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涯

作品数:58 被引量:603H指数:1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沉积物
  • 10篇深海
  • 9篇营养盐
  • 6篇开关
  • 5篇水体
  • 5篇重金
  • 5篇海域
  • 4篇有机碳
  • 4篇重金属
  • 4篇海底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球化学循环
  • 3篇叶绿素A
  • 3篇营养
  • 3篇原状
  • 3篇在线测量系统
  • 3篇生物地球
  • 3篇生物地球化学
  • 3篇生物地球化学...

机构

  • 49篇国家海洋局第...
  • 8篇国家海洋局
  • 4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杭州科技职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金华广播电视...

作者

  • 55篇刘小涯
  • 45篇潘建明
  • 25篇张海生
  • 12篇钱鑫炎
  • 12篇扈传昱
  • 9篇薛斌
  • 9篇武光海
  • 6篇薜斌
  • 6篇杨俊毅
  • 5篇朱纯
  • 5篇于培松
  • 5篇周怀阳
  • 4篇林以安
  • 4篇倪建宇
  • 3篇初风友
  • 3篇李宏亮
  • 3篇孙维萍
  • 3篇张美
  • 3篇刘敬彪
  • 3篇王春生

传媒

  • 9篇海洋学报
  • 7篇海洋学研究
  • 4篇极地研究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地球化学
  • 2篇海洋通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福建水产
  • 1篇环境研究与监...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南极普里兹湾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Ⅳ:有机碳的垂直迁移与转化被引量:2
2003年
根据CHINARE 1 5航次调查数据对普里兹湾DOC与POC相互转化以及垂直迁移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 ,在上层水体中用于DOC、POC降解的氧分别占表现耗氧量的 6 .0 %和 6 .2 % ,1 0 0m以下水体中虽然DOC的降解与表层相比有所加强 ,但仍不是非常大的规模 ,这也证明普里兹湾难降解的DOC含量较高。在 2 5m以内DOC与POC的正相关性说明在表层生成的POC部分转化为DOC 。
扈传昱潘建明张海生刘小涯
关键词:有机碳DOCPOC碳循环
一种深海磁性触发开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磁性触发开关,包括触点开关、外壳、绝缘介质、封口组件和磁铁,所述触点开关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磁铁放置在外壳的外部,所述绝缘介质填充于外壳内,封口组件将外壳密封。通过触点开关与磁铁之间的相对位置来...
钱鑫炎潘建明张海生刘小涯武光海朱纯杨俊毅
文献传递
秋季黄海和东海海域沉降颗粒物及其地球化学组成被引量:5
2006年
倪建宇张美刘小涯林以安
关键词:沉降颗粒物地球化学组成沉降通量
浙江近岸典型港湾的营养盐行为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象山港(2010年4月)、三门湾(2010年3月)及乐清湾(2009年4月)平水期的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不同类型的港湾水体营养盐的分布和行为特征。发现象山港具有3个港湾中最高浓度的PO43-和NO2-,分别为1.87和1.22μmol/dm3,三门湾则具有最高的NO3-浓度(61.0μmol/dm3)。三门湾的NO3-/PO43-比值高达43.0,其次是乐清湾(32.4)和象山港(27.5),水体富营养化特征明显。3个养殖港湾SiO32-浓度均与盐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在混合过程中均呈保守行为,这与硅酸盐的天然来源和港内较弱的生物吸收有关。乐清湾NO3-与盐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而象山港和三门湾NO3-在混合稀释过程则表现为不保守,此外三门湾和乐清湾PO43-均表现为不保守行为,这主要由于NO3-和PO43-多样的人为来源和复杂的转移机制。另外,NO3-/SiO32-比值随盐度的变化表明象山港和三门湾在咸水端则均有较明显的硝酸盐输入,显然来源于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水产养殖对海域氮和磷的负荷具有较显著的贡献。
蔡小霞潘建明于培松刘小涯孙维萍
关键词:营养盐象山港
一种深海拖曳式在线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拖曳式在线测量系统,包括传感器探测子系统、水下高压仓测控子系统和甲板控制子系统,所述传感器探测子系统对深海数据进行探测,并将探测到的数据传送到水下高压仓测控子系统,所述水下高压仓测控子系统将数据储...
张海生潘建明钱鑫炎刘敬彪刘小涯武光海薜斌
文献传递
赤道东北太平洋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剖面分布及其海底扩散通量被引量:8
2005年
对赤道东北太平洋海域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等营养盐的剖面分布三个航次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在采样深度内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以硝化作用为主。在水-沉积物界面附近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都存在着极陡的浓度梯度,Fick扩散定理的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的海底扩散通量分别为-886.45~42.62μmol/(m2·d)、-3.04~5.83μmol/(m2·d)和-189.43~21.05μmol/(m2·d),且硅酸盐和硝酸盐主要是从沉积物向底层水体扩散,是底层水体营养盐的来源之一;研究区内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的海底扩散通量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这可能与因全球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沉积环境的改变有关。
倪建宇Michael Maggiulli刘小涯王方国周怀阳
关键词:营养盐海底表层沉积物间隙水
珠江口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被引量:91
2001年
采用较为系统的化学提取法 ,对珠江口柱状沉积物中TP、各形态无机磷及有机磷进行分析 ,重点考虑了分离提取碎屑和自生钙结合磷。结果表明 :在无机磷中以钙结合磷占主要地位 (4 9% ) ,其中又以碎屑磷含量较高 (4 3% ) ,有机磷含量在TP中占有一定比例 (38.8% )。沉积物中TP及其不同形态无机磷在垂向上的分布变化规律为 :TP、有机磷和Fe 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而碎屑态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高 ,自生钙磷变化幅度不大。TP、有机磷和Fe P含量自下而上增高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陆源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综合调查区域各种理化条件 ,认为在珠江口仅有铁结合磷与有机磷为潜在的生物可利用P ,自生钙结合磷与原生碎屑结合磷总的来说占沉积物中TP的 49% 。
扈传昱潘建明刘小涯
关键词:赋存形态沉积物珠江口水质监测
一种可控深海采水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深海采水装置,包括框架、采水器组、驱动传动单元及控制单元,采水器组由若干独立的采水器单元组成,采水器单元包括活塞式采水器及连杆机构式限位开关,驱动传动单元包括设在框架上的电机及连接电机及采水器单元的传...
潘建明钱鑫炎张海生薜斌刘小涯武光海杨俊毅
文献传递
一种深海拖曳式在线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拖曳式在线测量系统,包括传感器探测子系统、水下高压仓测控子系统和甲板控制子系统,所述传感器探测子系统对深海数据进行探测,并将探测到的数据传送到水下高压仓测控子系统,所述水下高压仓测控子系统将数据储存后...
张海生潘建明钱鑫炎刘敬彪刘小涯武光海薜斌
文献传递
西南极海沉积硒的地球化学状态被引量:3
1998年
根据1984年11月—1985年4月首次南大洋考察所取得的样品和资料,通过萃取液萃取并利用荧光素法测定不同形态硒,对硒在南大洋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大洋表层沉积物的总硒含量为278-1168×(10-9),其与粘土粒级有较密切的关系。硒含量的地理分布表现为海湾>半深海>外陆架;沉积物中硒含量不同,但其地球化学形态分配比基本相同,分别为可交换态占15%,有机结合态占36%,无机盐态占4%,晶质氧化物态占9%,矿物晶格态占37%;沉积物剖面中间隙水硒的含量变化与铁一致,在铁氧化物还原带达到峰值;可交换态硒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晶质氧化物态的含量则随深度而降低;有机质的早期成岩分解是沉积硒参与再循环的主要来源;计算得出沉积柱表面逸入上覆海水的硒通量为3.5ng/(cm2·a),沉积通量为13.4ng/(cm2·a)。
潘建明张海生程先豪刘小涯
关键词:地球化学海洋沉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