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旭
- 作品数:2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声乐音高比较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乐音高比较仪,它由:唱音输入、第一、二音频放大器、第一、二滤波器、第一、二模数转换器、双踪彩色示波器、伴音输入、耳机输出构成。唱音输入与第一音频放大器相连接,第一音频放大器与第一滤波器相连接,第一滤波...
- 付红艳郭东旭张海丰薛泽利葛洪亮王洪涛王庆梅董艳红周绍中
- 文献传递
- 声乐气息调节横膈肌运用测试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乐气息调节横膈肌运用测试仪,它由:腰带、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桥电路、第一光电检流计、直流电源、第二光电检流计、第二电桥电路、第二压力传感器构成。腰带内侧上方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电...
- 郭东旭袁德贤薛泽利周绍中
- 文献传递
- 歌唱声谱分析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歌唱声谱分析仪,它由:高频响应话筒、第一音频放大器、第一选频器、第一电子开关、双踪示波器、第二电子开关、第四选频器、第二音频放大器、低频响应话筒、第三选频器、第二选频器构成。该产品结构简单,它可对歌唱声...
- 郭东旭王庆梅袁德贤陈向新
- 文献传递
- “十三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 2024年
-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十三辙”作为我国民族声乐知识之一,有着引入教育领域的积极意义。文章针对“十三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与路径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师需把“十三辙”融入声乐课程,注重传播传统音乐文化,鼓励学生创新,指引学生探析唱法,提升民族声乐作品赏析水平,并注重专项研究,继而提升民族声乐教学水平。
- 郭东旭宋永强
- 关键词:民族声乐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水平
- 浅谈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训练技巧被引量:1
- 2011年
- 男高音声部是男女所有声部中最难教也最难学的一个声部,有人戏称之为"难高音"。文章着重就构建男高音声部的方法与要领,特别是解决高音技术这一核心问题,强调了"关闭"唱法中的十字要领是解决核心难点的金钥匙。应遵循科学、正确的声乐教学方法原理,注重男高音实际演唱中的训练实效。
- 郭东旭
- 关键词: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关闭唱法
- 电子谱夹子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谱夹子,它由:夹体、弹簧、照明灯、电池、盒体构成。两个对称的夹体通过弹簧组装在一起,盒体装在夹体的一侧,照明灯、电池装在盒体上。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型美观,夹体上装有照明设备,晚上弹琴、拉琴...
- 付红艳郭东旭李成龙王冰凌李丹丹周蕾张永全周丽华刘洋
- 文献传递
- 颅腔声乐共鸣检测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腔声乐共鸣检测仪,它由:共振探头、感应接收器、选频处理器、信号放大器、频幅显示系统构成。共振探头与感应接收器相连接,感应接收器与选频处理器相连接,选频处理器与信号放大器相连接,信号放大器与频幅显示系统...
- 郭东旭付红艳张海丰薛泽利王洪涛王庆梅董艳红刘春妍陈向新
- 文献传递
- 京剧程式化表演对美声演唱舞台表演的指导意义
- 2011年
- 文章通过探讨在舞台歌唱艺术实践与声乐理论研究中引用京剧程式化表演的技法和特点,指出了梅派唱腔对于美声歌唱具有指导意义,借鉴京剧梅派程式化唱腔艺术独特的"中和"音乐美学观,能使舞台表现具备优雅、大方、嗓音明亮的艺术特点;借鉴海派京剧程式化舞台表演美学真实化、视像化、通俗化、创新化、整体化的特征,则可以综合、全面地指导歌唱中的舞台表演。
- 郭东旭
- 关键词:京剧程式化表演美声
- 嗓音类型的鉴定方法与特点被引量:1
- 2014年
- 虽然人体发声器官在构造体系上可谓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每一个人身体体质与体形上的差异,必然带来喉头的大小,声带的长短、厚薄、宽窄,共鸣腔体的大小等生理上的差异;因此,也就形成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声音。
- 郭东旭
- 关键词:检测法女高音男高音
- 浅谈声乐基础与技巧训练相结合被引量:1
- 2013年
- 声乐中的基础性训练一般是指在中间声区建立基本发声歌唱感觉,包括喉头平稳而松紧有度地挡气并振动发声;用深气息支持声音传送;建立发声管道的混合声共鸣与按照语言发音的正常规律咬字吐词等。
- 郭东旭
- 关键词: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