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炜钢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ABP联合PCI在AMI合并CS急诊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AMI合并CS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联合IABP治疗分为A、B两组。A组: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B组:同期未行IABP而接受急诊PCI治疗者;观察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患者病变血管数目、全因病死率和急性肾衰竭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管梗死情况、病变数目以及静脉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率和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0,4.186;P<0.05);A组的急性肾衰、心律失常、恶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合并CS的患者,应用IABP联合PCI辅助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傅炜钢王旭敏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 2008年
- 吴宇红哈斯也提唐庆赵桂香傅炜钢赵婷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受体阻滞剂科索亚
- Hs-CRP和CysC与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评价Hs—CRP和CysC与冠心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300例行PCI的患者。术前、术后24,48—72小时共4个时间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将病例分为CIN组及对照组。结果:1、入组病例300例,CIN组47例,发病率15.67%。2、术前CIN组与No—CIN组相比,两组间Scr、CvsC、Hs—CRP、UA、BUN存在显著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ysC、Hs—CRP为CIN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础血浆Hs—CRP和CysC可作为PCI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旭敏戴晓燕吴宇红傅炜钢张学云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
- 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120例ADHF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左西孟旦组)及多巴酚丁胺治疗组(多巴酚丁胺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左西孟旦对老年ADH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与用药前相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每搏搏出量(SV)无差异(P>0.05),左西孟旦组SV治疗前后差高于多巴酚丁胺组(P<0.05);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左西孟旦组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平均压(PAMP)、体循环阻力(SVR)降低,CO、心脏指数(CI)升高(P<0.05),多巴酚丁胺组患者PCWP、PAMP、SVR降低,右心房压(RAP)、CO、CI均升高(P<0.05)。左西孟旦组PCWP、PAMP、SVR、CO、CI前后差均高于多巴酚丁胺组,而RAP前后差低于多巴酚丁胺组(P<0.05);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左西孟旦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多巴酚丁胺组,快速性心律失常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多巴酚丁胺组(P<0.05),两组在频发性室性早搏、头痛、低血钾的发生率上无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以有效改善老年AD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提高LVEF,但对已发生的心脏结构的改变作用不大,其药物副作用主要为低血压。
- 傅炜钢
- 关键词:左西孟旦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临床诊治分析(附38例报告)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3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血钠水平,血钠低于120mmol/L,给予3%-5%氯化钠溶液治疗.结果:本组30例血钠恢复正常,持续降低2例.治愈30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常并发低钠血症,并明显影响预后;常规监测血钠水平,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能提高重症小儿肺炎的抢救成功率.
- 喻胜卫傅炜钢
- 关键词:重症肺炎低钠血症
-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对足月高危儿颅脑损伤的筛查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20项神经测查法对足月高危儿颅脑损伤的筛查价值及早期干预的意义。方法:足月高危儿112例,分别在出生后1、3、4周通过20项行为神经测查(NBNA)法进行评分,对进入恢复期的患儿早期进行干预;婴儿期采用Gesell测试法,分析适应性评分。比较不同时间点患儿评分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病率的变化。结果:5项NBNA评分(第三周行为能力除外)均比第1周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评分≤35分者明显下降,与第1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0.971,P<0.01)。第4周评分≤35分者与第3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9.495,P<0.01)。第4周的HIE发生率与第3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3.170,P<0.01),干预12月后,高危新生儿适应性评分≤85分者少于3月,有显著性差异(x2=38.615,P<0.01)。结论:应用NBNA法对合并颅脑损伤的高危儿进行早期筛检,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颅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 喻胜卫傅炜钢
- 关键词:高危儿神经行为测定颅脑损伤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2008年
- 吴宇红傅炜钢赵婷刘永丽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外周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