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祖基

作品数:114 被引量:708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药物
  • 23篇滴眼
  • 20篇眼科
  • 14篇滴眼液
  • 14篇眼液
  • 13篇菌药
  • 12篇沙星
  • 11篇眼内
  • 11篇药代
  • 11篇药代动力学
  • 10篇病毒
  • 9篇眼病
  • 9篇兔眼
  • 9篇抗真菌
  • 9篇抗真菌药
  • 8篇色谱
  • 8篇体外
  • 8篇喹诺酮
  • 8篇氟喹诺酮
  • 7篇氧氟沙星

机构

  • 98篇河南省眼科研...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州市第十二...
  • 2篇安阳市眼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武汉制药(集...

作者

  • 100篇陈祖基
  • 24篇徐岩
  • 21篇宋洁贞
  • 18篇张俊杰
  • 16篇庞广仁
  • 13篇谢雷克
  • 13篇孙声桃
  • 10篇吕雪芳
  • 9篇王丽娅
  • 9篇赵东卿
  • 8篇王印其
  • 8篇高长凤
  • 6篇周路坦
  • 6篇王丙亮
  • 6篇韩秀娴
  • 6篇刘卫国
  • 5篇田小莉
  • 5篇丁行振
  • 5篇陈悦
  • 5篇高传文

传媒

  • 35篇眼科研究
  • 16篇中华眼科杂志
  • 4篇国外医学(眼...
  • 4篇四川生理科学...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眼科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外医学(药...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7篇1999
  • 8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5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TT-甲萘醌增强法测定眼科丝状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评价MTT甲萘醌增强法在眼科丝状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方法用MTT甲萘醌增强法测定二性霉素B和酮康唑对4株眼科丝状真菌(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常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MaAFST)进行比较。结果在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中,甲萘醌能明显增强MTT的显色反应(镰刀菌加甲萘醌0.1mmol/L,曲霉菌加1mmol/L)。二性霉素B和酮康唑对丝状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MTT甲萘醌法所测定的A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按Jahn氏等标准所测定的两种药物MIC值与MaAFST测定的MIC值接近。结论MTT甲萘醌增强法在丝状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中具有方便、快捷、灵敏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陈慷高长凤吕雪芳陈祖基
关键词:丝状真菌眼部感染药敏试验MTT法
毛果芸香碱微乳滴眼剂及滴眼液在兔眼房水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9
1999年
目的 对2% 毛果芸香碱微乳滴眼剂与2% 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在兔房水中的药代动力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健康白兔60 只,随机分成20 组,10 个实验组,10 个对照组,每组3 只兔(6只眼) 。对各实验组双眼结膜囊内准确滴入2% 毛果芸香碱微乳滴眼剂50 μl,对各对照组双眼同法滴入2 % 毛果芸香碱滴眼液50 μl,分别于给药后5、10、30、40、60、90 、120、180、240 及360 min 时抽取房水。用二氯甲烷提取房水中的药物,采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high pressur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法测定房水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用反相HPLC 法可以将毛果芸香碱与其它杂质分离,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L。2% 毛果芸香碱微乳滴眼剂或滴眼液50 μl 滴眼后,除5 min 时间点外,其余各时间点毛果芸香碱微乳滴眼剂治疗组的房水药物浓度较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组明显增高( P= 0-000 3 ~0-042) 。微乳滴眼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是滴眼液的3 倍,微乳滴眼剂的生物利用度比滴眼液高2 倍。用微乳滴眼剂后6 h,房水中仍可测出毛果芸香碱的浓度,而用滴眼液后3 h,房水中已测不出毛果芸香碱?
徐岩陈祖基宋洁贞张俊杰谢雷克
关键词:毛果芸香碱药代动力学
对鸡眼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FDM)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近视眼动物模型是研究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开展药物防治的前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FDM)进行了改进与完善研究,同时对MPHS药物抑制FDM进行了探索.
丁行振韩秀娴陈祖基邓新国田小莉庞广仁李舒茵李建新杜连心
关键词: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玻璃体腔
文献传递
探讨氧化应力与半乳糖诱导白内障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采用体内动物模型及体外晶状体温育模型探讨氧化应力损伤可能与半乳糖诱导的白内障相关。方法建立半乳糖白内障动物模型及温育在氧化应力下的晶状体模型,检查其MDA、SOD、GSH-px、CAT、GSH、VitaminE、VitaminC的水平。结果对整体动物晶状体形态学及其分期的观察表明顺序出现囊泡前期,囊泡期,囊泡融合期,及皮质期,在动物模型晶状体中MDA显著增高25倍,然而GSH、SOD,可溶性蛋白分别减少30%、59%、20%。在温育晶状体,MDA显著增高36倍,而GSH、SOD、GSF-px、CAT、VitaminE和VitaminC分别下降80%、25%、60%、61%、18%和61%。结论半乳糖诱导的白内障除渗透损伤外。
韩秀娴陈集敏王翔陈祖基邓新国丁行振庞广仁田小莉周全靳卫民李建新
关键词:白内障半乳糖抗氧化剂
鸡眼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建立鸡眼形觉剥夺性近视 (FDM)模型 ,观察复方珍珠水解液 (MPHS)药物防治近视的疗效。方法 建立FDM模型 ,艾维茵仔鸡左眼鼻侧贴上半透明新月形 1/2眼睑眼罩 ,造成 1/2眼球形觉剥夺 ;采用A超 ,测定双眼眼内结构 ;KR710 0型电脑自动验光仪测量各组双眼屈光度 ;采用非接触式阿贝比长仪测定各眼球外径 ;正位照片测量赤道8个半径。通过眼球形态学、屈光学比较FDM模型组与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比正常组眼球外径扩大。玻璃体腔扩张为 113% ;眼内轴长增大至 10 8% ;8个赤道半径扩大 ,差异呈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屈光度增加 -2 0 87D ;而MPHS药品则显著抑制了眼球形态学的扩张 ;抑制负性屈光度的增长。结论  ( 1)FDM模型眼球的各种测量结果均证实模型建立成功 ,玻璃体腔明显扩张至 130 % ,眼内轴长延长至 10 8% ,通过 8个赤道半径测量全面扩大。 ( 2 )MPHS具有抑制眼球外径。
陈祖基韩秀娴吴文耀丁行振邓新国田小莉庞广仁李舒茵李建新杜连心
关键词: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FDM
48株眼科分离真菌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被引量:6
2001年
研究眼科分离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敏感性。方法 测定5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AmB)、克霉唑(CMZ)、咪康唑(MKZ)、酮康唑(KCZ)、氟康唑(FCZ)对4种48株眼科分离真菌:茄病镰孢菌14株、串珠镰孢菌12株、黄曲霉菌12株、烟曲霉菌10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MIC50,MIC90,以及不同菌量、不同pH值对MIC值的影响。结果 AmB抑菌作用居5种药物之首;CMZ,MCZ的作用强度基本相同,次于AmB;KCZ药效比以上3种稍差;FCZ则对4种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不显著。当培养基的pH值在6~8之间时,药物的抑菌作用无明显变化。改变接种量,CMZ,MCZ,KCZ的MIC值随菌量减少而变小,但AmB,FCZ的抑菌作用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5种抗真菌药物对4种48株眼科分离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强度依次为AmB>CMZ,MCZ>KCZ>FCZ。
高长凤王丽娅吕雪芳陈祖基
关键词:致病菌抗真菌药药物敏感试验角膜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房水中乙酰唑胺的含量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技术,建立兔房水中乙酰唑胺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乙酰唑胺房水样品经固相萃取后,进行RP-HPLC检测。检测条件:分析柱为C18不锈钢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乙酸铵-甲醇(95∶5);流速为1.5ml/min;柱温为40℃;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65nm。结果兔房水的药物峰与杂质峰分离良好,在0.1~6.4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最低检测限为2ng/ml;在0.4、1.6、4.0μg/ml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51±0.2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7%。结论建立了简便、敏感的RP-HPLC检测法。
陈瑛杨国华张俊杰陈祖基徐岩
关键词:乙酰唑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房水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兔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0
2001年
研究0.3%左氧氟沙星局部应用给兔眼后,在泪液和房水中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眼准确滴入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后,分别于不同时间取出房水和滤纸片并对其定量(定容及称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定量测定。药动学参数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机拟合求得。结果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可以将左氧氟沙星同其他杂质很好分离,最低定量浓度为0.005μg/ml,测定不同时间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滴眼后,5 min时泪液左氧氟沙星浓度最高(1108.86 μg/g±712.08μg/g;),30 min时房水浓度最高(1.21 μg/ml± 0.43μg/ml)。测得泪液中的药物浓度半衰期为27.05 min,房水中为54.65min。结论 左氧氟沙星能在眼内达到较高的抗菌浓度,可治疗眼内常见感染性疾病。
陈悦张俊杰陈祖基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药代动力学
单纯疱疹病毒的耐药性研究
1989年
单纯疱疹病毒(HSV)耐药株的自然发生率为0.1%。产生耐药性的机理是HSV编码的TK或DNA pol改变,常见HSV耐药株是TK^-株,但其毒力和致病性均下降;而TK^a株和DNA pol改变株却具有与野株相同的致病性和潜感性,临床研究发现,HSV对无环鸟苷(ACV)的耐药性有随疗程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并显示复杂表型,联合用药对耐药株感染治疗有效。
刘卫国陈祖基
关键词:疱疹病毒抗药性
硝酸银体外抗眼科致病丝状真菌活性研究
目的:评估硝酸银对眼部常见致病丝状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开发有效的眼科抗真菌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M38—P 方案,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共对2属25株眼部常见分离丝状真菌(茄...
徐岩庞广仁陈祖基赵东卿孙声桃宋洁贞
关键词:硝酸银丝状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