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培根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固定
  • 3篇骨折
  • 3篇钢板
  • 2篇植骨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重建钢板
  • 2篇胫骨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结核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结核
  • 2篇复位
  • 2篇病灶清除
  • 2篇病灶清除植骨
  • 1篇修复创面
  • 1篇鹰嘴
  • 1篇鹰嘴骨折
  • 1篇正中入路
  • 1篇植骨融合

机构

  • 7篇武警四川总队...
  • 2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重庆市潼南区...

作者

  • 9篇丁培根
  • 7篇周续祥
  • 5篇李长军
  • 2篇刘业
  • 2篇牟雪松
  • 2篇李长军
  • 2篇石强
  • 1篇刘业
  • 1篇曾可培
  • 1篇石强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
  • 1篇武警部队骨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尺骨鹰嘴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35例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周续祥李长军丁培根刘业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重建钢板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作用。方法12例脊柱结核患者,10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加-期前路K—plate钢板固定,2例腰,椎及骶椎结核,先后行椎弓根GSSIV型系统固定,再变换体位经腹膜外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0—24个月。12例患者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未引起结核扩散,植骨全部成活,无复发,无后凸侧弯畸形,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结论对椎体有明显破坏的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且可防止远期矫正角度的丢失,术后脊柱的即刻稳定性可使患者早期下床并进行康复锻炼。而且能为脊柱融合和结核病灶的静止提供一个良好的力学环境,达到维持矫正后凸畸形的效果。
李长军周续祥牟雪松丁培根
关键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早期肌皮瓣转位在开放性胫骨骨折中的应用(附54例报告)
2007年
周续祥丁培根石强李长军
关键词:开放性胫骨骨折肌皮瓣转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修复创面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2015年5月,120例半月板3度损伤患者(均为年轻战士)进行关节镜下治疗,病程从1周至2年不等。术后根据IKEUCHI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
丁培根李长军周续祥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
Carlson后外侧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置入“T”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比较采用Carlson后外侧、后正中两种入路置入“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外三科收治的9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资料,男性59例,女性33例;年龄25~53岁,平均40.7岁;Schatzker分型Ⅱ型55例,V型37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4例,钝器挫伤31例,高处坠落伤17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后外侧入路组(n=46例)和后正中入路组(n=46例),均采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手术和术后恢复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后外侧入路组切口长度(10.21±2.65)cm、骨折显露时间(20.53±4.16)min、手术时间(82.35±6.25)min、术中出血量(223.15±53.26)mL少于后正中入路组(16.03±3.74)cm、(32.01±5.26)min、(91.12±8.46)min、(269.54±68.49)mL,P<0.05。后外侧入路组术后1、3、6、12个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53.26±12.49)、(68.12±15.37)、(79.35±13.05)、(85.12±7.54)分、Rasmussen评分(15.12±5.62)、(19.35±6.51)、(23.15±5.11)、(26.31±3.52)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指数(0.71±0.23、0.86±0.29、0.89±0.31、0.91±0.07)高于后正中入路组HSS评分(49.35±10.52)、(61.29±12.05)、(69.03±12.47)、(82.12±6.02)分;Rasmussen评分(13.26±4.16)、(17.15±6.09)、(19.24±4.15)、(24.15±3.70)分;EQ-5D指数0.65±0.16、0.73±0.21、0.77±0.26、0.79±0.19,P<0.05,视觉模拟评分(2.05±0.61)、(1.32±0.42)、(0.91±0.32)、(0.54±0.06)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3.95±1.05)、(2.11±0.71)、(1.82±0.56)、(1.53±0.42)分,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lson后外侧、后正中两种入路置入“T”型锁定钢板均可提供稳定的内固定,Carlson后外侧入路操作简便,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减轻�
曾可培罗志勇丁培根高峰曾清明
关键词:锁定钢板入路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原因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原因。方法对31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肠道菌群失调153例次,占36%;肠内营养不合理134例次,占31%;低蛋白血症67例次,占16%;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64例次,占15%;存在胃肠基础疾病6例次,占1%;胃肠动力药应用不合理3例次,占0.5%;环境因素改变3例次,占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原因复杂,治疗中若能避免腹泻相关因素则能大大降低腹泻发生率,减轻腹泻程度,缩短腹泻时间。
丁培根刘业石强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腹泻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2例
2004年
周续祥刘业石强李长军丁培根
关键词:小儿骨折
重建钢板与记忆接骨板治疗锁骨萎缩性骨不连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与记忆接骨板治疗锁骨萎缩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材料分别固定18例锁骨萎缩性骨不连,其中重建钢板组10例,记忆接骨板组8例。根据复位质量、骨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外观畸形、局部有无疼痛及体力劳动等情况评定疗效。结果18例均获随访,骨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周。重建钢板组:优1例,良5例,可3例,差1例;记忆接骨板组:优6例,良1例,可1例。记忆接骨板组优于重建钢板组(P<0.05)。结论治疗锁骨萎缩性骨不连记忆接骨板优于重建钢板。
丁培根李长军周续祥
关键词:重建钢板记忆接骨板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感染,防止和纠正畸形以及解除和恢复神经功能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椎体病灶消除,植骨融合。但因无有效的固定已及术后长期卧床...
李长军周续祥牟雪松丁培根
关键词:脊柱结核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