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新社

作品数:104 被引量:478H指数:13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关节
  • 26篇关节置换
  • 25篇髋关节
  • 22篇置换术
  • 21篇骨折
  • 19篇手术
  • 19篇全髋
  • 16篇髋关节置换
  • 14篇全髋关节
  • 14篇疗效
  • 13篇术后
  • 12篇髋关节置换术
  • 12篇髋臼
  • 12篇膝关节
  • 12篇股骨
  • 1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1篇肿瘤
  • 10篇翻修
  • 9篇全髋关节置换...
  • 9篇缺损

机构

  • 62篇蚌埠医学院第...
  • 36篇蚌埠医学院第...
  • 6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滁州市第一人...
  • 1篇池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7篇周新社
  • 55篇周建生
  • 47篇肖玉周
  • 38篇张长春
  • 36篇官建中
  • 32篇吴敏
  • 26篇王志岩
  • 24篇刘振华
  • 16篇丁海
  • 11篇赵志
  • 10篇牛国旗
  • 9篇李昭程
  • 5篇高许斌
  • 4篇刘扬
  • 3篇朱坤
  • 3篇张靖
  • 3篇邵晨
  • 3篇常文举
  • 2篇代秀松
  • 2篇陈晓东

传媒

  • 9篇解剖与临床
  • 7篇中华全科医学
  • 6篇中华解剖与临...
  • 5篇第二届华东地...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标准化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第四届全国解...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0
  • 1篇1998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有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有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药物预防DVT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32例,术后连续腹壁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U/d×10d,口服阿司匹林1片/d×30d。其中13例分别于术后第3~9天先后出现术侧下肢循环障碍临床表现,结合下肢深静脉彩超或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均确诊为有症状下肢DVT,并立即行取栓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行取栓术后,临床症状消失,Homans征和Neuhof征转为阴性。2例患者术后伤口渗出增加,细菌培养阴性,停用低分子肝素钙后伤口渗出减少,至术后2周伤口完全愈合。出院后随访1.5个月,再次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或下肢深静脉造影,未发现有血栓形成。结论:术前和术后患肢发生不明原因的肿痛时,应警惕下肢DVT的存在。早期诊断DVT,早期手术,并规范应用抗凝剂,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防治下肢DVT。
王志岩周建生李昭程肖玉周周新社牛国旗张长春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胫骨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与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9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14例患者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组)治疗,15例患者采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组)治疗,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关节X线分级,VAS、IKDC、Lysholm、KOOS、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VAS、IKDC、Lysholm、KOOS、HSS显著优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VAS、IKDC、Lysholm、KOOS、HS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胫股角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O及U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效果相近,均能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变程度、从事职业、术后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赵志周新社吴敏官建中王志岩裴立家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1目的 探讨和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2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9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每例患者应用VSD技术治疗,同时应用敏感抗生素,彻底清创并保留内置物。创面经过1~3次清创予以VSD敷料覆盖,每次引流7~10d,根据引流情况更换VSD敷料。3结果 通过彻底清创,应用VSD处理创面联合抗生素治疗,3例患者经1次创面清创VSD应用,4例患者经2次创面清创VSD应用,2例患者经3次创面清创VSD应用,肉芽组织生长满意,缝合伤口。感染伤口治愈,内固定得以保留。4结论 VSD技术可有效控制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内固定装置不需取出以维持脊柱稳定性。VSD技术治疗脊柱术后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裴立家周新社李玉云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脊柱内固定
盆环原发恶性肿瘤的切除与生物重建
目的:探讨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切除、重建方式与并发症。 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5例骨盆环原发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接受手术切除,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58岁,平均30岁。骶骨恶性畸胎瘤2例,脊索瘤...
周新社官建中周建生
关键词:半骨盆切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文献传递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观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围术期接受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对照组50例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评价、护理满意情况以及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3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HSS评分与BB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更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各类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情况上,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对患者实施标准化无痛护理管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改善各类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康复效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效果。
刘晓宇周新社年夫春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评价全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18例(18髋)。初次关节置换类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全髋关节置换15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14例,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2例,股骨柄位置不良1例,感染1例。结果:术后随访0.5~4年,返修总优良率为84%,效果良好。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翻修术最常见原因,全髋关节翻修术是有效治疗手段。
丁海周建生肖玉周周新社刘振华官建中
关键词:髋假体翻修术无菌性松动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在胸腰椎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自体骨移植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8月间11例胸腰段脊柱肿瘤患者采取经后路全脊椎切除、自体骨移植与钉棒内固定术,其中肋骨移植6例、自体髂骨移植2例、骨水泥重建3例。按Tomita分型,1型2例,2型2例,4型6例,5型1例。Frankel分级术前A级1例,B级1例,C级2例,D级4例,E级3例。结果:手术时间150~380min,平均270min,出血量400ml~4000ml,平均2230ml。术后随访9~48个月。3例死亡,其中1例肾母细胞瘤T4转移,术后5个月与死于肺转移呼吸衰竭;1例肺癌T。转移,同时局部复发于术后8个月死于呼吸衰竭;l例肝癌L.转移,术后6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余未见复发。本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4例,E级4例。结论:按照Tomita分型选择适合的胸腰段脊柱肿瘤,采用单一后路全脊椎切除、自体骨移植与钉棒内固定重建,能获得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临床效果。
周新社李昭程肖玉周张长春吴敏官建中张靖周建生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后路
影响腱-骨愈合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2年
1骨-肌腱结合部的基本特征 骨-肌腱结合部的连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移行的纤维软骨带为特征的连接,表现为结合部有4层组织结构:纤维结缔组织、非钙化的纤维软骨、钙化的纤维软骨、骨组织,非钙化的纤维软骨和钙化的纤维软骨之间有"潮线"相隔。
斐立家周新社
关键词:腱骨愈合肌腱
SuperCap入路和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SuperCap入路与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早期随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微创SuperCap入路和DAA入路THA 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uperCap入路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1(57.96±15.46)岁;DAA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1~76(59.88±13.56)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血红蛋白水平、术后输血率、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术后肌酸激酶水平,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记录末次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SuperCap入路组随访时间24~30个月,DAA组随访时间24~3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 d血红蛋白水平、术后输血率、术后1 d髋臼外展角、术后1d髋臼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周和末次随访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Cap入路组术后3 d肌酸激酶水平明显低于直接前入路组(P<0.05)。结论:SuperCap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可以媲美DAA入路,且软组织损伤更小,能够实现术后快速康复,同时学习曲线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常文举丁海刘奋斗李想周新社裴立家刘扬刘扬
关键词:微创外科手术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接、骨缺损翻修术
目的:探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接、骨缺损的临床分型、翻修方法、技术要点和近期疗效。方法:对9例假体周围骨折中的2例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骨缺损患者施行翻修手术。病例1为再次翻修,病例2为初次翻修;分别通过切骨...
周建生王志岩肖玉周张长春官建中吴敏周新社刘振华
关键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接临床分型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