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具身认知与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 2015年
- 本文从语言、动作、情绪情感及一般认知能力几方面,回顾了以往具身认知与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研究,为早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总结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儿童语言方面:1.学习情境丰富化。2.学习形式多样化;动作技能方面:1.课内外活动相结合。2.增强动作技能练习;情绪情感方面:1.为儿童创建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2.正确及时引导儿童宣泄消极情感;一般认知能力方面:1.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教授儿童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
- 张艳刘凌陈晨
- 关键词:早期儿童心理发展
- 品味:通向美好生活的桥梁
- 2014年
- 品味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视角,是指人们引起、欣赏和增强积极体验的能力以及以这种能力为基础的加工过程。它能够增强或延长个体积极体验。本文将从品味的结构、品味的研究方法、品味的相关研究和品味的提高方法等方面对品味进行论述。
- 陈晨刘凌张艳
- 关键词:品味积极心理学
- 女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消极认知应对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 2020年
- 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对浙江省674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及认知应对是否在二者间起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消极认知应对、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显著正相关;积极认知应对和抑郁正相关。②消极认知应对在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预测中有正向调节作用。综上,负性生活事件、认知应对与女大学生的抑郁间存在因果关系,认知应对有调节作用,其中消极认知应对在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预测中有正向调节作用。
- 朱行健汪郁云陈晨秦金亮
- 关键词:女大学生抑郁负性生活事件
- 心理虐待与忽视经历对高中生攻击性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经历对高中生攻击性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自尊量表和Buss和Perry攻击性问卷对江苏省706名高中生(男生353名,女生35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心理虐待发生率30.59%;心理忽视发生率30.88%;同时遭受心理虐待和心理忽视发生率17.85%。(2)心理虐待与忽视得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心理虐待与忽视和攻击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尊和心理虐待与忽视、攻击性各维度之间显著负相关。(4)自尊在心理虐待与攻击性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0.57%;同时,自尊在心理忽视与攻击性中的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25%。结论:心理虐待与忽视经历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高中生的攻击性,也可以通过自尊对高中生的攻击性产生间接影响。
- 陈晨陈光华
- 关键词:自尊攻击性高中生中介作用
- 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现状调查与干预对策被引量:3
- 2015年
- 本研究以案例分析为主,访谈为辅,对某省近五年来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例进行编码分析,发现: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男女比例相当,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经济收入不稳定、农村户籍占绝大多数;受害女童比例略高于男童,受害儿童0~2岁占47.78%,随年龄增长,遭受家庭暴力儿童比例逐渐降低;家庭暴力儿童的致死率为64.04%,影响家庭暴力的主要因素为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针对性干预建议与对策。
- 陈晨郭黎岩
- 关键词:儿童家庭暴力案例分析干预对策
-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杠杆与工具箱策略被引量:3
- 2017年
- 高水平的质量保证是实现学前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条件,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的普遍共识。分析阐述了OECD《强势开端》系列报告中政策杠杆与工具箱形成的背景、五大政策杠杆与政策工具箱的行动效应、政策杠杆与工具箱的过程质量意义,并阐释了政策杠杆与工具箱策略对我国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执行意义与路径可能。
- 王小英陈晨
- 关键词:学前教育
- 儿童期躯体虐待与大学生攻击性及自尊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期躯体虐待与大学生攻击性和自尊的关系,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攻击性问卷修订版,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沈阳市3所大学的8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儿童期躯体虐待的检出率为29.17%(236/809)。受虐组与非受虐组在攻击性总均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9±0.51)(2.21±0.55),t=-11.640,P〈0.01];受虐组自尊得分高于非虐待组[(2.53±0.43)(2.34±0.89),t=-3.170,P〈0.01];受虐组在攻击性各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非虐待组(P值均〈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躯体虐待与躯体忽视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69,P〈0.01);攻击性中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各因子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81~0.695,P值均〈0.01);躯体虐待和躯体忽视与攻击性中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等呈正相关(r=0.219~0.348,P值均〈0.01),与自尊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4,0.073,P值均〈0.01);自尊与攻击性4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0.111~0.195,P值均〈0.01)。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自尊在大学生儿童期躯体虐待与攻击性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儿童期躯体虐待可以直接预测攻击性,也可以通过自尊间接预测攻击性。可以从自尊入手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进行干预。
- 郭黎岩陈晨
- 关键词:精神卫生
- 大学生自尊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与攻击性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9
- 2015年
- 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1]。国际卫生组织将儿童虐待主要划分为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以及忽视等4种类型。其中情感虐待是儿童虐待的核心组成部分[2],它是指父母或看护人等经常对孩子侮辱、恐吓、指责、轻视或孤立等,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3]。
- 陈晨郭黎岩王冰
- 关键词:儿童精神卫生虐待
- 0~3岁婴儿家长早期教养观念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深度访谈法对我国南北四省市的30名0—3岁婴儿家长的早期教养观念和早教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所有家长均认为早期教养很重要,但对如何实施早期教养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家长认为早教机构有作用,但是对旱教机构的作用认识不清,对早教机构和幼儿园之间的区别也认识不清。针对以上情况,从家长自身、早教机构几方面提出了教育建议。
- 刘凌陈晨
- 关键词:婴儿
- 大学生儿童期受虐与攻击性、自尊的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自尊的相关性,为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攻击性问卷、儿童期虐待问卷、自尊量表对2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虐待的发生率为19.81%;男生在儿童期虐待总均分及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2.794,1.985,2.371,2.422,2.515;P〈0.05)。儿童期总分与攻击性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r=0.142,P〈0.05;r=0.324~0.480,P〈0.01);自尊与儿童期虐待、攻击性各维度,除敌意维度外,均呈显著负相关(r=-0.172~0.563,P〈0.01)。受虐组在自尊水平得分上低于非受虐组,且差异显著(t=-4.968,P〈0.001);受虐组在除敌意外攻击性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受虐组,且差异显著(t=3.286,3.138,3.509,2.405,3.058;P〈0.05)。结论: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自尊水平存在相关;且对于受虐大学生,自尊水平越高,攻击性越低。
- 郭黎岩陈晨
- 关键词:儿童期虐待攻击性自尊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