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 作品数:77 被引量:385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云南兰坪富锶文石玉石的宝石学特征 被引量:2 2002年 云南兰坪盆地北段燕子洞铜多金属矿床中所产的富锶文石玉石为浅天蓝色或浅蓝绿色 ,呈皮壳状、肾状或纤维状集合体 ,结构致密 ,玻璃光泽 ,显微硬度高于单晶文石而与异极矿相近 ,且外观与异极矿极为相似。采用 Χ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显微硬度等测试技术进行了宝石学特征测试 ,并与异极矿进行了对比。对该区文石作为玉石资源利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刘琰 喻学惠 何明跃 蔡克勤关键词:宝石学特征 电子探针 中国南方红土型金成矿系列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2006年 红土型金矿床是原生金矿化遭受红土化作用改造所形成的一种表生金矿床,包括“红色粘土型”和“铁帽型”金矿床。中国红土型金矿以风化再造型为主,受气候影响而主要分布在南方,并与岩金成矿系列分布基本一致。风化壳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系统研究表明,成矿作用环境时空变化整体受风化强度控制,其风化作用早期呈中碱性、晚期呈酸性,风化壳下部偏碱性、还原,顶部偏酸性、氧化的特点。典型矿床因子分析揭示,红土型金成矿作用可分为氧化和水解两个阶段。氧化阶段风化较弱,基岩释放大量碱性离子,使成矿流体保持中性,金溶解并主要以Au(S2O3)23-形式迁移;水解阶段风化较强,硅酸盐矿物发生脱碱去硅作用,随着大气降水不断参与,成矿流体性质由中碱性缓慢过渡到中-酸性条件,金以胶体或氯化物络合物形式迁移。金一般在风化壳下部富集,表生矿物吸附、氧化还原界面处被Fe2+、Mn2+还原以及不同性质流体混合都能促使金的沉淀。 高帮飞 王庆飞 刘琰 徐浩关键词:红土型金矿 成矿作用 成矿环境 金富集 川西北雪宝顶W-Sn-Be矿床矿物学特征和形成机制 四川雪宝顶矿床位于扬子板块、松潘-甘孜造山带、秦岭造山带交汇处的龙门山西北缘,是在过去十几年中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中发现的少见的以W、Sn、Be元素为主要含矿元素的高温热液矿床。矿床海拔高、气候恶劣、山路崎岖,... 刘琰关键词:成因矿物学 文献传递 云南金顶异极矿晶体化学特征与颜色成因探讨 被引量:9 2005年 为研究云南金顶铅锌矿床中异极矿谱学特征和颜色成因,利用湿法化学全分析、振动光谱仪、X光粉晶衍射仪和电子探针对5组异极矿样品谱学特征和化学成份进行研究。湿法化学全分析得出了异极矿的化学成份,成份中出现了可能致色的铜、铁和镍元素;X光粉晶衍射和振动光谱分析得出异极矿晶胞参数和特征谱线表明样品蓝色和白色环带均为异极矿,5组样品的平均晶胞参数为:a=0.8372nm,b=1.0702nm,c=0.5116nm;红外光谱测试中获得了未见报道的452cm^(-1)以下异极矿晶体结构吸收峰,同时分析了异极矿中的结构水、结晶水吸收谱带;对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的各吸收谱带和特征峰进行了归属。通过电子探针、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测试和分析认为异极矿的蓝色与Cu^(2+)的类质同像替代有关,白色异极矿不含铜元素,白色和蓝色异极矿结构相似,异极矿玻璃光泽和土状光泽与其含有较多的结晶水有关。 刘琰 邓军 王庆飞 周应华关键词:异极矿 晶体化学 振动光谱 金顶铅锌矿 攀西地区二叠纪碱性岩成因及其铌钽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铌(Nb)、钽(Ta)元素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碱性岩因富集铌钽等稀有、稀土元素而备受学者们关注。近年来,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部带攀西地区发育的一系列二叠纪过碱性-准铝质-过铝质正长岩和花岗岩及其相关铌钽矿床在成岩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铌钽富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主要认识有:在地幔柱轴部,地幔苦橄岩部分熔融形成峨眉山高钛玄武质岩浆,其在岩浆房中发生分离结晶和液态不混溶作用,形成小规模的A型花岗岩和碱性-准铝质正长岩。底侵的幔源岩浆对流为基性辉长岩部分熔融提供大量的热能,形成广泛分布的过碱性-准铝质正长岩和花岗岩。与此同时,少量新生地壳或扬子板块基底参与部分熔融过程则会形成过铝质花岗岩。研究表明,铌钽元素富集过程受岩浆结晶分异和热液交代两个演化阶段共同控制。源自地幔的碱性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优先结晶出斜长石、角闪石、磷灰石等矿物,导致Nb、Ta元素在正长岩体中得到初步富集。从岩体中出溶的富F-Na热液交代原岩,并发生钠长石化、霓石化、萤石化等蚀变作用。早期岩浆成因的铌钽矿物因交代而裂解,使Nb、Ta元素被重新活化、迁移、沉淀形成热液烧绿石和榍石。 吴镇宇 刘琰关键词:碱性岩 岩石成因 热液蚀变 异极矿加热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5年 实验所用的两块异极矿标本采自云南金硕铅锌矿氧化带中。对样品进行了湿法化学全分析、差热分析和失重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样品化学式与Zn4Si2O7(OH)2·H2O相符。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分别在600℃、700℃、800℃、 900℃和1300℃进行恒温三小时热处理,并对热处理过的样品进行X光粉晶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异极矿大约在500℃失去结晶水,在700℃失去氢氧根。在600℃时,X光粉晶衍射数据表明它的结构与异极矿没有本质差别,仅仅是晶胞微微缩小,此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样品中有结构水存在,因此说明这种结构水是一种“沸石水”。这时的样品是Zn4Si2O7(OH)2,即脱水异极矿,而非γ-Zn2SiO4。700℃处理样品与Taylor实验中的β-Zn2SiO4有完全一致的X光粉晶衍射数据,但它不是单一物相,而是以锌橄榄石为主,并含有部分脱水异极矿和硅锌矿,β-Zn2SiO4的结构是橄榄石型的。800℃、900℃和1300℃热处理异极矿保持硅锌矿物相。总体来看,γ-Zn2SiO4并不存在,也不会分解成为ZnO和SiO2。 刘琰 邓军 杨立强 王庆飞关键词:异极矿 脱水 四川平武板状绿柱石矿物学特征及板状成因 被引量:13 2005年 在综合该区绿柱石产出背景的基础上,从围岩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标型形态和绿柱石测温测压等方面确定平武绿柱石矿床是气成高温浅成石英脉型矿床。文中对绿柱石矿物进行了湿法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微形貌分析,研究了该区绿柱石的形态、物性、化学成分及类质同象特征,确定该区绿柱石为板状晶形的含铯钠锂绿柱石,碱金属平均质量分数为2.412%(Li2O+Na2O+K2O+ Rb2O+Cs2O)。板状含碱绿柱石一般发育在伟晶岩中,气成高温热液矿床中产出板状含碱绿柱石极为罕见。在以上工作基础上,从绿柱石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讨了绿柱石的板状成因。 刘琰 邓军 蔡克勤 周彦 王庆飞 周应华 高帮飞 李德秀 徐福玉 朱悦荣关键词:绿柱石 晶体化学 矿物成因 寻找下一个白云鄂博矿——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高价值稀土矿化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2025年 1927年7月,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团员、地质学家丁道衡发现了白云鄂博矿床,以世界第一的稀土资源储量奠定了我国在全球稀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Weng Zhehan et al.,2015)。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或“万能之土”,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战略性关键资源(王登红等,2019),也是全球主要大国竞争和博弈的重要焦点(王安建等,2022)。 李以科 李以科 王学求 柯昌辉 王学求 柯昌辉 刘琰 佘宏全 李瑞萍 刘琰 王安建 李瑞萍关键词:稀土矿 青海东昆仑地区和田玉的矿床特征 和田玉是由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组成的隐晶质集合体.历史上新疆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区,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提高,陆续在我国辽宁、台湾、青海等地发现了品质较高的和田玉,另外在贵州、广西、河南、吉林、四川、西藏等地也发现了... 张勇 刘琰 陆太进 陈华关键词:和田玉 成矿规律 蚀变特征 新疆可可托海绿柱石猫眼矿物学特征及其开发探讨 被引量:4 2003年 在绿柱石的各个品种当中 ,绿柱石猫眼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品种 ,经济价值较高。其内部因含有大量的定向排列的气液包体 ,所以在定向切割的弧面宝石中会出现猫眼效应。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地区产出大量的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绿柱石猫眼。通过化学全分析、显微硬度仪、X光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该地绿柱石猫眼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物质的结构、绿柱石分子中的结构水、内部包体的赋存状态、气液包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同时计算出了晶体化学式、晶胞参数。为该地区绿柱石猫眼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较为系统和详细的资料。通过对其内部结构的认识 ,进行了改色和优化试验 ,获得了该绿柱石的宝石改善的新品种。 刘琰 高岩 何明跃 蔡克勤关键词:矿物学特征 晶胞参数 包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