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寿涛
- 作品数:40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劳资关系研究的方法论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劳资关系作为矛盾统一体,内含着劳动与资本两个对立面。法国调节学派和美国社会积累结构学派从资本一极出发,视劳动一极为被动的适应资本要求的客体;而意大利的"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劳动一极,力主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的自主性而非依赖性。在劳资关系的研究中,应综合这两种方法论倾向,将劳动与资本结合起来予以辩证考察。
- 孙寿涛
- 关键词:劳资关系调节学派
- 全球垄断与跨国资本家阶级被引量:7
- 2014年
- 全球化已经导致世界级跨国公司竞相成为各自领域的主导性垄断者。这种竞争性斗争是由跨国资本家阶级而不是由政府支持的国家级成员实施的,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特征的变化。创造一个无缝连接的金融和生产的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追寻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的内在结构性要求。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其中,每个国家按各自的条件和步调融入生产和积累的全球框架。这一计划充满着紧张和竞争,但其共同目标是创造一个全球资本主义的统一体系。
- 杰瑞.哈里斯孙寿涛
- 关键词:垄断竞争跨国公司
- 国外学者有关发达国家社会变迁的阶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非主流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阶级分析主要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问题的争论,加尔布雷思的"权力转移论",普瑞尔曼有关信息时代阶级冲突的理论,社会积累结构(SSA)学派的"劳动分割论",自主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构成"理论等。另一些注重对发达国家社会阶级阶层的测定和分析,如罗伯特.普鲁西和厄尔.维宋关于美国形成了新阶级社会的分析,吉尔伯特、赖特、高德索普等有关美国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调查研究等。
- 孙寿涛李楠
- 关键词:阶级阶级构成
- 李大钊民主政治思想再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李大钊是五四时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民主政治思想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精神。他有关民主问题的思考,系统而全面:对西方代议制民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推介,并反思其历史局限,将社会民主、经济民主等纳入进来;在对基础性民主理念的研判与阐发中,他热忱宣扬民彝政治,力证民主与专制独裁不两立,主张民主与启蒙须并行;对"中国式新型民主"的求索,主要体现在阐释调和法则和论证社会主义民主上,其调和法则说,有着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沟通的内容。
- 孙寿涛
-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无产阶级民主
- 美国保护主义回潮的本质、根源与后果——基于高峰先生资本积累理论框架的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保护主义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制度基因。2008年以来特别是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保护主义的回潮并非单纯的社会思潮演变,其本质上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制度调整,即国家干预在对外贸易等领域总体取向的调整。尝试运用“技术-制度-市场”三元框架对其展开分析发现,保护主义回潮根源于美国资本积累过程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克服资本积累在萧条长波背景下遭遇的困境,进而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新一轮扩张长波的形成。然而,从资本积累和制度结构的关系看,此轮保护主义回潮不但无法扭转美国经济的萧条态势,而且会对美国自身和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
- 孙寿涛孙寿涛
- 关键词:保护主义资本积累
- 没有马克思经济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没有壮大起来?被引量:12
- 2010年
- 英刊《资本和阶级》第34卷第1期(2010年)刊登了加拿大学者阿兰·弗里曼题为《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认为资本主义当前面临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力却没有显著增加。作者认为,原因是现存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从20世纪30牟代以来一直在系统地将马克思的结论与其经济理论相剥离。没有经济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导致其不能正确分析资本主义的所谓繁荣,从而导致资本崇拜、改良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从而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变得无足轻重。因此,当前马克思主义没有在资本主义危机中壮大起来,
- 阿兰·弗里曼孙寿涛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学资本主义危机经济危机理论反马克思主义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层级化特征被引量:5
- 2012年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信息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呈现出层级化特征,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的中心边缘群体———标准就业与非标准就业的层级区分。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中,所谓的非标准就业形式固然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但实质上降低了工人的阶级地位,是以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下降为代价的。
- 孙寿涛谷自力
- 关键词:层级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对雇佣劳动者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在过去了几个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质的变化,产生全球化趋势,呈现出新特点。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资本对劳工发起新一轮阶级斗争,对社会阶级关系特别是劳资关系进行重组:一方面,资本通过生产过程全球化布局的实现,在产业结构上导致"去工业化";另一方面,资本在企业经营上则借助信息技术实施业务"外包"。"去工业化"极大影响了发达国家的蓝领工人,削弱了以"蓝领工人"为主体的传统产业工人的组织和力量,"外包"则对白领雇员造成很大影响,恶化了白领雇员的生活状况。
- 孙寿涛
- 关键词:去工业化外包蓝领工人
- 20世纪三派长波理论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由范·盖尔德伦、康德拉季耶夫和熊彼特开创的长波理论 ,经过长时间的沉寂后 ,在 2 0世纪 6 0年代末 70年代初得到了复兴。在这次复兴中 ,因为对于长波内在机制的不同解释而形成了三派影响较大的长波理论 :由熊彼特开创的技术创新的长波理论 ,曼德尔构造的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 ,以及由戴维·戈登等提出的“社会积累结构”的长波理论。综合来看 ,这三种理论相互补充 ,而非相互对立。
- 孙寿涛
- 关键词:长波理论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唯物史观基因”被引量:2
- 2017年
- 我们提出"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化基因"概念(简称"唯物史观基因"),主要依据经典作家和相关学者有关唯物史观"萌芽"或"因素"的研究。虽然唯物史观基因与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但中华传统文化中唯物史观基因的客观存在与不断生长,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宝贵理论准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唯物史观"被率先接受的重要前提。
- 孙寿涛周德丰
-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