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旭荣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6篇成像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肠癌
  • 5篇磁共振
  • 3篇对比剂
  • 3篇双低
  • 2篇低场
  • 2篇低场强
  • 2篇低剂量对比剂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乳腺
  • 2篇尿路成像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机构

  • 14篇唐山市人民医...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卫生干...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8篇陈旭荣
  • 6篇曹凤英
  • 6篇李骥
  • 5篇钟洪波
  • 5篇胡文俭
  • 3篇罗锦文
  • 3篇赵林
  • 3篇李晓阳
  • 3篇张德江
  • 3篇史素丽
  • 3篇李会菊
  • 3篇张丽娜
  • 3篇邓义
  • 3篇刘玉新
  • 2篇何上青
  • 2篇邢国凤
  • 2篇欧阳中敏
  • 2篇周传仁
  • 2篇李小瑛
  • 2篇唐亚霞

传媒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4篇河北医药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低剂量CT尿路成像临床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和低X线辐射量CT尿路成像在临床上是否可行。方法 80例需要CT尿路成像检查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固定管电流法,120 KV,150 mAs;B、C、D组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法,管电压120 KV,SD值10 HU、15 HU、20 HU;A、B组碘海醇(300 mgI/ml)1.3 ml/kg,C、D组碘佛醇(320 mgI/ml)0.8 ml/kg。将原始薄层图像在东芝16排CT Vitrea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将轴位图像和重组图像传送至NFPACS上。分别记录每组病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对比剂碘用量(g),体重指数和双肾层面的毫安秒。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4组之间图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组图像质量相等,评分均为5分,C组为(4.43±0.50)分、D组(3.63±0.49)分。4组CTDIvo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辐射剂量比A组分别降低约55%、72%和80%。C组、D组对比剂碘用量下降约33%。结论自动管电流调制法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B组扫描条件可以作为常规扫描方案,以降低辐射剂量。C组和D组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用量明显减少,但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可以作为CT尿路成像的双低剂量优化扫描方法。
邓义欧阳中敏罗锦文刘玉新杨壁然周传仁唐亚霞陈旭荣李小瑛何上青
关键词:尿路成像低剂量对比剂
《外科护理学》见习带教教师选择的探索
2012年
目的寻求一种效果较好的《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模式。方法通过医生、护士、分别带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带教效果调查。结果医生和护士带教各自有所长,不能互相代替。结论学生临床见习阶段带教教师最好是二者结合带教较好。
曹凤英陈旭荣史素丽周惠兰冀亮花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教师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和一般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对比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
曹凤英祖桂君史素丽陈旭荣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全膝关节置换疗效
不同对比剂在开放式低场强MR直肠癌成像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估不同对比剂在开放式低场强MR直肠癌成像时显示肿瘤信号的能力。方法选择我院36例临床明确诊断为直肠癌患者行常规肠道准备和肌肉注射山莨菪碱20 mg后经直肠导入对比剂后,行MRI平扫与Gd-DTPA增强扫描。观察两种对比剂对肿瘤细节情况的显示能力并与术后病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空气对比剂和水对比剂在T1加权像上显示病变范围、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情况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加权像上水对比剂对癌灶病变范围(χ2=4.181,P=0.041)、大体类型(χ2=3.956,P=0.047)、浸润深度(χ2=4.000,P=0.046)判断不如空气对比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开放式低场强MR直肠癌成像时应用空气对比剂可取得良好的对比效果。
陈旭荣曹凤英胡文俭钟洪波郑秀芬李骥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低场强直肠癌对比剂
心理护理干预在直肠癌1.5T 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直肠癌1.5T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9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38例。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及1.5TMRI。观察组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二组1.5TMRI检查后患者情绪变化,包括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血压、心率变化;紧张情绪、移动性伪影的发生率及对临床诊断的影响。结果 1二组SAS、SDS、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检查前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组紧张情绪发生率为31.6%(12/38)、9.6%(4/41),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移动性伪影分生率为15.8%(6/38)、4.9%(2/41);影响临床诊断发生率为分别为13.2%(5/38)、2.4%(1/41),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直肠癌1.5TMRI检查中,可以改善SAS、SDS、睡眠质量评分,不增加患者心率及血压,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发生率,以提高1.5TMRI诊断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陈旭荣曹凤英王玉芳胡文俭张淑贞李骥张丽娜
关键词:直肠癌心理护理干预
高压注射器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7
2012年
随着CT和CT增强技术的发展,传统手推式注药,时间长,推注速率不稳定,无法对病变进行不同时态的动态观察,已不能适应现代CT增强技术要求。现代增强注射器应用计算机程控方式,设有能记忆的多套能分阶段注射程序,注药针筒均为“一次性消毒针筒”,并配有足够长度的连接管,可边扫描边注药。具有高自动化、高精确度等优势,能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病变性质任意调节推注速率,能快捷将碘造影剂注射到动脉、静脉中,分布于各血管,在注射的同时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疾病诊断率。
陈旭荣
关键词:护理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肺部癌性空洞和其他空洞的CT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要点,提高各种疾病空洞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81例伴有空洞的肺疾病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空洞发生的部位、大小、内容物、壁厚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81例患者中,肺癌、肺结核、肺脓肿、干酪性肺结核、肺霉菌感染和肺囊肿的空洞位于病灶中心的比例分别为23.8%(10/42)、73.6%(14/19)、25%(2/8)、20%(1/5)、100%(5/5)和50%(1/2);肺癌和肺结核空洞位置偏心的比率分别为76.2%和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空洞部位上叶以干酪性肺炎为最高,为80%,肺癌和肺脓肿部位下叶的比率分别为69.0%和12.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平均直径的测量结果:肺癌和干酪性肺炎两者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与其他类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壁CT强化幅度结果:肺癌与肺脓肿、肺癌与肺霉菌感染CT幅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与其他类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壁平均厚度结果:肺癌、肺结核和肺脓肿的空洞壁平均厚度均比较高。肺癌与肺结核、肺脓肿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空洞性病变的发生部位、空洞壁的厚度及形态对鉴别伴肺癌空洞与其他肺疾病空洞具有诊断意义。
赵林李会菊李晓阳邢国凤张德江陈旭荣杜雅君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肺疾病
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
吴会静谢学锋陈旭荣胡万宁张景华吴斌崔志超陈宝明蔡海峰田立斌
该研究利用计算机体层扫描组织器官结构高清晰性和放射性核素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扫描组织器官高选择性的特点同机融合两种影像信息,术前影像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结合影像三维定位信息、淋巴组织美兰染色和γ计数仪体表探测联合定位淋...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诊断
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1.5T超导MR机扫描,对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期间确诊的47例直肠癌患者进行MR盆腔检查,其中包括常规MRI序列及横轴位DWI扫描,对其影像结果、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7例直肠癌患者常规MRI序列盆部扫描发现有确切淋巴结肿大者18例,而在DWI序列(b值=1 000)中发现有确切淋巴结肿大者29例。结论应用常规MRI序列加上轴位DWI对直肠癌扫描,恶性病变在DWI呈高信号,较其他常规序列更能明确病变真实大小其对淋巴结转移的观察有较高的敏感性,常规MRI扫描联合DWI序列综合分析能作出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陈旭荣曹凤英李骥彭飞曹立秀钟洪波张丽娜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直肠癌
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被确诊为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各60例,分别设置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采用3.0T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仪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根据弥散加权成像扫描b值将这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的数据细分为三个亚组,即A组(0,200,400,600s/mm^2)、B组(0,400,600,800s/mm^2)、C组(0,400,600,800,1000s/mm^2)。比较各b值亚组之间的癌区与非癌区的慢弥散系数(D值)、快速弥散容积分数(f值)。结果: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C1组与C2组的D值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C1组与C2组的f值比较也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可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陈旭荣
关键词:前列腺癌弥散加权成像B值磁共振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