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华
- 作品数:30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的费用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的住院成本,分析不同亚型住院成本差别。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按照1989年WHO的脑卒中诊断标准,连续性登记2007年9月-2008年3月间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43例),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其构成比例,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别统计其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床位费用、药物治疗费用、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费用、功能康复锻炼费用的情况。结果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3例。TOAST各亚型构成比如下:①心源性栓塞型(10%);②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9%);③小动脉闭塞型(38%);④其他明确病因型(4%);⑤不明原因型(9%),各型比例中心源性栓塞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较小动脉闭塞型住院总费用高,表现在治疗费用及药费上,其住院天数也相对较长,不明原因型其影像检查费用较小动脉闭塞组高。结论TOAST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成本估计提供参考依据,针对不同脑卒中亚型在诊治上有所侧重。
- 陈丹霞林鑫江陈小华吴英姿王敏
- 关键词:脑梗塞住院费用
- 快速血糖测定在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测定在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抢救的8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经快速血糖测定明确诊断的42例为院前急救组,自行送来我院急诊经血生化检查明确诊断的44例为对照组。两组明确诊断后均予应用50%葡萄糖(50%GS)40~60ml静推,继以10%葡萄糖(10%GS)500ml静滴。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低血糖昏迷发病至入急诊室时间、接诊至明确诊断时间、昏迷至应用50%GS时间、应用50%GS至清醒时间明显均较短,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院前急救快速血糖测定能及时明确低血糖昏迷的诊断,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对院前急救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 彭辉强陈曼佳陈小华刘卫平吴贤仁
- 关键词:快速血糖测定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
-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和防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心内科、肿瘤科、老年科及骨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有VTE高危因素的200例患者的人口学、社会学特征及防治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具有VTE高危因素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1,发病高峰期为60~79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肿瘤、严重感染、骨折、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缺血性脑卒中,其中有VTE高危因素的占7.4%;各科危险因素分布不一;老年科、肿瘤科、骨科患者无一例接受抗凝治疗。结论VTE好发于老年男性,各科危险因素不一。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比率很低,对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急待加强。
- 舒周伍吴贤仁郑莉陈小华
- 关键词: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肿瘤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肿瘤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78例肿瘤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观察患者入ICU时RDW、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血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等指标。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38例),对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RDW在预测肿瘤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血乳酸(Lac)和RDW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增高组的APACHEⅡ和病死率高于RDW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Lac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在校正性别、年龄、APACHEⅡ、Lac和血红蛋白等因素后,RDW仍是影响肿瘤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DW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712,与APACHEⅡ和Lac的ROC曲线下面积相近。结论 RDW是评估肿瘤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 丁洽烽陈小华陈永如黄林喜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脓毒症休克肿瘤预后
- Ghrelin与糖尿病
- 2005年
- 林少达陈小华
- 关键词:糖尿病GHRELIN肥胖胰岛素
- 帕金森病住院治疗选用药物的成本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的两种治疗方法,评价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试验研究的方法,根据患者应用的不同药物把患者分为左旋多巴治疗组(A组)及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组(B组)。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成本及相关性。结果两个治疗组间成效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帕金森(H-Y)分级较高,住院天数长及总费用(包括药费)较多;成效比与总费用(包括药费、护理费用)、住院天数呈正相关,与治疗前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治疗药物成本在总治疗成本中占的比例最大,应用多巴胺受体兴奋剂治疗的成本效果比不比应用多巴胺替代治疗者高,与患者病情轻重有关,H-Y分级与选择治疗的药物相关,综合治疗可提高成效比。
- 陶春莲林鑫江陈小华陈丹霞
-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
- 妊娠糖尿病临床指标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妊娠糖尿病的母婴围产情况,探讨围产期临床指标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本文选8年来临床资料完整的52例妊娠糖尿病住院病人(47例妊娠期糖尿病和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 WHO 诊断标准...
- 陈小华林少达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围产期妊娠期糖尿病
- 文献传递
- 急诊死亡病例7年回顾性分析
- 目的分析急诊死亡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我院我院急救中心死亡病人565例临床资料。收集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急救中心记录完整的内、外、儿和妇产科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以及120出车院...
- 吴贤仁黄文娟陈丹霞陈小华
- 关键词:急诊死亡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1次/d,连续2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8%,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1.3%;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71.9%,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59.4%,两者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彭辉强陈小华刘卫平杨爱梅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红注射液疗效
- 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8
- 2010年
-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临床疗效。方法肾绞痛患者96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氯诺昔康8mg肌肉注射,继以间苯三酚80mg加入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继以山莨菪碱10mg加入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显效率62.5%,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显效率25.0%,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起效时间观察组(13.4±5.2)min,对照组(22.7±8.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6h内再发率,观察组10例(22.2%);对照组17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25%(3例);对照组43.75%(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氯诺昔康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疗效显著,起效快,6h内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彭辉强陈曼佳陈小华刘卫平吴贤仁
- 关键词:肾绞痛氯诺昔康间苯三酚联合药物疗法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