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菲
- 作品数:27 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46名接受全程放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外照射25次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盆腔常规MRI及DWI扫描,每次扫描均测量肿瘤的直径及ADC值。根据治疗结束6个月后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划分为完全有效组(CR)、部分有效组(PR)及无效组(SD)。计算并两两比较各次MRI扫描测得的肿瘤ADC值及直径的动态变化值。结果:CR组在治疗2周及外照射25次的ADC值提高均高于RP组及SD组(P<0.05),治疗结束后CR组的ADC值与PR组及S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放化疗2周后及外照射25次后各肿瘤组(CR、PR、SD组)的ADC值、肿瘤最大直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作为预测及监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 邝菲颜志平王健饶志远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放化疗宫颈肿瘤
- 多模态MR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的临床应用
- 邝菲林宇宁陈自谦颜志平冯浩
- 研究背景:磁共振成像(MRI)因优良的软组织分辨力及多平面成像的优点,已广泛成为诊断和评估子宫病变最有效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疗效评价及其重要。该研究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成像诊断肿瘤诊断肿瘤治疗
- 2D CSI~1H-MRS对脑部病变的研究
- 一 研究的背景 脑部疾病种类繁多,各种脑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多有重叠,单纯依靠常规的形态学成像不能很准确地区分脑部的各种疾病,为我们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脑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技术已日趋成熟,它将脑部的生物...
- 邝菲
- 关键词:炎性病变
- 文献传递
- 3D-FIESTA-C序列对桥小脑角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桥小脑角区为囊性病变的好发部位,增强扫描对鉴别桥小脑角区完全囊性病变无明显价值,同时桥小脑角区有多条神经走行,判断该区囊性病变的类型及其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极为重要。
- 邝菲颜志平
-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桥小脑角区
- 不同b值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b值联合鉴别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的价值。方法采用3.0T MR对106例宫颈癌、8例宫颈肌瘤、12例宫颈癌前期病变Ⅲ(CINⅢ)患者及67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常规MR、DWI扫描,由b=0、600s/mm2及b=0、1000s/mm2两组ADC图计算ADC值,根据ROC曲线比较两组ADC图评估不同宫颈病变的价值。结果宫颈癌两组b值的ADC值均低于宫颈肌瘤、CINⅢ及正常宫颈组织(P均<0.001);宫颈肌瘤与CINⅢ、宫颈肌瘤与正常宫颈组织两组b值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INⅢ与正常宫颈组织间两组b值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值对于鉴别宫颈恶性与良性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有较高价值;两组b值的诊断价值相当。
- 邝菲陈自谦钟群付丽媛
- 关键词:宫颈病变ADC值
- 颌面部腺样囊性癌15例影像学特点分析
- 2017年
- 腺样囊性癌(ACC)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涎腺肿瘤,发病率居涎腺恶性肿瘤的第2位。其多发生于涎腺组织,侵袭性强,具有嗜神经生长的生物学特点,早期即可发生神经侵袭和远处转移,出现面瘫、疼痛、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采用手术治疗ACC,难以彻底切除肿瘤且易复发,因此,准确评价肿瘤范围尤其神经、骨、颅内侵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 冯浩邝菲颜志平苏素联
- 关键词:颌面部腺样囊性癌CT检查MRI检查
- 脑部环形强化病灶的磁共振波谱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 CSI1H-MRS)对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S及MRI表现,包括胶质瘤20例、转移瘤18例、脑部炎性病变16例、放射性损伤8例。比较4组乳酸(Lac)峰出现率,计算增强区及增强区内部的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的浓度及NAA/Cho、Cho/Cr、NAA/Cr比值。结果:(1)4组病变的Lac峰出现率无明显差异。(2)胶质瘤、转移瘤、炎性病变、放射性损伤的NAA/Cho分别为0.43±0.32、0.69±0.29、1.26±0.53、0.63±0.34,胶质瘤显著低于其他3组病变(P<0.05);当取NAA/Cho<0.4时,MRS区分胶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0.2%、77.4%、71.5%、89.4%,均高于MRI,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时各项指标均提高。(3)4组病变的Cr浓度分别为0.17±0.05、0.10±0.05、0.21±0.08、0.21±0.09,转移瘤显著低于其他3组病变(P<0.05);当取Cr<0.06时,MRS区分转移瘤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1.3%、81.9%、74.1%、90.1%,均高于MRI,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时各项指标均提高。结论:2D CSI1H-MRS在脑内环形病变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诊断价值更高。
- 邝菲王飞陆建平刘崎王莉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代谢产物脑疾病
- 绝经前女性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值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绝经前女性正常宫颈组织在不同生理周期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 ficient,,ADC)变化。方法将82名健康女性按年龄段分成3组(A组27例,20~29岁;B组28例,30~39岁;C组27例,40~49岁),采用3.0TMRl分别于增殖中期及分泌中期行2次盆腔MR检查,研究不同结构区、年龄段及生理周期的宫颈ADC值的变化。结果子宫3层结构的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肌层最高,黏膜层居中,结合带最低),宫颈黏膜层及结合带的ADC值在分泌中期均低于增殖中期,而肌层的ADC值在不同周期问差异不明显,宫颈每层结构在同一周期的各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宫颈粘膜层在增殖中期的ADC值更为稳定。结论不同结构区及生理周期会对正常宫颈组织的ADC值产生影响,当利用ADC值探测早期宫颈癌、监测疗效及鉴别肿瘤早期复发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绝经前女性应在增殖期行盆腔MR扫描。
- 邝菲颜志平吴贵华王健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绝经前女性宫颈组织
- 3.0T MRI对绝经前女性正常子宫的ADC值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绝经前女性的正常子宫三层结构(肌层、结合带及内膜)在不同月经周期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 efficient,ADC)的变化。资料与方法将67名健康女性分成三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分别于增殖中期及分泌中期行2次MR检查,研究不同结构区、年龄段及生理周期对子宫ADC值的影响。结果子宫三层结构的ADC值在同一周期同一年龄组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肌层最高,内膜居中,结合带最低);B组内膜的ADC值在两期均高于A组和C组,而A组和C组内膜的ADC值在两期均无明显差异,其余结构区无明显年龄差异;各个年龄段子宫内膜的ADC值在增殖中期均低于分泌中期,而各年龄段肌层与结合带的ADC值在不同周期间差异不明显。结论不同结构区、年龄及周期会对子宫(尤其内膜)的ADC值产生影响,当利用ADC值精确分析子宫病变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尤其有助于监测疗效及鉴别肿瘤复发。
- 邝菲陈自谦钟群马明
- 关键词:正常子宫表观扩散系数值磁共振成像
- 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及与病理的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F(12例原发,2例复发)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平扫,4例病灶呈稍高密度,8例呈等密度,2例呈稍低密度;边界清晰3例,模糊9例;增强病灶均呈明显强化,未见包膜。MRI 检查,4例病灶局限于单一肌肉,10 例累及多块肌肉;3例肿瘤境界清楚、有不完整包膜,11例境界不清、无包膜、边缘呈爪状生长;与肌肉比较,病灶平扫T1WI呈等信号4例、呈低信号10例,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信号的差异主要反映了病灶的组织学成分的不同,MRI 比CT更精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
- 王萍颜志平陈丙丁邝菲饶志远苏素联
- 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