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方飞

作品数:49 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理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压气机
  • 15篇值模拟
  • 13篇数值模拟
  • 10篇轴流
  • 9篇轴流压气机
  • 8篇航空发动机
  • 6篇湍流模型
  • 5篇叶轮机
  • 5篇流体力学
  • 5篇机匣
  • 5篇计算流体力学
  • 5篇处理机匣
  • 4篇涡轮
  • 3篇低速
  • 3篇定常
  • 3篇多级轴流压气...
  • 3篇叶栅
  • 3篇优化设计
  • 3篇失速
  • 3篇气动

机构

  • 46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沈阳发动机设...

作者

  • 46篇宁方飞
  • 7篇徐力平
  • 6篇刘火星
  • 6篇邹正平
  • 5篇刘晓嘉
  • 4篇杜磊
  • 3篇杜鹏程
  • 3篇鞠鹏飞
  • 3篇樊琳
  • 2篇陈懋章
  • 2篇李维
  • 2篇严明
  • 2篇吴晶峰
  • 2篇吴晶峰
  • 1篇桂幸民
  • 1篇蒋浩康
  • 1篇刘贺
  • 1篇王洪伟
  • 1篇陈江
  • 1篇杨琳

传媒

  • 14篇航空动力学报
  • 4篇推进技术
  • 4篇燃气涡轮试验...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航空学报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力学学报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计算物理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PU平台上的叶轮机械CFD加速计算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数据并行的方式对一个成熟的叶轮机多块网格气动计算程序(MAP)进行了并行化处理,利用计算统一设备架构(CUDA)技术实现了在图形处理单元(GPU)上的并行计算.保留了原程序中的2阶空间迎风格式和隐式时间离散格式,并采用了隐式迭代对线性系统进行求解.经过2个叶轮机械算例的测试,与在传统的中央处理器(CPU)上运行的原程序相比,在计算结果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单GPU的计算速度最高可达单CPU计算速度的8.89倍,与四核并行的CPU计算相比可以得到2.39倍的加速.
鞠鹏飞宁方飞
关键词:GPUCUDA并行计算隐式格式叶轮机械
一种槽道式处理机匣的准定常流动模型Ⅰ:建模方法及验证被引量:1
2012年
为降低对槽道式处理机匣流动进行模拟的计算量,特别地,为了提供一种可用于处理机匣工程设计的快速评估手段,基于对带有槽道式处理机匣的压气机非定常流动物理的理解,提出了一种处理机匣的准定常流动模型,并利用带有处理机匣的跨声压气机转子实验测量结果,以及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处理机匣流动模型很好地预测了由于采用处理机匣所取得的转子失速裕度的提高,并且与非定常模拟结果比较,流动模型对转子主流以及处理机匣内部流动模拟的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采用处理机匣流动模型所需的计算量仅约为非定常模拟的1%,这保证了提出的模型可用于快速评估槽道式处理机匣的气动特性,从而为其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宁方飞樊琳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轴流压气机处理机匣数值模拟
基于S-A湍流模型和间歇因子输运方程的转捩流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15年
考虑到γ-Reθt转捩模型中间隙因子输运方程并不依赖于具体的湍流模型,因而提出了耦合S-A湍流模型和间歇因子输运方程的转捩流模拟方法.其主要思想是构造与间歇因子相关的两个耦合函数,分别作用到S-A模型的生成项和耗散项用以控制湍流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实现层流到湍流的数值转捩.结果表明:该方法中模型方程具有完全当地性的特点,易于实施,可直接用以求解三维转捩流动.4个典型算例表明该方法模拟结果与γ-Reθt模型准确度相当,但少求解了两个输运方程,计算耗时减少了15%.
杜磊宁方飞
关键词:湍流模型层流转捩模型
谐波平衡法在低速非定常流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谐波平衡法是一种有效的周期性非定常流的计算方法.采用基于可压缩流的谐波平衡方程在计算低速不可压流动时,会由于对流通量计算格式中的数值粘性污染,降低解的精度和收敛性.采用预处理技术,使得基于可压缩流的谐波平衡方程可以直接用于低速周期性非定常流的计算中.选取典型的不可压方腔驱动流和低雷诺数圆柱绕流为例进行了时间推进法和谐波平衡法的计算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谐波平衡方程适合于低速流的计算,在谐波平衡法中采用较少阶数的谐波计算就可以还原出几乎准确的非定常流场.
杜鹏程宁方飞
关键词:谐波平衡法圆柱绕流
高亚临界雷诺数圆柱绕流的尺度自适应模拟被引量:12
2014年
借助γ--Reθ转捩模型,实现了高亚临界雷诺数(Re=1.4×105)下圆柱层流分离流动的尺度自适应模拟.统计平均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较为接近,尤其在圆柱后半段的分离区中,压力系数和实验符合得很好,误差主要源于分离点预测的不准确.瞬态流动则显示,层流分离的剪切层中出现了展向不稳定,且在向下游的输运过程中不断增强,最后转捩为完全湍流.在湍流分离模拟中,由于缺乏剪切层失稳的非定常性,SST-SAS模型的尺度分辨能力变弱,因此在分离区以及下游尾迹中求解出的湍流尺度要明显较层流分离时大.
杜磊宁方飞
关键词:圆柱绕流
叶轮机转静干涉计算建模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尾迹-叶片干涉和激波-叶片干涉这两类典型转静干涉流动的模拟,对3种基于傅里叶分析的时域非定常计算建模方法,即形修正相延迟法、空间-时间梯度法和谐波平衡法进行对比分析;详细考察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不同方法的计算准确度和计算速度.计算表明:3种建模方法都可以很好地捕捉到非定常流动细节;与传统的时间推进法相比,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倍到几十倍,可用于工程设计之中.
杜鹏程宁方飞
关键词:叶轮机谐波平衡法
涡轮叶栅边界层分离流动显示
本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方法研究了涡轮叶栅边界层发展情况.实验是在水槽中完成的.分别给出了相同攻角、不同雷诺数和相同雷诺数、不同攻角条件下涡轮叶栅内部流动图画.观察和分析了雷诺数、攻角对叶栅表面边界层状态的影响.随雷诺数增加...
刘火星邹正平宁方飞
关键词:涡轮叶栅边界层分离叶轮机
文献传递
某型串列静子的三维气动数值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某型高负荷轴流压气机串列静子近轮毂处存在的分离,利用自行开发的压气机三维气动数值优化设计平台,选择复合形优化方法,通过修改串列静子近轮毂处的三维积叠方式对串列静子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消除分离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压气机的整体性能.
刘晓嘉宁方飞
关键词:气动
跨声压气机近失速流动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研究跨声轴流压气机突尖型失速先兆的表现形式与演化规律,探索较为可行的先兆探测方法,对NASA Rotor 37转子近失速工况下的流场进行了三维全环非定常的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失速团产生之前的约2转时间内,存在一个失速扰动相对缓慢增长的阶段。更早时刻发生的流量持续下降是导致失速团最终形成前缘溢流出现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前缘附近机匣处的静压数值探针信号进行处理,探索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且发展了一种互相关分析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扰动识别效果。
鞠鹏飞宁方飞
关键词:轴流压气机失速先兆
叶尖泄漏流的RANS-LES组合数值模拟
<正>采用自行开发的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与LES(large eddy simulation)组合方法对带移动壁面的压气机叶栅叶尖泄漏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及...
宁方飞吴晶峰
关键词:LES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