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山
- 作品数:14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VAF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ICU 27例VAFP临床特点,与同期88例呼吸机相关非真菌肺炎(VANFP)比较年龄、APACHEⅡ、低蛋白血症、应用3种抗菌素≥10 d、完全胃肠道外营养(TPN)≥15 d、近期外科大手术、留置体腔引流管≥5根及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等危险因素。结果 VAFP占VAP的23.48%(27/115)。VAFP与VANFP比较TPN≥15 d、近期外科大手术、留置体腔引流管≥5根及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患者较外科患者发生VAFP时间早,分别为(7.687 5±3.754)d和(25.2±6.099)d,P〈0.05。肺部影像出现浸润时间较气道真菌培养阳性时间滞后3~4 d。44.44%的患者合并其他体液(腹腔、血及尿)真菌感染,55.55%的肺部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结论应严密持续监测肺部真菌定植及肺部影像的动态变化,结合危险因素、病情转归,进行VAFP的早期诊断。
- 骆雪萍施善阳王玉春叶桂山叶宁黄巍夏炳杰
- 关键词:ICU
- 羟乙基淀粉氯化钠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 2013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由于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1],是ICU常见危重疾病,近年来随着对ARDS病理生理改变认识的深入、呼吸机PEEP使用及小潮气量策略广泛运用,ARDS抢救治疗成功率已大大提高,而液体管理保证液体出入量轻度负平衡并有效消除肺水肿也是ARDS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先后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作为扩容剂联合呋塞米对ARDS患者进行治疗,运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仪和血气分析观察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叶桂山钟荣肖军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治疗呋塞米疗效观察血管通透性增高进行性呼吸衰竭
- 两种不同荧光示踪剂神经追踪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两种荧光示踪剂伊文思蓝(EB)与DiI的追踪效果,为神经示踪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将EB和DiI分别注入大鼠海马,大鼠存活72h后,心脏灌注固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脑桥荧光标记情况,设未含示踪剂的对照组。结果注射72h后,两种示踪剂在脑桥腹侧正中裂外侧均可见红色荧光标记细胞,DiI的荧光标记强度和EB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荧光标记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注射EB和DiI在脑桥部均可看到荧光标记细胞,但DiI的神经示踪效果优于EB。
- 程子娟叶桂山戈玉梅曹娜李肇蕤刘漫君朱琳夏春波
- 关键词:伊文思蓝DII
- 离断大鼠的迷走神经肝支对其血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离断大鼠的迷走神经肝支对其血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只大鼠。通过外科手术离断试验组大鼠的迷走神经肝支,建立离断迷走神经肝支大鼠模型。对假手术组大鼠进行迷走神经肝支探查,对对照组大鼠仅进行常规饲养。干预后,比较三组大鼠FPG的水平及对其进行肝糖原染色的结果。结果:干预2周后,试验组大鼠FPG的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P<0.05。干预4周后,三组大鼠FPG的水平相比,P>0.05。干预6周后,试验组大鼠FPG的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P<0.05。干预2周后,对试验组大鼠进行肝糖原染色的结果显示,其肝糖原颗粒的面积增大,且颜色呈红色或紫红色;干预4周后,对其进行肝糖原染色的结果显示,其肝糖原颗粒的面积和颜色基本恢复正常;干预6周后,对其进行肝糖原染色的结果显示,其肝糖原颗粒的面积缩小,且颜色变浅。结论:离断大鼠的迷走神经肝支后,其血糖的水平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肝糖原的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曹娜叶桂山戈玉梅程子娟李肇蕤刘漫君朱琳夏春波
- 关键词:血糖
- 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治疗ICU严重水肿的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对ICU严重水肿患者的利尿作用。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住院治疗的54例伴全身严重水肿的危重患者先后给予生理盐水联合呋塞米、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进行利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利尿方法的效果。结果患者使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时的24h尿量、尿钠及尿钾多于生理盐水联合呋塞米时,24h尿量及尿钾尤为显著(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氯化钠130/0.4联合呋塞米能快速、有效的治疗ICU严重水肿患者,但需及时监测和防止电解质紊乱。
- 叶桂山钟荣黄巍
- 关键词:呋塞米水肿
- 多学科团队合作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液体潴留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合作干预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及改善液体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便利抽样法,选择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团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及液体潴留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管理、症状管理4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9.43±0.71)、(11.51±0.59)、(19.07±0.65)、(25.24±1.31)、(72.65±7.16)分,对照组分别为(11.09±3.40)、(6.05±1.71)、(12.73±2.49)、(15.72±4.18)、(46.35±7.83)分,观察组在4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值为4.835~13.727,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重度水肿、中度水肿、轻度水肿占比分别为4.61%(3/65)、13.85%(9/65)、81.54%(53/65),对照组分别为38.46%(25/65)、52.31%(34/65)、9.23%(6/65),观察组液体潴留程度优于对照组(Z值为-2.373,均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合作干预可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改善液体潴留。
- 李芳杨平蒋维连王海荣李全忠李素芬王新涛廖曾珍叶桂山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液体潴留
- 在不同时间点应用神经节苷脂对颅内出血早产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点应用神经节苷脂对颅内出血早产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颅内出血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对四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患儿颅内出血后的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应用神经节苷脂对A组、B组和C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比较四组患儿的NBNA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高于B组患儿、C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P<0.05)。B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高于C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P<0.05)。A组患儿与B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的显效率均高于C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P<0.05)。A组患儿治疗的显效率高于B组患儿(P<0.05)。结论:在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后,越早为其应用神经节苷脂,越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 刘漫君张华叶桂山柳秋菊张培林刘曼赵庭鉴
-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颅内出血早产儿
- 清胰汤联合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腔高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坏死的炎症反应[1]。控制全身炎症反应及缓解腹腔高压是SAP早期治疗的关键,单纯西医治疗很难达到上述目的,为此,我们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胰汤及腹腔灌洗对SAP合并腹腔高压进行治疗,以期探索一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的SAP联合治疗方案,结果如下。
- 叶桂山钟荣肖军唐建华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治疗腹腔高压清胰汤全身炎症反应单纯西医治疗
- 一种带有试管和咽拭子存储盒的核酸采样屋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采样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试管和咽拭子存储盒的核酸采样屋,包括屋体,屋体的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设有屋门,屋体的前侧中部固设有放样台,屋体的前侧上部固设有透视玻璃,透视玻璃上开设有一对采样孔,一对采样...
- 卢青李春凤叶桂山 冯小顺胡长玉范锦秀李林
- 文献传递
- APACHE、SAPS及LODS3种评分系统在单一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4
- 2006年
- 目的比较和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系统Ⅱ(SAPSⅡ)及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系统(LODS)3种评分系统对危重病患者院内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应用3种评分系统计算出病死概率并与实际病死率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及分类表,判定3种评分系统的拟合优度;而各评分系统对分层精确度的预测则用校准曲线及Lemeshow—Hosmer妒统计来评估。结果APACHEⅡ评分系统的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基本相符,而其他两种评分系统的预测病死率偏低。APACHEⅡ、SAPSⅡ及LODS各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904和0.875;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58~0.904,0.884~0.924和0.851~0.898;而在诊断界点为50%时,APACHEⅡ、SAPSⅡ及LODS各评分系统的整体正确分类率分别为81.60%、82.Og%和79.26%。APACHEⅡ(X^2=9.69)及SAPSⅡ(X^2=13.50)评分系统对分层精确度的预测较好,LODS评分系统则较差(X^2=87.22)。结论3种评分系统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鉴别能力均较好且接近一致,APACHEⅡ及SAPSⅡ评分系统的分层预测精确度明显好于LODS。
- 肖军钟荣叶桂山
- 关键词:危重病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