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跃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大学本科
  • 2篇大学本科生
  • 2篇大学生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贫困农村
  • 2篇贫困农村地区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本科
  • 2篇本科生
  • 1篇大学生自杀
  • 1篇电磁辐射
  • 1篇多水平统计模...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调查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洛阳市疾病预...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作者

  • 12篇陈跃辉
  • 5篇周欢
  • 5篇吴玉菊
  • 4篇刘涛
  • 3篇邓伟
  • 3篇徐浩
  • 3篇康玉坤
  • 3篇杨文博
  • 2篇熊华英
  • 2篇付亮亮
  • 2篇刘璐
  • 2篇康林
  • 2篇李涛
  • 2篇郝刚
  • 1篇史宗道
  • 1篇李俊颖
  • 1篇谢玲
  • 1篇尹小琳
  • 1篇罗莹
  • 1篇隆素素

传媒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中文10项版与6项版在大学生心理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比较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的两种版本(K6、K10)在高校大学生心理调查中的应用,并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在四川某高校抽取1 380名大学生,选用凯斯勒心理疾患量表对其进行心理调查,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80名大学生的K6与K10得分均值分别为(4.62±3.72)与(7.82±5.91)分,其中K6得分大于12者占3.8%,K10得分大于19者(4级)占4.3%;不同年级及年龄段之间的大学生K6或K10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6与K10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973(P﹤0.05)。结论不同年级与年龄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较大;K6量表可在大学生心理调查中推广使用。
徐浩熊华英陈跃辉王莉刘涛康玉坤付亮亮康林谢玲李娜王英梅谭正萍刘昌波尹小琳徐秋杰罗莹冯佳李涛邓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云南花腰傣妇女染齿行为与患龋情况关系的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云南花腰傣妇女染齿行为与患龋情况的关系。方法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对303名云南花腰傣妇女的患龋状况进行调查,其中染齿组212名,未染齿组91名。用格式化问卷调查龋齿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染齿组和未染齿组的龋均分别为4.74±3.77、5.97±5.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1);染齿组和未染齿组患龋率分别为90.57%、91.21%,危险度比值比为0.93,95%可信区间为0.34~2.30,两组患龋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3,P=0.86);受调查者的生活方式与患龋情况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没有证据显示花腰傣妇女染齿具有降低患龋率的作用,但染齿者龋齿程度较轻。
刘涛陈跃辉胡德渝史宗道尹伟葛艳萍李俊颖饶南荃张文玲经典马立波
关键词:龋病龋均
某综合性大学本科生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康玉坤郭万军徐浩陈跃辉谭正平刘祥罗亚何林李涛
关于肿瘤血管生成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1年
本综述将从血管内皮移行通道形成、血管内皮迁移增殖及血管管腔形成以及抗血管生成3大方面详细阐述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及细胞机制并通过此机制的阐述分析其生产方式。对于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血管直接生成主要涉及内皮细胞移行通道形成(Reperfusion)及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其细胞及分子机制涉及多种细胞成分在肿瘤微环境特定的刺激下,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而对于肿瘤血管,公认的生成机制为血管直接生成机制。
陈跃辉刘璐
关键词:肿瘤血管
四川省居民健康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定性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健康教育供给与需求现状,为进一步促进健康教育机构的有效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健康素养具备率将健康素养监测点划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每个等级中随机抽取一个城市监测点和一个农村监测点,共计6个。采用方便抽样在每个监测点选择10名城乡常住居民进行访谈。基于健康教育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相关专题开展讨论,收集定性资料。运用主题框架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进行6个焦点组访谈,其中3个农村组,3个城市组,共计居民60人。关于健康相关认知问题,农村组总正确率为59.33%,城市组为77.33%;所有城乡居民都希望获得健康相关知识技能;对于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农村居民希望通过发放传单及宣传册以及观看电视获得知识和技能,城市居民则希望通过健康讲座、传单及宣传册、义诊活动获得;农村居民对健康教育机构知晓率为60.00%,好评率仅为33.33%,城市居民知晓率和好评率均为100.00%。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机构提出了多项建议,主要为增加宣传单、宣传册的发放;对于特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结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健康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对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较高。健康教育机构的服务重点应在农村居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服务。
陈跃辉冉茂琴徐凡凡谢娜孙率吴玉菊杨文博周欢
关键词:健康教育服务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彝族贫困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彝族贫困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抽取四川省凉山州两个贫困县的14个村为调查地,每个村抽取至少10名有0~12月龄婴儿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共计284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设计结构式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彝族女大学生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指标包括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产后检查率、社会人口学特征、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认知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上述指标差异,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84名调查对象中,拥有2个以上孩子者占51.7%(147名),30岁以上者占41.6%(118名),文盲占87.3%(248名);产前检查率为69.7%(197名),住院分娩率为26.8%(76名),产后检查率为22.9%(65名)。孩子数量、年龄、文化程度是孕产期保健行为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10.92、13.24、9.58,P值分别为0.027、0.004、0.008)。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孕产期保健行为主要受主观行为规范(β=0.236,P〈0.001)、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的认知(β=0.226,P=0.020)、态度(β=0.157,P=0.001)等因素的直接及间接影响;在主观行为规范中,调查对象对其丈夫(β=0.850, P〈0.001)、同伴(β=0.708,P〈0.001)、婆婆(β=0.636,P〈0.001)的态度依从性较高。结论四川彝族贫困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问题严峻,其主要影响因素不仅包括自身对孕产期保健的认知和态度,同时还包括对周围重要社会关系人群的态度。
吴玉菊郝刚孙率陈跃辉张瑞刘巧兰杨洋周欢
关键词:流行病学因素贫困农村地区
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社会情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婴幼儿的社会情感对其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目的调查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的社会情感现状,分析影响婴幼儿社会情感的相关因素,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方法2012年6月,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贫困农村地区为研究现场,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最终抽取9个县26个乡镇78个村的1 328例3~20个月婴幼儿看护人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由结构式问卷和婴幼儿社会情感量表(ASQ:SE)组成,并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结构式问卷包括婴幼儿人口学资料(性别、月龄、民族、家庭子女数、顺产儿或剖宫产儿、早产儿或非早产儿、出生地、家庭低保情况)、近2周内生病情况、家庭房屋价值以及婴幼儿母亲人口学资料(职业、受教育年限、认为最合适的开奶时间、早开奶情况、购买婴幼儿相关图书情况)。记录婴幼儿的社会情感现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婴幼儿社会情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328份,最终完成问卷调查且为回收有效问卷1 302份,回收有效率98.04%。1 302例婴幼儿中男685例(52.61%),女617例(47.39%);3~8个月393例(30.18%),9~14个月493例(37.87%),15~20个月416例(31.95%);近2周内生过病的婴幼儿737例(56.61%),未生过病565例(43.39%);婴幼儿母亲:在家务农或带孩子1 179例(90.55%),在外打工123例(9.45%);受教育年限<9年991例(76.11%),≥9年311例(23.89%);认为最合适的开奶时间≤1 h 442例(33.95%),2~12 h 372例(28.57%),13~24 h 74例(5.68%),>24 h 414例(31.80%);早开奶445例(34.18%),未早开奶857例(65.82%);购买过婴幼儿相关图书53例(4.07%),未购买过1 249例(95.93%)。3~8、9~14、15~20个月婴幼儿ASQ:SE评分分别为(45.1±26.4)(59.0±30.3)(61.5±34.1)分。3~8、9~14、15~20个月婴幼儿存在社会情感问题的分别为190例(48.35%)、309例(62.68%)、252例(60.58%),即1 302例婴幼儿中共有7
叶睿雪孙率杨文博吴玉菊陈跃辉周欢
关键词:贫困农村人口社会情感
电磁辐射对大脑海马区域的损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对电磁辐射损伤甚为敏感,甚至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以引起脑组织功能及结构的改变。海马区域涉及人类学习、记忆等重要功能。因此,对于大脑海马神经元在电磁辐射下产生的损害作用的研究以及关于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作用研究也多集中于此。电磁辐射对海马区域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胞的凋亡与坏死。其机制主要为细胞内钙超载,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改变以及对海马区域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本综述将基于以上观点,从细胞内钙超载,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细胞DNA损伤作用三方面就电磁辐射对海马区域的损伤作用进行阐述。
刘璐陈跃辉
关键词:电磁辐射海马
陕南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贫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调查陕南贫困农村地区婴儿的贫血状况,分析贫血的相关因素,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在我国陕南贫困农村地区抽取的样本村内所有6—11个月的婴儿,通过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其看护人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调查得到的951例样本,月龄为6—11个月,男女比例为1.12:1,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为54.26%;婴儿补充微量元素(OR=0.78,P=0.032)、配方奶喂养(OR=0.62,P〈0.001)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OR=0.92,P〈0.001)是婴儿贫血保护因素;患病因素(OR=1.48,P〈0.001)、六个月后仍完全母乳喂养(OR:1.20,P=0.040)是婴儿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陕南贫困农村地区的婴儿贫血患病情况处于较为严重的状态,提倡母乳和配方奶喂养、及时合理的辅食添加、科学补充微量营养素,是预防婴儿贫血发生的有效途径。
孙率吴玉菊陈跃辉郝刚周欢
关键词:儿童贫血流行病学方法
基于健康教育机构视角探讨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健康教育机构及居民健康素养的现状,从健康教育机构的视角探索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为改善健康教育机构现状,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省16个健康素养监测点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制定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此外,根据四川省健康教育机构报表,收集四川省健康素养监测点的区县级健康教育机构的基本信息。运用多水平统计模型从健康教育机构视角分析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6个样本区(县)共完成有效调查4574人,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56%。在当地健康教育机构中,仅有29.38%的健康教育机构有预防专业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9.14±6.90)岁,平均工作年限为(3.18±3.78)年。多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机构有预防专业人员(OR=11.98,P〈0.01)和32~46岁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工作年限较短(OR=0.77,P〈0.05),其当地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结论 四川省居民的健康素养处于一个低水平层次。为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优化当地健康教育机构的年龄结构,增加专业人员数量成为必要。
杨文博冉茂琴徐凡凡谢娜孙率吴玉菊陈跃辉周欢
关键词:健康教育机构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多水平统计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