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权恭
- 作品数:56 被引量:29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储藏条件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3
- 2005年
- 研究了光照、无光照以及储藏温度和时间对马铃薯表皮绿化和总配糖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光照条件下储藏20d,马铃薯表皮无绿化现象,而表皮和芽眼样品中龙葵素含量分别增加1.5%~73.5%和2.4%~86.2%;在有光照条件下储藏20d,马铃薯表皮绿化速度和程度随储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表皮和芽眼样品中龙葵素含量分别增加2.5%~189.1%和1.9%~233.8%,胚芽组织样品中龙葵素含量最高达137.3mg/100g.马铃薯龙葵素含量与发芽长度呈正相关,与表皮绿化无关.
- 霍权恭范璐
- 关键词:马铃薯储藏
- 谷物配方食品中痕量碘化物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碘离子与环氧丙烷衍生反应、气相色谱法测定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一种谷物配方食品中痕量碘化物的测定方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碘离子在0.202 9~2.029 0μg/10 mL浓度范围内与碘代衍生物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9 5;样品中碘含量重复测定标准偏差0.014μg/g,变异系数6.26%,检测限0.002μg/g;样品加标回收率99.6%~110.9%,平均106.4%.该方法操作简单,不受谷物淀粉干扰,特别适用于婴幼儿谷物配方食品中痕量碘含量的测定.
- 霍权恭范鹏菲
- 关键词:碘离子碘环氧丙烷气相色谱
- 高粱中单宁含量测定
- 霍权恭范璐周展明朱之光
- 该项目是由郑州粮食学院起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该项目针对长期以来中国没有统一的高粱中单宁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质量控制和市场管理不同规范的现状,综合考察国内普遍采用的高粱单宁测定方法和ISO...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品分析高粱谷物化学
- 脂肪酸分析结合SIMCA法识别食用调和油的研究
- 通过Soft IndependentModeling of ClassAnalogy(SIMCA)模式识别方法分析16种二元食用调和油,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16种二元食用调和油537个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以每种调和...
- 黄月华霍权恭范璐李娟钱向明江秀明何丽君向国强赵文杰
- 关键词:食用调和油脂肪酸模式识别SIMCA
- 文献传递
- 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评价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对郑州市标准人经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摄入反式脂肪酸进行风险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运用CrystalBall软件对食用油脂和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商(hazardquotient,HQ)进行分析和风险描述。结果食用油脂的HQ平均值为1.21E-1,90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3.07E-1(HQ<1),95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3.33E-1(HQ<1);含油脂高的加工食品HQ平均值为5.30E-1,90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9.59E-1(HQ<1),95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1.92E+0(HQ>1)。结论郑州市居民经食用油脂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较低(HQ<1);摄入含油脂高的加工食品的90百分位的概率下不存在风险(HQ<1),95百分位暴露水平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HQ>1)。
- 谢岩黎严瑞东霍权恭卫敏孙淑敏
- 关键词:食用油脂加工食品反式脂肪酸
- 马铃薯中配糖生物碱总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2
- 1996年
- 采用四氢呋喃∶水∶乙腈∶乙酸(50∶30∶20∶1,V/V)混合液提取马铃薯中总配糖生物碱(TGA)。离心后,上清液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波处理,氨水调节pH10.5,沸水浴蒸干,用pH10.5的氨水洗涤残留物,离心。7%磷酸溶解TGA。室温下,加0.03%聚甲醛磷酸溶液显色,30min后,于6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标准曲线法定量。对α-茄减的回收率为100%~105%。
- 霍权恭朱之光周展明方云李辉
- 关键词:马铃薯生物碱比色食品分析
- 小麦粉中甲醛(吊白块)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对小麦粉中甲醛提取方法、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的衍生化反应条件以及甲醛衍生物的提取净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一种操作简便、测定快速、易于普及推广使用的,小麦粉中甲醛(吊白块)含量的高压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方法在甲醛浓度为...
- 范璐霍权恭张浩王美美吴娜娜
- 关键词:小麦粉吊白块甲醛
- 文献传递
- 模式识别法分析5种植物油脂被引量:17
- 2008年
- 通过模式识别方法区分花生油、大豆油、米糠油、棕榈油和菜籽油。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5种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每个植物油脂样品的各脂肪酸相对含量。以每个植物油脂中9个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变量,采用SPSS13.0软件的模式识别技术对119个植物油脂样品进行区分。由主成分分析图可知,花生油、大豆油、米糠油、棕榈油和菜籽油被清晰地分为5组。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方程能较好地实现样品的判别,自身验证和交互验证的准确率均为100%。另取每种植物油脂各5个样品(共25个)进行验证,识别准确率为100%。对调和有棕榈油的花生油进行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图上,调和油的分布点在花生油分布区域与棕榈油分布区域之间。
- 范璐吴娜娜霍权恭王美美
- 关键词:植物油脂脂肪酸气相色谱主成分分析
- 油脂色泽快速测定方法被引量:10
- 1998年
- 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对罗维朋比色片在400~7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值,与罗维朋比色片的标称值进行回归处理,确定了535nm波长为测定油脂罗维朋红值的特定波长。对14份芝麻油,18份菜籽油,15份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在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与其罗维朋红值进行回归处理,相关系数0903~0964,建立了油色泽快速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客观、准确。
- 霍权恭朱广飞周展明
- 关键词:油脂色泽食用油
- “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改革“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与考核方式,将传统的授课方法改为多媒体授课、小组讨论、学生小组汇报、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将课程考核方式改为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调研报告、设计汇报、实验表现、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课堂,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更有效地反映了学生的学生态度与学习效果。
- 赵贝贝霍权恭霍权恭
- 关键词:食品感官评价多元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