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银屑
  • 9篇银屑病
  • 4篇皮病
  • 4篇细胞
  • 4篇红斑
  • 4篇红皮病
  • 3篇天疱疮
  • 3篇皮肤
  • 3篇微小RNA
  • 3篇狼疮
  • 3篇红斑狼疮
  • 3篇肥厚
  • 3篇肥厚性
  • 2篇银屑病患者
  • 2篇增生
  • 2篇散斑
  • 2篇落叶型
  • 2篇落叶型天疱疮
  • 2篇回顾性临床分...
  • 2篇基因

机构

  • 20篇武汉市第一医...
  • 9篇复旦大学
  • 2篇武汉迅微光电...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28篇夏萍
  • 14篇陈柳青
  • 8篇郑志忠
  • 6篇黄琼
  • 5篇方栩
  • 4篇段逸群
  • 3篇童中胜
  • 3篇张正华
  • 3篇夏云
  • 3篇李东升
  • 3篇周飞红
  • 3篇陈金波
  • 3篇冯永芳
  • 2篇周小勇
  • 2篇董碧麟
  • 2篇马玲
  • 2篇王玮蓁
  • 2篇陈娜
  • 2篇许莉
  • 2篇尹婧

传媒

  • 4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第二届全国皮...
  • 1篇2014全国...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散斑对比成像技术在疤痕疙瘩激光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技术(Laser speckle contrast imaging,LSCI)在疤痕疙瘩激光治疗前后血流变化的监测作用。方法 20例疤痕疙瘩患者接受58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前后分别接受LSCI照射,建立治疗前后疤痕疙瘩相对血流散斑流速指数(Speckle flow index,ΔSFI),比较ΔΔSFI与临床评分温哥华疤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ΔVSS)之间的联系。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前VSS评分为8.20±2.93,治疗后VSS评分为6.45±2.19(P<0.05);治疗前ΔSFI为1.77±0.54;治疗后ΔSFI为1.43±0.41(P<0.05),ΔVSS与ΔΔSFI正相关(r=0.539,P=0.014 2)。结论 LSCI可客观量化的监测疤痕疙瘩治疗前后微循环血流变化,为评估疤痕疙瘩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夏萍张红艳马玲陈柳青
关键词:疤痕疙瘩
miR-378a-5p靶向沉默FAIM促进银屑病皮下脂肪细胞促炎因子释放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miR-378a-5p在银屑病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银屑病影响机制。方法将SPF级4~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其中Model组为银屑病小鼠,Control组为C57BL/6小鼠用凡士林乳膏。苏木精-伊红法(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皮下脂肪组织中miR-378a-5p、Fas细胞凋亡抑制分子(FAIM)的mRNA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皮下脂肪组织中FAIM的蛋白水平。分离脂肪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经双荧光素酶、qPCR和WB验证miR-378a-5p靶向FAIM。构建miR-378a-5p过表达和干扰质粒、及FAIM干扰质粒,脂肪细胞转染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基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呈现明显银屑病病理形态。在银屑病小鼠模型脂肪组织中,miR-378a-5p的mRNA水平上调,FAIM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qPCR和WB检测结果表明,FAIM是miR-378a-5p的下游靶点。与NC mimics组相比,miR-378a-5p mimics组脂肪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TNF、IL-1和IL-6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NC inhibitors组,miR-378a-5p inhibi⁃tors脂肪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TNF-α、IL-1和IL-6水平下调(P<0.05)。与Control组相比,FAIM inhibitors组脂肪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TNF-α、IL-1和IL-6水平上调;而miR-378a-5p inhibitors+FAIM inhibitors可逆转这种现象(P<0.05)。结论miR-378a-5p靶向沉默FAIM促进银屑病皮下脂肪细胞促炎因子TNF-α、IL-1和IL-6的释放。
彭静尹婧夏萍
关键词:银屑病脂肪细胞
169例红皮病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我科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住入院的169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患者,男女之比3.02:1,平均发病年龄58.12±18.08...
黄琼夏萍方栩郑志忠
关键词:红皮病回顾性临床分析银屑病
文献传递
婴儿不典型疥疮1例
2014年
1 临床资料患儿女,6个月,因面、颈部红斑、丘疹、斑块2d,于2013年10月20日就诊。患儿2d前被家人发现面、颈部红斑、丘疹、斑块,自行外用湿疹药膏(不能提供具体药名)无效。患儿无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夜间无哭闹,睡眠无影响。其近亲属父母及外祖母无皮疹、瘙痒,追忆婴儿发疹前曾被远亲搂抱数次。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夏萍曹永艳段逸群
关键词:疥疮婴儿面颈部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银屑病致可逆性肝损伤1例
2013年
报告1例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在接受英夫利昔(IFX)单抗诱导期治疗后发生可逆性药物性肝损伤,由此,建议在接受IFX第3次治疗前最好复查肝功能。
张正华夏萍方栩郑志忠徐金华
关键词:英夫利昔单抗药物性肝损伤
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常见临床指标检测的意义
目的:了解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SCCA、血沉、CRP、抗'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SCCA、抗'O'、血沉、C反应蛋白的测定值进行分析.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
夏萍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前后银屑病局部皮损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利用皮肤镜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分析司库奇尤单抗短期治疗前后银屑病局部皮损的微观形态改变,为银屑病疗效监测提供可靠的微观指标。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接受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的19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在治疗的第0、2、4周使用皮肤镜及RCM对每例患者同一皮损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临床评分,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变化、皮肤镜评分及RCM特征变化情况。结果皮肤镜观察显示,治疗2~4周后,银屑病皮损鲜红色背景逐渐变浅,色素沉着逐渐增加,鳞屑明显减少,点状/球状血管由均匀规则分布变为聚集分布或完全消失。RCM显示,经过2周及4周治疗后,表皮厚度减少,第0、2、4周角质层到真皮乳头层的厚度分别为(76.85±21.08)μm、(56.93±16.58)μm、(52.45±15.76)μm,角化不全减轻或消失,真表皮炎症细胞数量减少或消失,真皮乳头内血管扩张减轻且真皮乳头周围色素环结构逐渐恢复明亮,真皮乳头直径减小,第0、2、4周真皮乳头直径分别为(53.96±4.65)μm、(45.54±5.11)μm、(41.47±4.54)μm。结论银屑病皮损处微观指标的改变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其中RCM下真皮乳头边缘色素环结构的恢复可作为银屑病皮损炎症得到控制的早期观测指标及后期治疗起效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乔嘉熙夏萍陈柳青
关键词:银屑病皮肤镜
红皮病169例回顾性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红皮病(erythroderma,ED)又称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是指鳞屑性红斑面积〉190%体表面积的皮肤疾病。红皮病病因往往不清,治疗困难,常伴有全身症状,危及生命,预后差。因此,笔者收集了我科1999-2007年收住入院的169例ED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黄琼夏萍方栩郑志忠
关键词:红皮病
miR-128-3p靶向沉默瘦素抑制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炎症反应
2024年
目的·探究miR-128-3p/瘦素(leptin,LEP)轴对银屑病中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及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n=10)及模型组(n=10)。模型组小鼠背部行咪喹莫特软膏连续涂抹以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构建miR-128-3p过表达和干扰质粒、LEP干扰质粒分别转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28-3p及LEP的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LEP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的含量;MTT实验检测细胞相对活力;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8-3p与LE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模型组小鼠miR-128-3p表达下调,Lep的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LEP是miR-128-3p下游靶点。与模拟物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of mimic,NC mimic)组相比,miR-128-3p模拟物(miR-128-3p mimic)组miR-128-3p表达上调,LEP的基因表达及蛋白降低;miR-128-3p mimic组TNF-α、IL-6、IL-1β显著低于NC mimic;miR-128-3p上调后细胞相对活力、EdU阳性细胞率均降低(均P<0.05)。与抑制物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of inhibitor,NC inhibitor)组相比,miR-128-3p抑制物(miR-128-3p inhibitor)组miR-128-3p表达下调,LEP的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增加;miR-128-3p下调后细胞TNF-α、IL-6、IL-1β升高;miR-128-3p表达下调导致细胞相对活力和EdU阳性细胞率增加(均P<0.05)。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与LEP抑制物(LEP inhibitor)组相比,miR-128-3p inhibitor+LEP inhibitor组LEP表达上调,而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细胞相对活力及EdU阳性细胞率增加(均P<0.05)。结论·miR-128-3p靶向沉默LEP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炎症反应,抑制银屑病发生发展。
彭静尹婧夏萍陈柳青
关键词:银屑病瘦素角质形成细胞
6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红皮病型银屑病为银屑病的重症之一,常在寻常型银屑病基础上发展而来,病程迁延,治疗困难。我们收集了我科1999—2007年收住入院的6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黄琼夏萍方栩郑志忠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银屑病患者病程迁延病例资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