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薇

作品数:77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细胞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肿瘤
  • 6篇急性
  • 6篇分子
  • 5篇药物
  • 5篇原发性
  • 5篇适配体
  • 5篇试剂
  • 5篇试剂盒
  • 5篇配体
  • 5篇教学
  • 4篇胆汁
  • 4篇胆汁性
  • 4篇胆汁性肝硬化
  • 4篇原发性胆汁性
  • 4篇杀伤
  • 4篇基因
  • 4篇检测试剂

机构

  • 61篇北华大学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吉林大学
  • 5篇吉林市中心医...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吉林省临床检...

作者

  • 66篇夏薇
  • 14篇高丽君
  • 11篇李明成
  • 8篇李永哲
  • 7篇张蜀澜
  • 7篇胡朝军
  • 6篇赵臣
  • 6篇佟大伟
  • 5篇杜冰洋
  • 5篇刘定华
  • 4篇王冰梅
  • 4篇赵华
  • 4篇艾金霞
  • 4篇关新刚
  • 4篇孙娜
  • 4篇张亚丽
  • 4篇高爽
  • 4篇张丽华
  • 3篇苑广信
  • 3篇王雪松

传媒

  • 8篇北华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外企业家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科技经济市场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吉林医学情报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抗肿瘤肽-阿霉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肿瘤药物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肽‑阿霉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肿瘤药物。本发明提供的抗肿瘤肽‑阿霉素衍生物中阿霉素与抗肿瘤KLAK肽通过具有酸响应特性的腙键键合,在肿瘤细胞内的弱酸性(pH值为5.5~6....
关新刚夏薇陈丽
文献传递
初探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被引量:2
2012年
培养医学检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作者通过北华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实验教学带教工作,提出了对医学检验本科生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爽夏薇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2在急性白血病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由于造血干/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子代细胞增殖失控等导致的恶性血液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参与这一发生发展过程,检测不同时期其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静脉血中的水平,有利于认知与血管新生及体液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05-06/2006-04在吉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5例,均经FAB分型或免疫学分型确诊,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分为:①初诊未治组10例。②复发组5例。③完全缓解组10例。并设9名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在评定白细胞介素12水平时,将初诊未治组与复发组合并为初诊复发组:①两组的发病机制相似。②两组病例数较少,单独观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5例患者和9名健康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初诊未治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完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②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2水平与初诊复发组、完全缓解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③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与白细胞介素12之间存在负相关(r=-0.9644P<0.05)。④初诊复发组、完全缓解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含量之间均无相关性(r=-0.0883,-0.3593,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含量与临床病情变化有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急性白血病发生和复发的指标。
高丽君杜冰洋夏薇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2急性白血病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4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以及100例健康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酶联免疫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血清SCC、NSE、CEA以及CYFRA21-1的水平含量。对检查所得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查、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以及准确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CC、NSE、CEA以及CYFRA21-1表达水平较正常的体检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联合检查的四项血清标记物的灵敏度分别为82.55%以及91.08%,较各单项检测的灵敏度更高。结论血清SCC、NSE、CEA以及CYFRA21-1的检测对肺癌诊断有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及准确度。
刘佳夏薇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
全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筛选的研究进展
2018年
核酸适配体筛选是将其应用于后续工作的基础,现有筛选方法随着技术发展不断进步,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基于此,本文以靶细胞分类作为切入点,分析全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筛选,包括筛选技术现状、孵育条件,以及负筛选方式和分离方法等。旨在通过分析明晰理论,完整的展示全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王玉格高丽君夏薇
关键词:核酸适配体癌细胞感染细胞
人骨肉瘤细胞适配体的早期筛选
2015年
目的体外随机合成单链寡核苷酸备选文库,以骨肉瘤U-2 OS完整细胞作为靶点,筛选出与其结合的高特异性、高亲和性单链DNA(ss DNA).方法将体外合成随机碱基序列的单链DNA文库与人骨肉瘤U-2 OS细胞相结合,收获与靶细胞结合的单链DNA,通过优化PCR条件进行大量扩增后,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亲和层析柱分离出正链DNA.结果以10,14以及18个循环时扩增ds DNA产物最理想;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磁珠分离法制备的正链ss DNA纯度高,可有效保证次级文库的筛选.结论应用Cell-SELEX技术可成功筛选早期ss DNA文库,为后续获得针对人骨肉瘤U-2 OS细胞的高特异性适配体奠定实验基础.
王华梁骥高远孙娜马艳高丽君夏薇
关键词:人骨肉瘤适配体
miRNA与消化系统肿瘤
2018年
消化系统肿瘤包括大肠癌、胃癌、食管癌、原发性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也是最具侵袭性的一类肿瘤。miRNA在50%基因脆性位点的集中表明miRNA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肿瘤组织中的miRNA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已得到证实,在癌细胞中miRNA的异常表达让我们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临床研究中,miRNA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早期诊断能为早期诊出肿瘤和降低肿瘤的死亡率提供帮助,也为探索新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阴迪夏薇
关键词:肿瘤MIRNA
生物安全防护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已经成为实验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日趋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因此,加强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师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物安全存在问题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防护进行探讨和研究。
高爽夏薇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验教学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在糖尿病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冠心病和脑血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本研究通过测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冠心病以及脑血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血栓烷B2(TXB2)水平,
常红叶齐力夏薇
关键词:脑血栓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血栓烷选择素
线粒体DNA在鹿胎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索鹿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提取及真伪品种鉴定方法。方法分别用改良SDS碱变性法和盐析法,提取鹿胎及伪品mtDNA和基因组DNA,生物信息学技术设计2对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体系对鹿胎及伪品进行特异物种PCR鉴定。结果改良SDS碱变性法提取的鹿胎mtDNA样品纯度和产率较高,达到PCR反应要求。有1对特异性引物可以区分鹿胎及伪品。结论改良SDS碱变性法简便可行,特异位点PCR方法可鉴别鹿胎真伪,方法准确可靠。
艾金霞李明成夏薇苑广信高峰高丽君张丽华
关键词:鹿胎线粒体DNA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