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鎏达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8例成人散发性急性乙型肝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任慧琼朱建宇桂丽琼王月兰倪鎏达
-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成人HBV感染乙型肝炎疫苗流行病学特点预防接种
- 综合介入治疗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57例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患者在内科治疗稳定后接受肝动脉节段性化学栓塞治疗(S-TACE),并在1~2周后序贯射频消融(RFA)或加无水乙醇局部注射(PEI)治疗。结果45例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于术后2~4周开始下降,32例(71.11%)逐渐达到正常;3个月后肿瘤缩小50%以上者为59.65%(34/57);中位生存期13.7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5.44%(43/57)、40.35%(23/57)和19.30%(11/57);变量Cox模型分析显示包括HBV 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靛氰绿15min排泄试验(ICGR15)、门静脉癌栓、治疗次数及AFP术前升高者介入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综合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 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HBV治疗。
- 倪鎏达陈成伟傅青春王晓今周丰
-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综合疗法
- 不同介入模式治疗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不同介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内科治疗稳定后,132例伴肝功能失代偿HCC患者接受不同介入模式治疗;3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A组),54例采用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治疗(S-TACE,B组),42例采用S-TACE后序贯射频消融(RFA)和无水乙醇局部注射(PEI)的综合介入治疗(C组)。结果随访3~48个月,A组、B组和C组患者AFP复常率分别为23.3%、60.5%(P<0.05)和75.0%(P<0.01),瘤体缩小(>50%)分别占8.3%、31.5%(P<0.05)和54.8%(P<0.01和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个月、9.4个月(P<0.05)和14.1个月(P<0.01和P<0.05),累计生存率6个月分别为22.2%、51.8%(P<0.05)和78.6%(P<0.05和P<0.01),12个月分别为5.6%、31.5%(P<0.05)和40.5%(P<0.05),24个月分别为0、9.3%和19.1%(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包括HBV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ICGR15、门静脉癌栓、治疗模式及AFP术前升高者介入治疗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综合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HCC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病毒治疗。
- 倪鎏达傅青春陈成伟王晓今周丰
-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法
- MELD-EHBF模型建立及其对ACLF预后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建立无创有效肝血流量(EHBF)联合MELD模型,并评估其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预后价值。方法 63例ACLF患者,确诊后24 h内采用PDD法测定EHBF、ICGR15值,同时记录24 h内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以3个月内是否存活分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4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MELD-EHBF模型,并研判其短期预后价值。结果将MELD评分与EHBF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EHBF-MELD模型公式:ln(P1-P)=0.18×MELD-1.03×EHBF×102-3.29。COX回归模型比较MELD-EHBF、CTP、MELD、MELD-Na、MELD-ICG,显示MELD-EHBF模型最大似然卡方值最高和AIC值最小。MELD-EHBF ROC曲线下面积0.756(95%CI:0.632,0.856),临界值为51.77,敏感度47.6%,特异度为95.2%。以MELD-EHBF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明显优于CTP评分和KCH标准(P<0.05),亦优于MELD和EHBF(P<0.05)。结论 MELD-EHBF模型对ACLF患者短期预后有较好预测价值,优于单一的MELD和EHBF。
- 吴婧倪鎏达江甫柱张懿孙双双程明亮傅青春陈成伟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
- 一起B组7型腺病毒感染引起青壮年聚集性发病的70例临床特征
- 目的 探讨一起发生在南方沿海地区成人B组7型腺病毒聚集性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集中发病的70例患者的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咽喉部体征、胸部CT、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腺病毒B组7型聚集性病例以发热、咽痛、咳嗽为突出...
- 王琳汪学智夏凡季洪健倪鎏达陆海宇
- 关键词:聚集性
- 口含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2000年
- 我们从1996年起用肝灵素片(口含干扰素片)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6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男42例,女18例,年龄18~46岁,平均36.3岁,病程3.8年(1.5~6年),治疗前ALT>
- 王月兰倪鎏达徐赛芳汪学智黄炳辰陈成伟
- 关键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肝灵素传染科机体免疫功能
-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开放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疗效。方法288例临床诊断DILI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44例采用保肝降酶加UDCA(750mg/d)治疗(A组),对照组144例采用保肝降酶治疗(B组),观察比较2组间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乏力、呕吐症状的改善A组较B组明显(0.0062和0.0344);在生化方面DBil、GGT下降明显优于B组(0.0016和0.0073),优效性检验(B组为对照)TBil、DBil两组差值有明显差异(0.0026和0.0002);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TBil、DBil、GGT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2、0.0000和0.0008)。结论UDCA可有效治疗DILI,尤其是对那些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更为合适。
- 倪鎏达谢青李捍卫韩文科徐伟民王琳谢敬东许昕陈晓蓉徐国光陈成伟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熊去氧胆酸
- 血清抗HBc-IgM检测值对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成人急性乙型肝炎(AHB)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CHB-AE)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抗HBc-IgM抗体滴度值(s/co值)对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入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共155例。其中124例确诊为AHB,31例为CHB-AE。收集并整理相关的临床数据,临床表现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绘制s/co值在区分AHB和CHB-A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得到s/co值在区分AHB与CHB-AE的cut-off值。结果(1)AHB组和CHB-AE组患者血清ALT均值分别为(1564±1037)IU/L和(695±553)IU/L,两组间ALT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2)AHB组1月内HBsAg定量明显下降者有89例,约占入院HBsAg阳性患者的61%,CHB-AE组中无明显下降的病例;(3)AHB组的s/co值明显高于CHB-AE组。结论 AHB和CHB-AE组的s/co值测定可有效区分AHB和CHB-AE患者,当s/co值>11.79,患者为AHB的可能性较大,若同时伴有高水平ALT且HBsAg定量在1个月内明显下降,更支持AHB的诊断。
- 周丰姜婷李莉杨峻施莉琴傅青春王晓今倪鎏达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M
- MELD-ICG对HBV/HCV肝硬化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脏储备功能的动静态结合模型即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吲哚菁绿清除试验(MELD-ICG)与常规肝脏功能评估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评估HBV/HCV肝硬化预后价值。方法收集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8例,随访6个月,以死亡为终点目标。行常规肝脏生化检查及ICG清除试验,同时行CTP分级、MELD评分、MELD-Na评分及MELD-ICG评分(ICG参数用T1/2),并把MELD-ICG评分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个月随访期内88例患者中12例死亡。MELD-ICG评分与AST、TBil、DBil、PT、INR、ICGR15、ICGT1/2、CTP分级、MELD评分、MELD-Na评分、Alb、PA、Cr、Na、RBC、PTA、ICGK、ICGEHBF具有很好相关性(r=0.30、0.63、0.62、0.80、0.65、0.75、0.70、0.78、0.95、0.85、-0.49、-0.28、-0.39、-0.45、-0.30、-0.80、-0.42、-0.59),其中与MELD评分相关性最强(r=0.95)。与预后相关单因素为:ALT、AST、TBil、DBil、Alb、ALP、Na、WBC、PT、PTA、INR、ICGT1/2、ICGK、ICGR15、ICGREHBF、CTP分级、MELD评分、MELD-Na评分、MELD-ICG评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TP分级、MELD-ICG评分;CTP分级的最佳临界值为C级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76.3%,ROC曲线下面积为84.9%;MELD-ICG评分的最佳临界值为51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88.2%,ROC曲线下面积为89.6%。结论 MELD-ICG能很好预测中晚期HBV/HCV肝硬化患者预后,尤其当MELD-ICG达到51时,对HBV/HCV肝硬化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江甫柱倪鎏达胡峰程明亮傅青春张懿金银鹏宾三勇陈成伟
- 关键词:MELD评分预后
- 一起B组7型腺病毒感染引起青壮年聚集性发病的70例临床特征
- 目的探讨一起发生在南方沿海地区成人B组7型腺病毒聚集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集中发病的70例患者的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咽喉部体征、胸部CT、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腺病毒B组7型聚集性患者以发热、咽痛、咳嗽为突出症状。...
- 王琳汪学智夏凡季洪健倪鎏达陆海宇
- 关键词:青壮年聚集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