 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 2008年
- 概述了钢的高温力学性能,介绍了热履历、化学成分、应变速率、冷却速率、奥氏体晶粒度、析出物、动态再结晶等因素对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变形时晶界强度的降低和晶界滑移的发生是产生高温脆性的根本原因。
- 张晨岳尔斌仇圣桃
- 关键词:高温脆性热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