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宝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 PCR检测方法在陕西省布鲁氏菌种型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将PCR检测技术应用于陕西省布鲁氏菌的种型鉴定中,建立适用于该省的标准化分子分型技术,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BCSP31-PCR及AMOS-PCR对收集的3株标准菌株羊16M、牛544A、猪1330S以及89株陕西省1957年以来保存的部分地方株进行种型鉴定。结果菌14025、14045经BCSP31-PCR、AMOS-PCR均未条带,排除是布氏菌,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其余菌株BCSP31-PCR均出现223 bp大小的条带;菌62018、74011、74012经AMOS-PCR出现285 bp左右条带,证实为猪1型菌株,菌92008未出现条带,该方法不能用于犬种菌的鉴定,其余菌株均出现731 bp左右的条带,为羊种菌。结论 PCR方法特异、快速、准确,在实际工作中,可用BCSP31-PCR方法鉴定到属,AMOS-PCR检测方法鉴定到种,可作为布鲁氏菌种属快速鉴定方法之一。
- 陈宝宝吕文安翠红聂守民孙养信
- 关键词:布鲁氏菌PCR
- 陕西省2018年布鲁氏菌种型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 2019年
- 目的对陕西省2018年分离的疑似布鲁氏菌进行种型鉴定,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形态学鉴定、BCSP31、AMOS、16SrDNA-PCR及生化鉴定方法,对2018年全省收集的30株疑似布鲁氏菌进行鉴定。结果BCSP31-PCR检测结果中,1、33号菌株为阴性,12、19、20、23、29、30、31号菌株疑似,其余均为阳性;AMOS-PCR扩增结果显示,BCSP31-PCR阴性及疑似的菌株均为阴性,其余均出现731 bp左右的目的条带,确定为羊种菌;16SrDNA-PCR结果与AMOS-PCR一致,AMOS-PCR中未出现条带的9株菌均显示为其他菌,其余菌株与布鲁氏菌的同源性99%;生化鉴定确定4号为羊1型,3、11、32号为羊种变异株,其余均为羊3型。结论 2018年分离获得的30株菌经鉴定有9株排除是布鲁氏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遇到疑似菌株时应综合应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以获得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 陈宝宝吕文孙养信聂守民安翠红姜海田国忠
- 关键词:布鲁氏菌PCR
- 陕西省洛渭三角洲地区黄鼠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究陕西省境内洛河与渭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区黄鼠的染色体数目,为分类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方法,经制片后镜检。结果共观察2只黄鼠标本的47个细胞,其中染色体数目为2n=38的细胞有45个,占观察总数的95.74%。结论陕西省境内洛河与渭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区黄鼠应为阿拉善黄鼠。
- 孙养信陈宝宝卢银让安翠红霍丽霞
- 关键词:阿拉善黄鼠染色体核型
- 常用浓度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金属的腐蚀性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对金属的腐蚀性。方法选用4种二氧化氯、3种过氧化氢和3种过氧乙酸产品,研究其对碳钢、铝、铜、不锈钢和锌片5种金属的腐蚀性,计算腐蚀速率。结果300 mg/L的二氧化氯液体制剂对碳钢片、铜片、铝片和锌片腐蚀性都达到重度腐蚀;500 mg/L条件下二氧化氯液体对不锈钢片仍基本无腐蚀。3%过氧化氢液体对碳钢片和不锈钢片基本无腐蚀,对铜片和铝片轻度腐蚀,对锌片重度腐蚀。1.0 g/L过氧乙酸液体制剂对碳钢片、铜片和锌片重度腐蚀,对铝片中度腐蚀,对不锈钢片基本无腐蚀。结论3类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除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之外,对其他4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腐蚀性,其中过氧化氢腐蚀性较低,二氧化氯次之,过氧乙酸最高。
- 陈宝宝孙亮孟昭伟雷毅张晓玲
- 关键词: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 陕西省2018年布鲁氏菌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分析陕西省2018年布鲁氏菌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为布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陕西省布鲁氏菌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对重点及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掌握畜间感染情况,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及特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 2018年共报告4起布病突发疫情,报告发病15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对事件相关重点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筛查,总计筛查265人,阳性11人,其中确诊病例7人,隐性感染者4人;血清学筛查羊只总计8 569只,其中阳性180只,阳性率2.10%,扑杀病羊187只,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2018年布病疫情传染源均为病羊,饮用生羊奶、饲养防护不当是引起布鲁氏菌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及监测。
- 陈宝宝孙养信范锁平聂守民张义安翠红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布鲁氏菌病
- 陕西省2005-2015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05-2015年陕西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5年陕西省人间布病监测及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结合专题调查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15年陕西省累计报告布病病例9 646例,发病率为2.34/10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调查重点人群824 931人,采集血清121 649份,血清学阳性5 755份,阳性率4.73%,感染率0.70%。病例分布在除杨凌区以外的10个设区市共计84个县(区),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榆林、渭南、延安市,三市占全省总发病数的94.81%;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为3.58∶1,农民、牧民占总发病数的90.26%,报告病例多集中在4~9月份。结论陕西省人间布病疫情形势严峻,控制传染源、加强布病监测、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及职业人群干预力度、加强布病宣传是预防布病的根本措施。
- 陈宝宝范锁平安翠红雷毅吕文孙养信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环境检测流行病学研究
- 1983-2010年定边县鼠疫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定边县1983-2010年鼠疫监测结果,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1983-2010年未发现1例人间鼠疫,1987-1988年、2000-2001年、2006年3次发生鼠间鼠疫流行,染疫动物4种,染疫媒介3种,分离鼠疫菌80株。剖检活鼠类脏器22 195份,结果均为阴性,做自毙动物培养525只,阳性68只,阳性率12.95%,做媒介蚤细菌培养1 413组,阳性12组,阳性率为0.85%;检测各类动物血清26 105份,间接血凝试验结果阳性4份,阳性率为0.02%,放免检测11 914份血清,阳性18份,阳性率为0.15%。结论 1987年定边县被判定为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加强自毙动物病原学的有效监测可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并能控制鼠疫流行;3次鼠疫流行间隔时间分别为为3年、6年,当前形势下鼠疫防治不容忽视。
- 李兴庆李伟华陈宝宝白江春
-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
- 45例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45例非牧区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9月份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发病高峰期,且2014年至2018年儿童布鲁菌病发病呈逐年增多趋势。45例布鲁菌病患儿中,男19例、女26例,0~3岁儿童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主要发病人群(53.3%、24/45),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传播(64.4%、29/45)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发热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82.2%、37/45),其次为关节肿痛(40.0%、18/45)和肝肿大(28.9%、13/45),但多汗(11.1%、5/45)和乏力(6.7%、3/45)较少见。实验室检查以炎症指标异常为主,降钙素原升高者30例(66.7%),红细胞沉降率者(ESR)增快者10例(22.2%),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7例(15.6%);血常规检查中无全血细胞数下降的患儿;45例患儿血培养布鲁杆菌阳性者35例(77.8%),另外10例(22.2%)试管凝集试验阳性。45例患儿中4例(8.9%)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且其脑脊液均培养出布鲁杆菌。结论儿童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非牧区儿童存在长期发热、关节肿痛或肝脏肿大等症状时,儿科医师应高度怀疑布鲁菌病,以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 张玉凤邓慧玲余鹏博陈宝宝袁娟刘瑞清冯雨萱徐鹏飞唐甜甜
- 关键词:布鲁菌病儿童
- 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阿拉善黄鼠和达乌尔黄鼠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探索阿拉善黄鼠和达乌尔黄鼠的分类鉴定方法。方法 运用DNA条形码技术测定两地黄鼠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分析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NJ树。结果 11份阿拉善黄鼠的种内遗传距离〈2%,4份达乌尔黄鼠的种内遗传距离〈1%,两地黄鼠的遗传距离介于8%~9%之间,同时,NJ树将两地黄鼠分成2个独立分支。结论 阿拉善黄鼠为独立物种。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黄鼠种类鉴定。
- 陈宝宝孙养信安翠红霍丽霞范锁平
- 关键词:DNA条形码阿拉善黄鼠达乌尔黄鼠
- 陕西省鼠疫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研究
- 孙养信安翠红陈宝宝范锁平孙晔张同军吕文聂守民李胜
-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历史上给人类多次带来巨大灾难,被列为中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1905~1942年,陕北地区发生多次人间鼠疫流行,波及榆林、延安地区14个县,发病9649人,病死率高达90....
- 关键词:
-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调查烈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