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医药卫生
  • 7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健康
  • 3篇成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调查
  • 2篇问卷
  • 2篇问卷调查
  • 2篇患病
  • 2篇健康自评
  • 2篇儿童
  • 2篇并行数据
  • 1篇电话访问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机构
  • 1篇饮酒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中国家庭
  • 1篇受访者
  • 1篇数据采集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7篇沈阳医学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丁华
  • 11篇严洁
  • 6篇孙菲
  • 6篇景汇泉
  • 5篇陈巧玲
  • 4篇任莉颖
  • 4篇李树凯
  • 3篇关鹏
  • 3篇邱泽奇
  • 2篇孙妍
  • 2篇韩璐
  • 1篇孙玉环
  • 1篇赵晶
  • 1篇李力卓
  • 1篇邹艳辉
  • 1篇李力
  • 1篇顾佳峰
  • 1篇李君
  • 1篇杨旸
  • 1篇吴琼

传媒

  • 3篇统计与决策
  • 3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社会学研究
  • 1篇社会
  • 1篇中国统计

年份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辽宁省居民求医行为与健康
2016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居民患病后的求医行为现状,分析居民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求医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从而为政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制定卫生服务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描述辽宁省成人的求医行为情况,分析不同特征人群求医行为的差异。结果辽宁省居民患病后,自己找药的比例最高(82.75%)。居民就医时选择社区医疗机构的最多(66.99%),选择专科医院的比例最低(2.39%)。居民患病不立即就医原因的前二顺位依次为:觉得没必要看病(52.08%)、医疗费用太贵(36.59%)。随着健康自评情况的逐渐消极,人们患病后找医生的比例逐渐升高。结论辽宁省居民患病后自我买药治疗的比例高,健康状态不好的人,患病后更愿意找医生。
孙菲李敏杨硕陈巧玲李树凯严洁丁华景汇泉
关键词:求医行为影响因素
基于CAI模式的调查数据质量控制被引量:4
2017年
计算机辅助调查(CAI)改变了传统纸笔调查的数据收集过程,将数据质量控制提前到调查之前和调查过程中。丰富的并行数据的采集和应用极大地扩展了质量控制的方法,提高了数据质量控制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文章着重分析CAI模式下质量控制的方法及其对数据质量改善的作用。
丁华姚佳慧严洁
关键词:数据质量控制并行数据
辽宁省3129名成人的健康自评情况—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成人的健康自评情况,为当地医疗与保健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横断面调查数据,描述辽宁省成人的健康自评情况,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健康自评的差异。结果 3 129名成人中有42.59%的人自评为健康,42.37%的人认为一般,3.94%的人认为比较不健康,9.08%的人认为不健康,2.02%的认为非常不健康。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的健康自评及健康自评变化情况不同。结论辽宁省女性、高龄人群在疾病防控中应予以关注。
罗一民孙菲李君关鹏陈巧玲韩璐严洁丁华景汇泉
关键词:成人健康自评
计算机辅助调查与数据质量被引量:2
2014年
计算机辅助调查方式(CAI)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型调查机构所接受和采用,计算机技术在调查领域中的引进和持续开发带来了数据质量的变革,并进一步影响到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文章着重分析计算机辅助调查方式(CAI)在改善数据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并指出在CAI模式下提高数据质量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方面。
丁华
关键词:数据质量
中国母乳喂养与儿童体质指数、超重及肥胖关系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中国母乳喂养与儿童体质指数(BMI)、超重及肥胖关系,判定母乳喂养能否预防儿童肥胖,为制订儿童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 388名>5岁儿童的相关资料,对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二分为有与没有、≥6个月与<6个月、≥8个月与<8个月和≥12个月与<12个月;对每一种二分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倾向评分,比较BMI与母乳喂养状况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在较高BMI百分位的儿童中结合分位数回归进行判断。结果在调整倾向得分后,并未发现母乳喂养对减少体重有任何显著的影响,相反,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可以增加肥胖的风险(OR=1.42,95%CI=1.07~1.89,P=0.02);分位数回归显示,母乳喂养在拥有极端BMI的儿童中未发挥有益作用。结论母乳喂养在降低BMI或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方面未发现明显的保护作用。
景汇泉杨旸杜娟赵晶丁华吕萍吴琼乌日乐张庆丽
关键词:母乳喂养儿童超重肥胖
倡导性政策下的组织目标偏离-北京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研究
丁华
社会调查质量研究:访员臆答与干预效果被引量:18
2012年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并行数据和问卷数据,采用事后准实验设计方法,对面访调查中访员臆答及对臆答进行干预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访员臆答是面访调查中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访员的职业特征与臆答的发生比有显著关联,计算机辅助面访调查可以有效监测并干预访员臆答;干预可使臆答显著减少,减少的幅度因访员年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但不因访员性别、教育和职业因素而变化。
严洁邱泽奇任莉颖丁华孙妍
关键词:问卷调查
辽宁省居民吸烟和饮酒对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辽宁省居民吸烟和饮酒的分布情况并简略探究它们与健康自评的关系。方法调查辽宁省3129例受访者吸烟与饮酒状况并与上海和全国的吸烟与饮酒状况进行对比,对健康自评情况进行描述,对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居民吸烟率为34.39%,高于上海和全国水平,且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就男性吸烟而言城市高于农村而女性则是农村高于城市;辽宁省居民的经常饮酒比例低于全国和上海且男性多于女性,过去不经常饮酒者健康状况好于过去经常饮酒者。结论辽宁省居民经常饮酒率不高,吸烟率高于全国和上海地区,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何松柏李树凯关鹏严洁丁华穆尧孙菲景汇泉
关键词:健康自评影响因素
跟踪调查中的拒访行为分析——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为例被引量:15
2011年
在梳理拒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y,CFPS)测试初访和测试第一次追访的并行数据和问卷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CFPS测试第一次追访中出现的受访家户拒访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发现,CFPS追访调查样本存在选择性拒访现象。追访中,被拒访的特点和模式与发达国家的基本一致,即受到受访家户和主事者社会经济特征、参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分析还发现,在追访中,受访对象的拒访行为是可预测的。根据前次收集的并行数据和问卷数据,可以甄别未来可能拒访的重点对象。如能依此采取特别的样本维护策略,应可降低跟踪调查样本的损失率。
孙妍邹艳辉丁华严洁顾佳峰邱泽奇
全国10~15岁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情况调查
2016年
目的 了解全国10~15岁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性t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数据,并用STATA软件和SPSS软件实现。结果 共抽取全国儿童青少年样本3 464人,儿童青少年字词平均得分为21.72分,数学计算平均得分11.20分;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居住地、母亲学历、父亲学历及睡眠时间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字词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父母吵架、母亲学历、父亲学历及睡眠时间对儿童青少年数学计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居住地、母亲学历、睡眠时间和父母吵架对儿童青少年字词得分的影响显著(P〈0.001),居住地、睡眠时间和父母吵架对儿童青少年数学计算得分的影响显著(P〈0.001)。结论 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提高父母文化素质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培养;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个人生活习惯,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父母吵架影响孩子认知能力发育,家庭氛围对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陈巧玲孙菲严洁丁华景汇泉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