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周仙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136例睡眠质量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3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8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进而提高其治疗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刘冬梅阿丽艳.阿合麦提魏周仙
-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睡眠质量
- 桡动脉介入穿刺止血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桡动脉止血技术领域,尤其为桡动脉介入穿刺止血器,包括注射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注射器上的止血机构;所述止血机构包括接触连接在所述注射器注射口的储气阀以及接触连接在所述储气阀另一端的软管和接触连接在所述软管另一...
- 魏周仙陈圆圆
- 老年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和9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CVD组)的临床资料。CVD组中冠心病患者45例,高血压患者36例。经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左股骨颈、L2~L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比较两组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CVD组BMD较对照组降低,CVD组冠心病患者L2~L4椎体的BMD较对照组降低,而两组左股骨颈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CVD组高血压患者L2~L4椎体、左股骨颈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D与OP存在一定的关系;冠心病与L2~L4椎体BMD关联,可通过行L2~L4椎体BMD测定评估两者的疾病风险。
- 赵利郭玉君迪丽努尔.塔吉魏周仙艾力曼.马合木提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骨密度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2年
- 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一定的分析。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时间范围中摘选CHF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n=46)。A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B组予以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舒适度、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不良情绪状态评分以及舒适度评分的比均处于一致状态当中(P>0.05),经过一定的护理之后,B组的不良情绪评分较A组低(P<0.05),且B组的舒适度也要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的住院、水肿消退、心率恢复与气喘缓解的时间均较A组要短(P<0.05),且B组的生活质量较A组要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工作当中,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舒适性以患者的身心舒适为重点,以患者为中心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升老年患者治疗舒适度以及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魏周仙仉珍阿孜古丽·阿布力米提
-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效果
- 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6例,选择时间为2015年07月-2017年07月,同时将患者具体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是以常...
- 张倩魏周仙张丽
-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老年慢性心衰生活质量心功能
- 文献传递
- 不同体质指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肥胖矛盾"现象,这与临床所提倡的"先减重以降低心脏负担"有悖,而目前关于不同体质指数(BMI)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差异性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比较不同BMI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根据BMI分为正常/过低体质量组(BMI为17.0~24.9 kg/m^2)68例、超重组43例(BMI为25.0~29.9 kg/m^2)及肥胖组14例(BMI为30.0~45.0 kg/m^2);另根据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30例和无MACE组95例。比较正常/过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性别、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病程、吸烟及饮酒情况、合并症、治疗药物及MACE发生情况,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评价三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比较MACE组和无MACE组患者临床特征及BMI,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期间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1)正常/过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性别、年龄、LVEF、NYHA分级、病程、吸烟率、饮酒率、糖尿病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心肌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β-受体阻滞剂治疗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率、利尿剂治疗率、强心剂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肥胖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正常/过低体质量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肥胖组、超重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MACE发生率低于正常/过低体质量组(P<0.05)。(2)MACE组和无MACE组患者性别、年龄、LVEF、NYHA分级、病程、吸烟率、饮酒率、糖尿病发生率、COPD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心肌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
- 魏周仙张倩吕文魁阿丽艳·阿合麦提
- 关键词:心力衰竭体质指数超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