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防接种
  • 2篇预防接种副反...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接种
  • 2篇接种副反应
  • 1篇性病
  • 1篇疫情
  • 1篇疫情资料
  • 1篇输入性
  • 1篇输入性病例
  • 1篇输入性疟疾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疟疾
  • 1篇卫生事件
  • 1篇接种异常反应
  • 1篇监测分析

机构

  • 4篇孝感市疾病预...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荆州市疾病预...
  • 2篇宜昌市疾病预...
  • 2篇黄冈市疾病预...
  • 2篇仙桃市疾病预...
  • 2篇咸宁市疾病预...
  • 2篇襄樊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黄璟
  • 2篇严毅
  • 2篇郑景山
  • 2篇周红俊
  • 2篇李书华
  • 2篇潘洁
  • 2篇张发香
  • 2篇刘爱东
  • 2篇邓万霞
  • 2篇王运超
  • 1篇李斌
  • 1篇吕斌
  • 1篇李琼
  • 1篇任勇
  • 1篇牟宏杰
  • 1篇陈国英
  • 1篇刘凯
  • 1篇蔡碧

传媒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湖北省2005年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开展预防接种副反应试点监测,探寻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全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报告网,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逐级报告预防接种副反应,并做好监测结果的评估与分析。结果全省22个县市报告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接种副反应57例。分类属疫苗反应37例(64.91%),偶合症10例(17.54%),原因不明或待定9例(15.78%),实施差错1例(1.75%)。临床诊断为过敏反应18例(31.58%),发热18例(31.58%),病因不明9例(15.79%),上呼吸道感染4例(7.02%),卡介苗接种加重反应3例(5.26%),病毒性脑炎3例(5.26%),瘢痕反应和接种部位错误各1例(3.51%)。年龄<1岁21人(36.84%),1~5岁29人(50.88%),10~20岁5人(8.77%),30~50岁1人(1.75%),不详1人(1.75%)。接种与反应间隔时间,在0~3d 50例(87.7%),15d以上7例(12.3%)。结论开展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监测试点方案可操作性强,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后可考虑全面推行。
李书华陈国英李琼李斌张发香郑景山蔡碧严毅王运超周红俊邓万霞顾琼黄璟潘洁刘爱东
关键词:预防接种副反应
孝感市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控对策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任勇黄璟刘凯
关键词: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防治法》流行病学分析疫情资料
湖北省2005年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报告被引量:9
2006年
李书华郑景山张发香王运超周红俊严毅邓万霞顾琼黄璟潘洁刘爱东
关键词:接种副反应预防接种接种异常反应AEFI
2008-2013年孝感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对2008-2013年孝感市27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恶性疟21例(77.8%),间日疟6例(22.2%)。青壮年男性25例,占97.3%。2010-2013年报告病例呈上升趋势,无明显季节性。7个县市区均有报告病例,孝南区最多,为11例(40.7%),感染来源地以非洲为主,共23例。
吕斌李浩牟宏杰黄璟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