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军 作品数:33 被引量:219 H指数:8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Habib4×辅助的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2016年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33岁,因'上腹胀痛2周余,体检发现右肝占位5天'入院。既往'乙型病毒性肝炎'20余年。无其他慢性病史。查体: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右上腹轻压痛,右侧肋缘下2cm扪及肿大的肝脏,质硬,其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甲胎蛋白(AFP)20.89μg/L,乙肝病毒复制量HBV-DNA1.62×10~7 IU/ml,经抗病毒治疗,术前降至<500IU/ml。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为4.8%。超声造影提示:(1)右肝下段低回声病灶, 王强 闫军 马宽生 别平关键词:肝脏 肝癌 肝脏肿瘤 肝切除术 原发性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下的解剖性肝切除术: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SHVE)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意义,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因原发性肝癌实施解剖性肝切除术的病人共93例,根据肝血流阻断方式将所有病例分为2组:单纯入肝血流阻断组(Pringle组,n... 马宽生 陈耿 闫军 夏锋 李晓武 郑树国 王曙光 别平关键词:肝血流阻断 肝切除术 队列研究 2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分析我院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 ,感染率为 72 % ;11例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为细菌 ,其中8例为耐药的G-菌 ,术后使用呼吸机≥ 2d、长时间手术等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术后第 1周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 ;G-菌是常见的病原体 ;10个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 王槐志 董家鸿 卢倩 闫军 陈耿 张霁关键词:肝移植 肺部 肝硬化肝癌和无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5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肝硬化肝癌和无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1 083例行肝癌切除术的HBsAg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有无肝硬化,将633例合并肝硬化的HBsAg阳性肝癌患者设为肝硬化组,450例无肝硬化的HBsAg阳性肝癌患者设为无肝硬化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肝门阻断率。(2)术后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病死率。(3)纳入患者性别、年龄、ALT、AST、Alb、TBil、PLT、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肝门阻断、肝切除范围、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癌栓、肝硬化指标,分析影响HBsAg阳性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复查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9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范围)表示,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
结果:(1)术中情况:肝硬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00 mL(30~7 000 mL),无肝硬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00 mL(50~8 00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9,P〈0.05)。肝硬化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率、肝门阻断率分别为250 min (82~715 min)、29.86%(189/633)、62.24%(394/633),无肝硬化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2 min(85~ 738 min)、27.11%(122/450)、66.67%(300/4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2, χ2=0.969,2.236,P〉0.05)。(2)术后情况: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韩秀国 马宽生 夏锋 闫军 冯晓彬 肖森林 李晓武关键词: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衰竭 HBV^+肝细胞癌患者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分析及作用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阳性(HBV+)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信使RNA(messenger,mRNA)的共表达网络,探讨关键lncRNA的作用。方法下载GEO(GSE54238)lncRNA/mRNA表达谱芯片数据,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方法获得不同临床进展阶段的肝细胞癌患者与正常人均具有显著差异的肝组织lncRNA、mRNA表达谱,并构建被DNA元素百科全书数据库(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ENCODE)收录的差异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继而分析共表达网络中的mRNA参与的GO、KEGG;并分析与核心lncRNA高度相关的mRNA与患者生存曲线的相关性。结果与5个ENCODE收录的差异lncRNA具有共表达关系的mRNA共有81个(相关系数≥0.90)。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中的mRNA主要参与的GO通路有氧化还原、呼吸电子链传递和脂肪酸代谢过程;KEGG信号通路主要有脂肪酸降解、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β-丙氨酸代谢。与核心LINC01018(又名SRHC)、EHHADH-AS1和F11-AS1高度相关的mRNA SLC2A2、PCK2、EHHADH、F11、FM04和NR1I3与患者生存曲线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LINC01018、EHHADH-AS1、F11-AS1等lncRNA居于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的核心位置,在HBV+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有望成为HBV+肝细胞癌新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涂晓丽 文荃 闫军关键词:肝细胞癌 酒精性肝硬化的肝移植和药物治疗 被引量:2 2003年 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约8%~18%的ALD将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ALC)[1~3]. 卢倩 闫军 杨占宇 江正辉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 肝移植 药物治疗 适应证 术式选择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同期联合手术治疗 被引量:9 2002年 董家鸿 闫军 卢倩关键词:肝癌 门静脉高压症 联合手术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危险预兆与肝移植指征 目的:确定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危险预兆,提出国人重型肝炎的肝移植指征. 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至2001年5月间所有重型肝炎病人入院时的主要临床参数及预后情况,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文件,通过Bi... 孙建斌 别平 董家鸿 王槐志 杨占宇 何宇 曾仲 卢倩 闫军 王曙光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胆红素 预后 文献传递 补救性射频消融或门静脉栓塞术联合射频辅助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肝癌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行RFA或门静脉栓塞术(PVE)补救治疗射频辅助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RALPPS)一期术后剩余肝体积(FLR)增长不良的合并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5例行RFA或PVE补救治疗RALPPS一期术后FLR增长不良合并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标准肝脏体积(SLV):613.0X体表面积+162.8;体表面积=0.0071×身高+0.0133×体质量。对FLR〈40%的肝癌患者行RALPPS。一期术中采用RFA在患侧和健侧肝叶间烧灼出1条凝固无血带,结扎门静脉右支。术后对于FLR增长不足的患者行经皮RFA或PVE补救治疗,刺激FLR增长,达到目标值后行二期肿瘤切除术。观察指标:(1)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和死亡情况。Clavien—DindoⅢa级及以上并发症定义为主要并发症。(2)FLR变化及肿瘤进展情况。(3)术中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2月。随访项目包括常规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腹上区增强CT或超声造影)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面±s表示。结果(1)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和死亡情况:2例患者未行二期手术,其余3例患者完成二期手术。5例患者术后均无主要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于二期术后并发肾衰竭及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FLR变化及肿瘤进展情况:5例患者一期术前FLR为(329±80)cm^3,占SLV百分比为25%±5%。3例患者二期术前FLR为(533±45)cm^3,占SLV百分比为43%±3%,增长率为44%~113%,间隔期时间为(29.0±2.2)d。3例完成二期手术患者一期术后第1周FLR增长率为33.5%~68.9%;行RFA或PVE补救治疗前FLR1周增长率为1.2%~14.3%;治疗后FLR1周增长率为9.7%~29.8%。2例未行二期手术患者:1例一期术后 王强 闫军 冯晓彬 陈耿 夏锋 李晓武 马宽生 别平关键词:门静脉栓塞术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1O年随访:单中心120例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RFA)与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对患者术后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120例肝转移患者RFA治疗62例,手术治疗58例。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RFA术后并发症较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比24.1%,X2=4.512,P〈0.05)。转移癌直径〈4.0em者两组复发率及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比10.0%,X2=2.413,P〉0.05;X2=2.248,P〉0.05)。转移癌直径≥4.0em者复发率及1、3、5年生存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5%比26.3%,X2=4.992,P〈0.05;X2=4.370,P〈0.05)。至2014年5月108例患者获得为期7~81个月的随访,总体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分化程度、原发灶N分期、转移癌直径、转移癌类型、肝外转移及癌胚抗原(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癌类型、转移癌直径、肝外转移及高CEA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14,2.560,1.964,1.998;95%CI:1.179—2.778,1.420—4.615,1.269—3.041,1.295~3.084;P〈0.05)。结论RFA适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临床病例选择应严格。转移癌类型、转移癌直径、肝外转移、高CEA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青兵 蒋家云 谭运华 冯晓彬 闫军 夏峰 李晓武 马宽生 别平关键词:结直肠癌 肝转移 射频消融 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