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晓宇
作品数:
6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王新知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胡晓刚
北京理工大学
仝毅
北京理工大学
罗运军
北京理工大学
黄风雷
北京理工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1篇
化学工程
1篇
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2篇
桩核
2篇
个性化
2篇
改性
1篇
牙槽
1篇
牙槽嵴顶
1篇
义齿
1篇
树脂
1篇
双尖牙
1篇
填料
1篇
种植体
1篇
种植体支持
1篇
桩核技术
1篇
桩核修复
1篇
下颌
1篇
下颌覆盖义齿
1篇
纳米
1篇
纳米金刚石
1篇
挠曲强度
1篇
金刚石
1篇
口腔
机构
5篇
北京大学口腔...
2篇
北京理工大学
1篇
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5篇
顾晓宇
2篇
吕培军
2篇
胡晓刚
2篇
王新知
2篇
王勇
1篇
彭东
1篇
王亚平
1篇
黄风雷
1篇
罗运军
1篇
王琳
1篇
仝毅
传媒
1篇
中华口腔医学...
1篇
华西口腔医学...
1篇
材料导报
1篇
中国口腔医学...
1篇
第六次全国口...
年份
2篇
2009
2篇
2007
1篇
2006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纳米金刚石改性核树脂的机械及固化性能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以纳米金刚石(UFD)为填料加入到自行合成的光固化核树脂中,测试核树脂的性能变化。方法将不同含量的钡玻璃粉填料和UFD加入到树脂基质中制得6组光固化核树脂,分别测试它们的挠曲强度、维氏显微硬度和光固化深度,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挠曲强度、维氏显微硬度值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仅加质量分数为0.2%硅烷化处理的UFD即可使钡玻璃含量分别为60%和70%的两种光固化核树脂的挠曲强度分别提高34%和21%,而维氏显微硬度分别增加23%和30%;同时核树脂的固化深度均超过2 mm,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要求。但是UFD会对核树脂的颜色产生一定影响。结论微量UFD的加入能显著改善树脂的机械性能,同时又不影响材料的固化性能,但是对树脂颜色的影响需进一步改善。
顾晓宇
胡晓刚
彭东
王新知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核树脂
挠曲强度
个性化桩核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技术实现个性化形态桩核修复体的三维设计和数控加工初步尝试桩核修复体CAD/CAM的整体过程。材料与方法建立副包含多颗离体牙的桩核石膏模型形成不同的牙位和牙体缺损形态的桩核预...
顾晓宇
王勇
吕培军
关键词:
桩核修复
双尖牙
文献传递
个性化桩核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探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索桩核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路线,确定合适的三维设计方法,以期为桩核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提供必要的前提。方法制作1副含有离体牙的石膏模型,在牙体预备后用层析成像技术获取三维数字模型。根据桩核修复体的临床设计原则,在正向工程软件唐龙CAD-CAM口腔修复系统的平台上,利用三维点云、曲线和曲面的编辑工具,分别完成桩的根管部分、桩的髓腔部分和核的设计。根据前牙、前磨牙和磨牙桩核修复体的不同形态要求对各曲面进行连接、裁剪等操作,形成修复体的三维形态。结果完成了14个牙位桩核修复体的三维设计,其与扫描得到的三维数字模型贴合良好,具有良好的固位形,同时可为最终全冠修复体提供充足的修复空间。结论本项研究设计的桩核修复体的三维形态符合临床要求,可用于桩核修复体CAM。
顾晓宇
王亚平
王勇
吕培军
关键词:
桩核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口腔修复材料——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06年
介绍了新型口腔修复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应用和组成,并从树脂的基体和填料两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同时提出了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
胡晓刚
王琳
顾晓宇
王新知
仝毅
罗运军
黄风雷
关键词:
口腔修复材料
光固化树脂
填料
改性
对于50例采用了200个即刻负载种植体支持的下颌覆盖义齿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对即刻负载种植体支持的下颌覆盖义齿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在1996年7月到2004年10月期间。共有50名患者入选,在颏孔间区域共植入200个种植体(每名患者4个),种植体之间采用U形杆进行刚性连接,然后戴用下颌覆盖义齿负载。种植体的直径范围从3.4mm到5.5mm,长度范围从10.0mm到18.0mm。60个种植体为拔牙后即刻种植,所有种植体中22例骨质为D1,178例为D2。由于没有一个种植体失败(即存留率为100%),并且所有研究变量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是否有牙槽嵴顶的骨吸收被认为是指示成功率的指标,并以此来评价宿主、外科手术以及种植体等几种相关因素的作用。同时建立一般线性模型研究那些变量与牙槽嵴顶骨吸收情况的统计学关系。 结果在平均43个月的负载后随访期里,没有一个种植体失败(也就是说存留率为100%),因而在研究的相关因素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然而,从一般线性模型中显示出较长的(即长度〉13.0mm)和较宽的(即直径〉3.75mm)种植体以及某些种植体类别(Frialoc和XiVE TG)牙槽嵴顶骨吸收量较少。治疗结果较为理想。 结论即刻负载种植体支持的下颌覆盖义齿对于有效恢复无牙颌患者的咀嚼功能来说是一种可重复、可预测和可靠的方法。
Marco Degidi
Adriano Piattelli
Giovanna lezzi
Francesco Carinci
顾晓宇
周永胜(校)
关键词:
下颌覆盖义齿
种植体支持
牙槽嵴顶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