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瑜
- 作品数:41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现代设计史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探索被引量:1
- 2017年
- 课程资源库建设是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热点。该文从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建设成效等方面,探索依托世界大学城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库建设的路径,为同行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 赵继学廖瑜
- 关键词:资源库建设共建共享
-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探析被引量:6
- 2021年
- 课堂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因此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确保"课程思政"实施成效的主导因素,是夯实教师政治理论素养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高职教师育德意识淡薄、育德能力有限、育德方法陈旧、育德制度缺失等现状,探索了适用于高职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
- 廖瑜
- 关键词:高职教师育德能力
- 从韩希孟、沈寿的刺绣生涯看绣画文化的成因被引量:2
- 2020年
- 绣画由中国刺绣与中国文人书画相结合而产生,由此形成的绣画文化对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韩希孟、沈寿两位刺绣大师的刺绣生涯探寻促使中国绣画文化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对研究中国刺绣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廖瑜
- 关键词:沈寿
- 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民国湘绣发展研究
- 2020年
- 湘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是湖南的文化艺术名片。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梳理民国湘绣的发展演变历程,探寻社会发展对湘绣的影响,分析湘绣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深入挖掘湘绣与社会发展的深层联系,从而为湘绣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 赵继学廖瑜
- 关键词:艺术社会学民国湘绣
- 基于移动学习的SPOC模式应用于高职设计史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019年
-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高职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借助移动终端在高职设计史论课程教学中开展SPOC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设计史论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 廖瑜
- 艺术社会学视角下唐代婴戏图研究——以阿斯塔那187号墓《双童图》为例
- 2021年
- 1972年新疆阿斯塔纳TAM187号墓出土的绢画《双童图》是唐代遗存至今婴戏图的代表作。本文从自然因素、民族因素、社会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等方面探寻《双童图》与唐代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入挖掘唐代多元文化融合、厚葬之风盛行、儿童观念觉醒等文化观念对《双童图》的影响,从而为唐代婴戏图的深入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 廖瑜陈维艳
- 关键词:社会互动文化交融
- 廖瑜作品
- 2021年
- 廖瑜
- 廖瑜作品
- 2021年
- 廖瑜
- ISAS教学法在高职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目前高职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课时有限、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等问题,文章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探讨在课程中导入ISAS教学法,通过组建团队与确定选题、信息收集与整理、现场演讲、现场评价、项目总结等步骤,使学生在学习、展示、总结中不断激发学习热情,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 廖瑜
- 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美育课增值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 2024年
- 目的: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美育课的育人功能,解决传统高职美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评价理念存在偏差、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方法单一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高职美育课程中的正面导向作用,以教学评价改革为抓手开展高职美育课的增值评价模式改革。方法:借鉴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提出的CIPP教育评价模型,探索高职美育课增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分析CIPP内涵的基础上,从CIPP模式的系统性、灵活性和持续改进功能三个方面明确了其与高职美育课评价的匹配性。结果:引入CIPP模式的“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构建了学情基础(学生适应度)、资源配置(教学资源梯度、教师投入满意度、教学环境支持度)、学习过程(学生参与度、团队默契度、文化认同度)、学习成果(知识掌握度、欣赏完成度、创新参与度)“四维十度”的高职美育课增值评价体系,建设了“四维十度”的三级增值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该增值评价体系对持续改进和提升高职美育课程的教学评价,全面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高职美育课的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 廖瑜
- 关键词:CIPP模式高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