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兰昱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犯罪恐惧感的测量标准与原因模型之实证检验被引量:9
- 2018年
- 为比较不同的犯罪恐惧感测量方式及脆弱模型与失序模型两种原因模型的解释效力,以警察院校和综合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利用列联表、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统计描述与检验。基于认知和情感测量法的两种犯罪恐惧感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两种原因模型中,脆弱模型得到了经验支持;对照之下,失序模型的预测效度相对不足。此外,许多因素影响着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而偏相关分析发现了后者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既往的实证研究对于犯罪恐惧感的争议性结论很可能缘于测量标准化问题。
- 杨学锋姜兰昱
- 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
- 在犯罪学研究中,社会控制这个词语的使用并不罕见。概括起来,是从三个角度运用的,即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控制思想和作为术语的使用。一、社会控制理论西方犯罪学中,控制理论是指用社会控制的强弱来解释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一组理论。犯罪...
- 姜兰昱
- 关键词:犯罪学研究社会控制理论犯罪行为
- 文献传递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青少年犯罪社区预防被引量:6
- 2006年
-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离不开和谐社会的创建。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营造社区良好的人文环境,树立专门机关与社区资源相结合的情境预防防线以及引入社区矫正等少年司法制度都是可行的社区犯罪预防措施,构建起对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系统。社区能充分发挥犯罪预防的作用,需要对社区预防自身的地位提高认识,协调好两大主体的功能,并由政府作为社区预防的坚强保障。
- 姜兰昱
- 关键词:和谐社会青少年犯罪
- 从因变量到自变量——犯罪恐惧感研究的发展与启示被引量:8
- 2013年
- 中国研究者多认为"公众安全感"概念与西方研究者的"犯罪恐惧感"概念相同或相近。从适用语境和内涵、二者出现背离的情形以及实务部门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词并非相同的概念。从最初的犯罪恐惧感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到后来的恐惧感对人行为和社会的影响研究,对恐惧感的研究日见其深;对安全感的研究却驻足不前。不囿于因变量研究而视恐惧感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将为警察工作拓宽视角,极大提升警察机构的工作作风。
- 姜兰昱杨学峰
- 关键词:安全感
- 美国式转移支付——爱德华·伯恩司法援助项目
- 2025年
- 一、美国司法部最重要的司法援助项目1988年2月26日凌晨3时30分,警官爱德华·伯恩(Edward Byrne)在执行保护证人任务时被4名男子袭击,头中5枪身亡,年仅22岁。这是一场随机而残酷的谋杀,那些纽约市街头帮派成员被命令杀死一名警察——任何一名警察。伯恩殉职引发全美关注,当时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亲自致电伯恩家人(伯恩的父亲也是一名警察)表示慰问,时任副总统乔治·布什在总统竞选活动中随身携带伯恩的警徽。为了纪念他,纽约市第91大道被更名为爱德华·伯恩警官大道;美国警察运动联盟将皇后中心改名为爱德华·伯恩中心,在此进行训练和休整;布朗克斯第101初中以伯恩的名字重新命名;皇后区拨款170万美元建造一座公园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 姜兰昱于群
- 关键词:美国司法部美国警察转移支付司法援助帮派
- 公安110非警务警情分流与机制优化被引量:9
- 2020年
- 公安110非警务类警情长期在总接警量中占据高比例,这既加大了公安工作的整体负荷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掣肘公安机关处理警务警情的能力与效率,分流公安110非警务警情势在必行。通过比较各地区所采取的分流非警务警情模式,并针对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相关热线的立法工作加以规范,构建对滥用公共服务系统群众的教育与追责体系,同时整合其他调解机制以提升分流效率。合理有效分流非警务类警情,是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效能,深化公安工作改革的应有之意。
- 王薇姜兰昱
- 关键词:公安110
- 犯罪黑数的构成与估计方法被引量:8
- 2007年
- 犯罪黑数由未被察觉的犯罪数、未报案的犯罪数、未被记录的犯罪数三部分构成。由于实际发生的犯罪数是未知的,所以直接对犯罪黑数进行计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某些方法追求在最大程度上的近似值。自述犯罪调查法和被害调查法分别从犯罪人和被害人的角度反映了犯罪现象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可以与从刑事司法机关的角度而得到的官方犯罪统计互相参考,互相补充,互相印证。
- 杨学锋商小平姜兰昱
- 关键词:犯罪黑数犯罪统计犯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