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晚期
  • 3篇胃肠
  • 3篇腹股沟
  • 3篇肠癌
  • 2篇低渗
  • 2篇修补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热灌注
  • 2篇外科
  • 2篇晚期胃肠道癌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癌
  • 2篇温热灌注
  • 2篇无张力
  • 2篇无张力修补
  • 2篇无张力修补术
  • 2篇化疗
  • 2篇化疗治疗

机构

  • 13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13篇孙强
  • 6篇孙惠军
  • 4篇孟祥朝
  • 4篇陈玉琢
  • 4篇刘晓江
  • 3篇孙海湘
  • 3篇鲍旭
  • 2篇张立成
  • 2篇宋维亮
  • 2篇杜智
  • 1篇李琦
  • 1篇张自立
  • 1篇王华庆
  • 1篇李晓东
  • 1篇郭春利
  • 1篇孙惠君
  • 1篇石俊忠
  • 1篇马熙

传媒

  • 3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恒联合氟脲苷和亚叶酸治疗晚期大肠癌35例
2006年
马熙王华庆刘晓江张立成孙强孙惠君
关键词:有机铂化合物氟尿苷醛氢叶酸
嵌顿性Amyand疝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6年
患者男性,68岁,以"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3年,不能还纳伴疼痛3 d"急诊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 39.1℃;P 76次/min;R 18次/min;Bp143/78 mm Hg(1 mm Hg=0.133 k Pa)。神志清醒,急性病容,心肺(-),腹平坦,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肿物,张力高,触痛明显,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弱。
李琦孟祥朝鲍旭孙强孙惠军
关键词:右侧腹股沟嵌顿性阑尾切除术疝内容物无张力修补术
术后早期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初步报告
探讨术后早期低渗、温热灌注化疗对晚期胃肠道癌的治疗。方法:15例晚期胃肠道癌手术后,利用低渗、温热(42℃)蒸馏水+5-Fu 溶液灌注(1g/200m1),观察手术后生化指标。对部分患者腹腔内的游离瘤细胞做灌注前及灌注1...
孙惠军孙海湘杜智孙强
关键词:晚期胃肠道癌温热灌注化疗术后早期
文献传递
NDRG1靶向调控MAPK信号通路对直肠癌患者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肿瘤基因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1靶向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直肠癌患者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直肠癌细胞,经培养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下调NDRG1组、上调NDRG1组,分别对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检测,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DRG1、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及MAPK2单克隆抗体(MEK)2 mRNA,Western印迹法检测NDRG1蛋白及凋亡抑制基因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下调NDRG1组NDRG1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Bcl2蛋白表达、MAPK、ERK2、MEK2 mRNA升高,24、48、72 h细胞增殖率升高,凋亡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下调NDRG1组相比,上调NDRG1组NDRG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MAPK、ERK2、MEK2 mRNA下降,24、48、72 h细胞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细胞中通过上调NDRG1表达,对MAPK信号通路进行靶向调控,能够抑制癌细胞迁移与增殖,增加细胞凋亡,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孙强宋维亮王俊伟程康
关键词:直肠癌细胞凋亡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普外科用胃肠减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普外科用胃肠减压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具有防堵功能的普外科用胃肠减压装置,包括储存罐,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球,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储存罐的底壁并设置成L形,所述滑杆的底端上部设置...
孙强陈玉琢程康
文献传递
脐疝修补后同期脐重建被引量:2
2010年
孙惠军刘晓江孙强
关键词:疝修补脐疝手术修补
精索和圆韧带脂肪瘤9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精索和圆韧带脂肪瘤及其相关临床问题。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610例腹股沟疝患者中发现精索和圆韧带脂肪瘤患者93例。常规行无张力修补疝(重建内环)切除脂肪瘤。结果本组共切除脂肪瘤132枚,1~7枚/人。单个瘤体最大15 cm×10 cm×3 cm,最小1 cm×1 cm×1 cm。术后行病理检查77例,检查率82.8%。光镜下病理类型:脂肪瘤33例、血管脂肪瘤19例、纤维脂肪瘤6例以及脂肪瘤样增生19例。补片感染1例,于术后3个月将补片取出。术后随访2~35个月,无脂肪瘤复发及所致疝复发。结论精索和圆韧带脂肪瘤可以产生临床内环扩大或疝,应予以手术切除。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医师对本病的忽视,本病的实际发病率可能要高于本组在疝手术时的发病率。切除精索和圆韧带脂肪瘤不增加无张力疝修补的难度,手术是安全的,术后恢复顺利。
孙惠军孟祥朝陈玉琢刘晓江孙强张立成
关键词:脂肪瘤精索圆韧带
术后早期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效果
2003年
目的 观察早期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效果。方法 对 15例胃肠道肿瘤术后行低渗、温热 5—Fu腹腔灌注化疗 ,观察灌注前后细胞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后癌细胞出现膜损伤及变性坏死。结论 该方法能够有效杀灭腹腔内广泛脱落。
孙惠军孙海湘杜智孙强
关键词:晚期胃肠道癌低渗5-FU腹腔灌注化疗
合并肝硬化腹水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远期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合并有肝硬化、腹水的腹股沟疝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3年11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16例合并有肝硬化、腹水的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对手术前后的各临床、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4±12)岁(37~85岁).全部患者顺利治愈,无手术后并发症及肝昏迷发生.经手术前后对比,血浆总蛋白、血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无显著变化.清蛋白、球蛋白、白细胞计数三项指标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前后血浆清蛋白受手术和治疗影响较大(P=0.006).术后全组获得随访,平均随访72.5个月(57~102个月).随访期内无疝复发病例.无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患者远期死亡7例,病死率为43.8%.结论 对合并有肝硬化的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手术是可行的.
孙惠军陈玉琢孙强刘晓江孟祥朝石俊忠
关键词:腹股沟疝肝硬化腹水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八例分析
2004年
孙海湘孙强李晓东
关键词:胃切除术胃残端胃排空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