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建锋
-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委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运用品管圈推进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组建QCC小组,分析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原因,利用头脑风暴法收集并拟定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手卫生培训现场考核226人,合格率100%,理论考试1 264人,平均分97.0,临床速干手消毒剂平均日床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林秀娟林红燕朱健强阮建锋
- 关键词:品管圈手卫生医院感染管理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控制并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7月-2012年12月颅脑手术患者851例临床资料,64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病例组,以年龄段及术前诊断为匹配条件收集64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无颅内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 851例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64例,感染率7.52%,其中2011年8月感染率较高,为28.57%,高于平均水平的7.52%(χ2=23.35,P<0.05),易感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类型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联(P<0.05)。结论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强化护理对策,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林秀娟阮建锋林红燕陈奕慧
- 关键词:颅内感染医院感染
-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ICU内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临床标本分离的致病菌,描述致病菌株的菌种分布特征以及标本来源分布特征,分析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变迁,比较ICU与全院之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ICU检出的1 322株致病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共751株(56.81%),其中分离自痰液或支气管吸取物共617株(82.16%);2012—2014年,ICU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等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步上升趋势(P<0.05)。至2014年7—12月,ICU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80%以上,其中对头孢哌酮耐药率最高,达100%。ICU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全院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情况严峻,预防医院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显得更为重要,否则持续的耐药率升高将使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面临无药可选的局面。
- 阮建锋林红燕钟韵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医院感染
- 黄连浸出液对耐药奇异变形菌整合子转录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黄连对变形菌属整合子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黄连对细菌耐药基因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试验鉴定携带有Ⅰ、Ⅱ类整合子耐头孢哌酮奇异变形菌1株,利用RT-PCR方法,分析变形菌属Ⅰ、Ⅱ类整合酶基因(intI1和intI2)转录水平检测的合适条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黄连浸出液处理耐药奇异变形菌对其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奇异变形菌总RNA提取完整无降解;Ⅰ类整合子的第1对引物、Ⅱ类整合子的第2对引物在不同退火温度下扩增时均出现明显的非特异性条带;随着黄连浓度的升高,奇异变形菌intI1和intI2相对表达量下降,当黄连浓度在50mg/ml以上,可显著抑制奇异变形菌intI1、intI2的转录(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变形菌属intI1、intI2基因转录水平的方法,发现黄连浸出液可抑制变形菌属整合子转录水平,推测与黄连抗耐药机制有关。
- 陈奕慧林红燕谭少华阮建锋朱健强
- 关键词:黄连整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