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顺伍

作品数:26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移植
  • 5篇疗效
  • 4篇原位
  • 4篇原位肝移植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近期疗效
  • 3篇胆总管
  • 3篇移植术
  • 3篇直肠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肝移植术
  • 3篇高频超声
  • 3篇超声
  • 3篇大鼠原位肝移...
  • 2篇凋亡
  • 2篇修补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原位肝移植模...

机构

  • 14篇海南省人民医...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乐从医院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卫生健康...

作者

  • 23篇常顺伍
  • 10篇吕云福
  • 8篇王葆春
  • 5篇邱庆安
  • 5篇伍海鹰
  • 5篇陈一明
  • 4篇刘宁
  • 3篇郑树森
  • 3篇黄海
  • 3篇邓志阳
  • 2篇梁廷波
  • 2篇韩晓玉
  • 2篇黄伟炜
  • 2篇宫晓光
  • 2篇吴鸿飞
  • 2篇黄坤
  • 1篇杨培鸽
  • 1篇郭云珍
  • 1篇冯宪军
  • 1篇梁延波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外...

年份

  • 3篇2020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脏移植中脂肪肝供肝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常顺伍梁廷波郑树森
关键词:供肝肝脏移植脂肪肝PNF移植肝FL
高频超声结合加压法在诊断阑尾炎的体会
2008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加压法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临床可疑急性阑尾炎116例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患者116例,超声检出109例,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1%(108/116),漏诊8例(6.9%)。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加压法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志阳常顺伍
关键词:阑尾炎高频超声加压法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卡培他滨1 000 mg/m2,早、晚饭后30分钟内口服,第1-14天,间歇7天;紫杉醇135 mg/m2,分2次静脉滴注(第1、8天)。21天为1疗程。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部分缓解5例(25.0%),稳定12例(60.0%),进展3例(15.0%),治疗有效率为25.0%,疾病控制率为85.0%;中位缓解期5月,中位生存期12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且多为Ⅰ~Ⅱ度,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有一定疗效,对多程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可通过该化疗方案获益,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常顺伍
关键词:胃肿瘤药物疗法紫杉醇卡培他滨
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miR-50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功能。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细胞系(Ca Co2、SW480、HCT-116、HT29、SW620)中miR-503的表达水平。用MTT比色法评估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503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过表达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 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降低。此外,miR-503对结直肠癌细胞起到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
常顺伍王葆春李成龙黄坤吕云福
关键词:结直肠癌增殖凋亡
MELD评分预测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对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率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2004年135例行肝移植手术的良性终末期肝病受者术前MELD评分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生存率。依据MELD评分结果将受者分为三组,分析比较各组生存率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1个月总的生存率为89%(15/135),3个月的生存率为87.4%(17/135),MELD分值≤20的受者与分值在20~30之间患者的1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0%和90.4%(P=0.84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ELD分值≥30的受者术后1个月生存率为66.7%,与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15和0.049)。术后存活时间大于1个月的受者术中尿量为(134.8±112.2)ml/h,术后1个月内死亡的受者为(27.8±28.6)ml/h(P=0.000)。结论 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MELD评分不能完全预测术后的生存率,两者不存在线性关系,只有在达到一临界点的时候,生存率才出现明显下降;术中尿量可以综合评价术前、术中各种因素对肾功能的损害程度以及术后肾功能状况,而且与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
常顺伍杨培鸽沈维蒋建文
关键词:肝移植良性终末期肝病生存率MELD评分
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肿瘤并急性梗阻的近期疗效探讨
:探讨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肿瘤并急性梗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4年收治的11例结肠脾曲肿瘤并急性梗阻患者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大于18岁,结肠脾曲肿瘤...
王葆春常顺伍吕云福陈一明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附睾-精索炎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附睾炎-精索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急性附睾-精索炎患者应用GE LOG IQ7 PRO超声仪观察附睾及精索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分布、频谱变化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睾丸鞘膜腔、阴囊壁积液水肿情况及内部血流分布、性质、频谱形态及血流参数情况。结果急性附睾炎-精索炎在二维图像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水肿、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彩色多普勒显示血供丰富等血流动力学改变,治疗后血流明显减少。结论超声图像具有直观、准确、方便、非侵入性,可视为急性附睾-精索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首选检查方法,是临床治疗方案的可靠依据。
邓志阳常顺伍冯进江
关键词:附睾精索高频超声
高频超声对腹外疝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腹外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经手术证实的腹外疝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6例腹外疝中,腹股沟斜疝83例,直疝5例,脐疝3例,切口疝、白线疝各2例,股疝1例,其中11例(斜疝嵌顿10例,股疝嵌顿1例)诊断为嵌顿疝,2例诊断为绞窄性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为肠管68例,大网膜28例;3例嵌顿疝发生肠坏死。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腹外疝可清晰显示疝囊及其内容物,并能对可复性疝与嵌顿性疝作出鉴别,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邓志阳常顺伍冯进江
关键词:超声检查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鼠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和肝衰竭的标准治疗方法,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影响肝移植成功率。当有限的肝脏供体可供移植时,如何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了肝移植的首要问题。目的:探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鼠肝移植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组大鼠在肝切除前30min,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60mg/kg罗红霉素、20mg/kg克拉霉素和40 mg/kg红霉素)混合液预处理供体肝脏,在原位肝移植时向门静脉中推注上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混合液;对照组大鼠在肝切除前30 min,同体积生理盐水预处理供体肝脏,在原位肝移植时向门静脉中推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肝移植后连续7 d观察大鼠存活率;检测肝移植后48,72 h大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和Ki-67阳性细胞数;TUNEL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别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数量和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ELISA法分别检测肝移植后大鼠肝组织中Kupffer细胞数量改变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结果与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提高了肝移植大鼠的整体存活率,改善了移植肝脏的功能失调,减轻了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程度,提高了移植肝脏的再生能力,降低了移植肝组织中凋亡细胞数和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了移植肝组织中Kupffer细胞数量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以上结果提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鼠肝移植后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杨峰常利普黄长山宫晓光常顺伍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再生
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中不同结直肠吻合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中不同结直肠吻合方式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3年8月实施的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28例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15例)和改良组(13例),传统组行常规小肠前结直肠吻合术;改良组行经小肠系膜(8例)或小肠系膜后(5例)直肠吻合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23.1%vs.46.7%,P<0.05),其中主要差异在于高位小肠梗阻发生率(26.7%vs.0.0%,P<0.05)。结论: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中,采用经小肠系膜和小肠系膜后结直肠吻合术能减少吻合口张力,避免压迫空肠,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小肠前结直肠吻合术。
常顺伍吕云福
关键词:结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