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景章

作品数:52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肿瘤
  • 13篇细胞
  • 12篇蛋白
  • 11篇蛋白酶
  • 11篇金属蛋白
  • 11篇金属蛋白酶
  • 11篇基质
  • 11篇肠癌
  • 10篇手术
  • 10篇基质金属
  • 10篇基质金属蛋白...
  • 9篇直肠
  • 7篇肠肿瘤
  • 7篇大肠
  • 6篇唾液
  • 6篇唾液酸
  • 6篇唾液酸化
  • 6篇大肠癌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机构

  • 47篇解放军第25...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52篇刘景章
  • 35篇尚培中
  • 17篇张金江
  • 15篇张鹏
  • 14篇卢育奇
  • 12篇谷化平
  • 11篇孙印臣
  • 7篇高毅
  • 7篇朱习琴
  • 6篇贾国洪
  • 6篇周凤桐
  • 6篇张振海
  • 4篇李晓武
  • 4篇李兴杰
  • 4篇任爱玲
  • 3篇苗建军
  • 3篇赵子粼
  • 3篇崔丽
  • 3篇卜晓沛
  • 3篇李世存

传媒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第三届全军胃...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5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15和CD15s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2004年
目的 :研究CD15和CD15s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状况及其与肿瘤发生、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催化信号放大法 (CSA)检测 90例大肠癌、5 1例转移淋巴结和 30例远离癌组织的正常大肠粘膜CD15和CD15s的表达状况 ,并对其中 5 3例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 :CD15和CD15s阳性物质在远离癌组织的正常大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3 3%和16 7% ,而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 90 0 %和 94 4 % ,转移淋巴结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 6 8 7%和 96 1%。 结论 :癌细胞膜Lewis糖抗原的唾液酸化及异常糖基的形成 ,可能与肿瘤转移行为有关。CD15s可以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的肿瘤相关抗原 ,对评估患者预后较CD15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尚培中谷化平孙印臣卢育奇刘景章
关键词:大肠肿瘤细胞粘附分子CD15抗原CD15S抗原
记忆合金支架在直肠癌伴梗阻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直肠癌伴梗阻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对 2 1例直肠恶性狭窄导致的急、慢性梗阻患者施行了支架置入术。支架在冰水中柔软 ,易压缩 ,通过徒手或乙状结肠镜送至狭窄部位 ,灌注热水后支架复形扩张。结果  18例患者成功置入 ,有效地恢复了排便。 3例置入失败 ,改行结肠造口。带支架的患者中现已死亡 14例 ,生存期5 6~ 72 0天 ;其他 4例已存活 2~ 15个月 ,未再发肠梗阻。结论 记忆合金支架能有效地缓解直肠癌导致的急、慢性梗阻 ,可对晚期直肠癌及有高危手术因素的患者行永久性姑息治疗 ,避免结肠造口。配合化疗和免疫治疗 。
尚培中刘景章卢育奇周凤桐王铁山张振海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直肠肿瘤肠梗阻姑息疗法
左侧大肠癌急性梗阻I期手术治疗37例
2002-2007年,本院应用术中结肠灌洗及吻合口周围喷撒纤维蛋白胶封闭剂对左侧大肠癌急性梗阻37例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效果较好。本组将结肠灌洗与纤维蛋白胶联合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吻合口痰的发生机会,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张金江尚培中刘景章
关键词:左侧大肠癌急性梗阻结肠灌洗纤维蛋白胶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揭示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关系 ,进一步了解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 3 2只大鼠的肝细胞癌模型标本肝癌及癌旁肝组织MMP -2及MMP -9的表达 ,应用图像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MMP -2及MM -9的变化。门静脉癌栓形成作为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标志。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 ,癌及其癌旁肝组织均有MMP -2及MMP -9表达 ,MMP -2及MMP -9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1) ;MMP -2及MMP -9在有侵袭转移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无侵袭转移肝癌组织 (P <0 0 1)。MMP -2及MMP -9在无侵袭转移肝癌、癌旁肝组织及有侵袭转移癌旁肝组织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肝癌组织中MMP -2及MMP -9含量高于相对应癌旁肝组织时 ,发生癌栓的机会至少为 42 9% ,当癌组织中MMP -2及MMP -9含量低于癌旁肝组织时癌栓发生率为 0。结论 肝细胞癌在有侵袭转移情况下MMP -2及MMP -9在癌组织表达明显增高。预示可通过检测癌组织MMP -2及MMP -9表达水平帮助判断肝癌复发、转移风险。因此 。
刘景章高毅
关键词:肿瘤侵袭肿瘤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双镜联合胃楔形切除术微创根治胃Dieulafoy病20例报告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微创根治胃Dieulafoy病的优势。方法1999~2007年我院共收治胃Dieulafoy病20例,在胃镜引导下,腹腔镜下应用腔内切割吻合器(Endo-GIA)行胃楔形切除术。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早期活动拔除胃管并进食。20例随访3~36个月,无再次出血。结论胃镜是胃Dieulafoy病的首选诊断方法,胃镜引导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应是此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降低再次出血率和胃壁溃疡发生率。
张鹏刘景章尚培中李晓武张金江
关键词:DIEULAFOY病胃肠出血胃部分切除术
结肠直肠癌伴梗阻新型外科治疗的个体化选择
尚培中李德炳周凤桐代慧珍白羽刘景章任爱玲
该研究对中低位直肠癌伴梗阻可行Dixon手术根治者,先利用支架解除梗阻,再经充分肠道准备,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原则游离直肠及系膜,采用先进的双吻合器技术施行切除吻合,最后在吻合口周围及骶前喷洒纤维蛋白胶,实现了对直肠癌...
关键词: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外科治疗
陈旧性创伤性腹壁疝的无张力修补治疗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对陈旧性创伤性腹壁疝的治疗体会。方法对5例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陈旧性创伤性腹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采用特殊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愈,随访3年以上疗效肯定。结论外伤性腹壁疝应尽可能早期施行开腹探查术,陈旧性创伤性腹壁疝也需及时手术治疗,采用特殊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鹏刘景章肖君艳张金江李兴杰
关键词:外科手术疝修补术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方法探讨被引量:13
2005年
我院1999年4月~2004年4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 493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胆囊病变较为复杂、具有显著解剖异常或者常规技术难以完成的病例共157例,我们将其称为困难LC,占同期病例的10.5%.虽然目前对其尚无严格的界定标准,但我们却从中总结了一部分经验,特报告如下,以供同道商榷.
尚培中周凤桐刘景章张鹏贾国洪
关键词:胆囊炎手术方法
唾液酸化LewisX与癌胚样抗原在大肠癌表达的对比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LewisX与CE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微波 -LSAB法检测 90例大肠癌中唾液酸化LewisX和CEA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X和CE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92 .2 %和 90 .0 % ,唾液酸化LewisX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类型无关 ,与CEA相关。唾液酸化LewisX和CEA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结论 在大肠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唾液酸化LewisX和CEA表达具有相关性。对两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判断大肠癌发生、分化、浸润、转移和预后。
尚培中谷化平孙印臣王佩玲卢育奇刘景章李世存
关键词:大肠肿瘤细胞粘附分子CEA癌胚抗原
疝囊造影术在隐匿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提高对隐匿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当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时行疝囊造影术。结果 在47例造影者中明确诊断26例,其中原发性斜疝22例,复发性斜疝4例。均获手术证实,行疝囊高位结扎或疝修补术后症状消失。另21例造影阴性者中18例经其它治疗于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疝囊造影术是筛选隐匿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一种非常实用的诊断技术。
尚培中张振海孙印臣刘景章刘登凯
关键词:腹股沟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