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亚东
- 作品数:50 被引量:4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火山岩气藏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吉林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气藏发育酸性、中酸性火山岩。由于储层岩性复杂、埋藏深、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导致气水识别难度很大。以研究区内火山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试气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MDT压力测试、MDT流体分析、核磁MRF点测等各种不同资料信息的优势进行气水识别,并根据各种方法的识别结果,选择对气敏感的密度和阵列侧向电阻率建立了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对研究区5口探井、评价井及开发控制井进行了处理解释,划分了研究区内气水界面。经试气、气测录井和MDT测试资料验证表明,长深1区块营城组火山岩气藏为底水构造气藏,具有相对统一的气水界面,属于同一个气水系统。天然气分布受构造和储层物性的双重控制,构造高部位、物性好的层段其含气井段长,气柱高度大。
- 闫林辉高兴军阮宝涛齐亚东李树庆
-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气水识别气水界面测井
- 条带状特低渗透断块油藏布井方案评价与优选被引量:8
- 2011年
- 注采井网优化是特低渗透断块油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条带状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从其几何特征及规模出发,设计了13种布井方案,并借鉴花17断块的地质参数及生产制度,应用自主研制的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对各种布井方案进行了评价,最终优选出3种最佳方案。优选结果显示:可部署3排直井的条带状断块,以2排油井夹1排水井的交错布井方式为最优;可部署两排直井的条带状断块,宜选用井网单元呈"⊥"形的一注对三采的布井方式;直井—水平井联合布井的条带状断块,注水直井布置在水平采油井的趾尖外侧一定距离时,开发效果最佳。
- 齐亚东雷群杨正明王学武于荣泽周舒
- 页岩气藏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和井控可采储量的确定方法被引量:16
- 2014年
- 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占98.5%以上),含少量和微量的乙烷、丙烷、氦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页岩气藏是一种特殊的封闭性气藏,它的储集层由超致密的基质和微裂缝系统组成。基质中的天然气以饱和吸附状态储存于纳米(10-9m)到微米(10-6m)级的颗粒表面;微裂缝中的天然气以自由气状态存在于微裂缝之中,而且两者是一个压力平衡体系。由于页岩的密度较大,而裂缝的孔隙度很小,因此,吸附气为页岩气的主要储量。目前,由文献报导的评价页岩气资源量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所评价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提出了评价页岩气藏地质资源量的体积法、评价可采资源量的动态平衡法和评价井控可采储量的产量递减法。
- 陈元千李剑齐亚东张小涛
- 关键词:页岩气可采资源量采收率
-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有效动用系数计算及应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针对断块油藏的布井方式,考虑特低渗透储层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从非线性渗流基本公式出发,应用流管积分法推导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有效动用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注采压力差、井网几何形状及非线性渗流曲线等因素对有效动用系数的影响,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江苏油田花17断块井网评价中并提出井网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各向同性特低渗透断块油藏适合部署等腰或近等腰三角形井网;当井网形状偏离等腰三角形程度较高时,存在引起有效动用系数突变的注采压力差和井距;渗透率较大的储层,宜通过放大注采压力差来提高有效动用系数,而渗透率较小的储层,缩小井、排距为更有效的手段。
- 齐亚东雷群杨正明何英骆瑛杨鹏
- 关键词:断块油藏非线性渗流
- 页岩气井间干扰分析及井距优化被引量:16
- 2021年
- 页岩气井距设计与优化是评价页岩气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类比法、数值模拟、经济评价方法论证,形成了从井间干扰模拟、动态数据诊断到多井生产模拟、井距优化的完整工作流程:①通过建立压力探测边界传播模型,模拟不同连通条件下井间干扰响应程度;②基于井间干扰响应规律,根据气井生产动态数据演绎识别、诊断井间干扰;③以地质解释和动态分析结果为基础参数,建立气藏体积压裂多井数值模型,模拟气田生产动态,结合净现值模型优化井距。以长宁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宁201井区为例,模拟表明,减小井距可使得井间干扰提前发生,同时也提高区块整体采收率;基于目前的压裂规模和参数体系,300~400 m井距可进一步优化至260~320 m,单位面积内井数增加20%~30%,区块储量采收率提高10%左右;区块整体净现值随着生产年限不断增加,但对应的最优井距结果不随生产周期的改变而改变。
- 陈京元位云生王军磊于伟齐亚东吴建发罗万静
- 关键词:井间干扰
- 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水驱前缘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采时各层注水推进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为准确计算各层水驱前缘的位置,利用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推导了考虑油相非线性渗流特征的水驱前缘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渗透率级差、注采井距、非线性渗流特征对水驱前缘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越小,水驱前缘距注水井的距离越小,且考虑非线性渗流特征计算出的水驱前缘更小;注采井距越大,水驱前缘位置与注水井距离变大,但是无因次水驱前缘变小,而不考虑非线性的无因次水驱前缘保持不变,反映出非线性渗流特征使油藏开发效果变差.
- 徐庆岩蒋文文何英齐亚东
- 关键词:特低渗透多层油藏水驱前缘非线性渗流注采井距
- 页岩气井网井距优化
- 基于页岩气一井一藏及工厂化作业的开发特点,一次性部署开发井是区块效益开发的关键,故合理的井网井距对于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长宁区块为例,以单井动态分析结果为依据,以“多井平台”数值...
- 位云生王军磊齐亚东金亦秋
- 关键词:井网井距优化设计
- 关于确定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的方法被引量:10
- 2015年
- 兰格米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是描述页岩吸附气量或煤层吸附气量与压力的重要方程。兰氏方程中的兰氏体积(Langmuir′s Volume)和兰氏压力(Langmuir′s Pressure)是2个重要常数。不同页岩层或煤层的吸附气量各异,而且具有不同的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据国内许多文献报道,目前在我国确定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的方法是经验取值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实验测试的最大吸附气量作为兰氏体积,再将与二分之一最大吸附气量相应的压力作为兰氏压力。该经验取值法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所得到的结果是不正确的。该文根据兰氏方程提出了确定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的线性回归法。实例应用表明,经验取值法与实测数据相差明显,而线性回归法与实测数据吻合得很好。
- 陈元千郭二鹏齐亚东
- 关键词:页岩气煤层气
- 气井EUR快速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 气井EUR 是表征气井生产动态特征、评价气井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准确、快速地预测气井EUR 对指导气田的经济效益评价以及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气井EUR 评价方法普遍针对单井开展应用,随着气田开...
- 齐亚东位云生王军磊
- 关键词:气井页岩气
- 井控页岩气可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评价方法被引量:16
- 2018年
-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藏由超致密基质和天然裂缝系统组成。基质中的页岩气是自生、自储和自闭的吸附气,裂缝系统中的页岩气为自由气,其中吸附气为页岩气的主体部分,必须通过打水平井进行多段压裂,才能从压裂产生的裂缝面解吸出来。这种被水平井控制的解吸气和自由气量总称为井控页岩气资源量。评价页岩气藏基质中的吸附气资源量和裂缝系统中自由气的资源量,通常采用体积法。其有效应用受基质中原始吸附气含量、天然裂缝系统的有效孔隙度、页岩视密度和原始地层压力准确性的影响。应当指出,中国于2014年颁布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评价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体积法公式是错误的,而且也缺少动态法应用的具体内容。为此,根据页岩气以井为开发单元的特点,提出利用动态法评价井控页岩气可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方法。3口页岩水平气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新建方法是实用且有效的。
- 陈元千齐亚东傅礼兵位云生
- 关键词:页岩气井控储量可采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