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邵平
- 作品数:47 被引量:2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木粉热处理对WPC耐腐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采用180、200和220℃分别热处理0、1、2和3 h后的马尾松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并研究热处理木粉对复合材料的耐白腐、褐腐能力及其弯曲性能的影响,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分析WPC试样腐朽前后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质量损失率的影响均显著,菌种的影响不显著;木粉热处理后WPC的质量损失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明显增大,200℃、3 h处理后的木粉使WPC的质量损失率降低最多,经白腐菌和褐腐菌侵蚀后,分别较对照降低了53.52%和57.83%。腐朽前后WPC试样表面菌丝侵蚀情况的ESEM观察结果也进一步说明木粉热处理具有提高WPC耐腐性能的作用。而木粉热处理使WPC的弯曲强度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最多降低了4.57%,但弯曲模量总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温度和时间对WPC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 邓邵平林姿黄前辉王春灿
- 关键词:木粉木塑复合材料质量损失率弯曲模量
- 高温热处理人工林杉木木材的材色和涂饰性能被引量:28
- 2010年
- 人工林杉木试材在160-220℃下分别热处理3和5 h,测定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试材表面颜色、光泽度的变化,并采用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漆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同时对涂饰后试材表面的颜色以及耐磨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深,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色差增大,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红绿轴色品指数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总体增大,但均为无规律性变化.与热处理前后试材颜色参数的变化相比,涂饰后不同条件热处理材的明度及总体色差减小;与素材漆膜比,热处理使漆膜的耐磨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0℃以上较长时间处理会使漆膜耐磨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漆磨质量,影响的程度与涂料品种有关.
- 邓邵平陈寒娴林金春卞丽萍
- 关键词:人工林杉木材色光泽度
- 木塑复合材料阻燃研究进展
- 对木塑复合材料(WPC)的阻燃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阐述,总结了近几年WPC用阻燃剂及阻燃处理方法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提高阻燃剂阻燃性及与WPC的相容性,展望了今后木塑复合材料在阻燃剂改性方面的研究方向...
- 马长城邓邵平
-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阻燃剂改性处理性能评价
- 文献传递
- 天然绿色染料的开发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通过提取绿色植物叶绿素染色液, 对木材进行染色试验, 结果表明, 该染色液着染效果较好, 可以得到绿色调纹理的木制品. 初步确定了较适宜的染色工艺,
- 胡淑宜邓邵平黄碧中
- 关键词:木材染色
- 一种轻质厚型的杉木芯、竹皮贴面的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厚型的杉木芯、竹皮贴面的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一芯板基材,所述芯板基材由位于中部的木材框架和与木材框架上下面分别对称胶合的轧孔中板组成,所述轧孔中板的外侧面贴设有竹皮,所述竹皮内侧面经一塑料薄膜层与轧孔...
- 叶翠仙陈月琴邓邵平陈祖建孟菊
- 文献传递
- 竹材防霉染色处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以铜化物、硼化物、新洁尔灭的质量分数为因素,按正交试验方案组成不同配比的复合防霉药剂,分别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的酸性染料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对竹材进行防霉染色处理;同时测定防霉染色处理竹材与染色处理竹材的色度指数,并评价其变化。结果表明:将该复合防霉剂与酸性大红染液复配,不仅能提高染色竹材的防霉性,而且防霉剂的配比对竹材的染色效果基本无影响。
- 邓邵平
- 关键词:竹材染色防霉效果防霉剂
- 杉木木材酸性染料染色工艺优化被引量:5
- 2021年
-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染液质量分数、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各指标的最优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染色工艺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染液质量分数和染色温度对染透率和上染率的影响显著,但各指标单独优化得出的工艺参数不一致;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获得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效果最优的染色工艺,即染液质量分数2.0%,染色时间4 h,温度90℃,促染剂用量3.0%.在此条件下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分别可达53.64%、7.59%和53.20,总体高于正交试验中各指标最大测试值,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 邓邵平王春灿林金国饶久平
- 关键词:杉木木材上染率色差
- 杉木间伐材高温热处理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被引量:15
- 2009年
- 以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分别用180,200和220℃处理杉木间伐材2和4h,测定处理样综纤维素、纤维素、Klason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内综纤维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材综纤维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纤维素总体降低较少,相应的苯醇抽出物含量、Klason木质素含量增加;温度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木材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程度增大;在隔氧的油介质中进行热处理,试件的化学成分变化程度低于空气介质中热处理材;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时间、介质对主要化学组成产生极显著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180℃热处理时开始发生半纤维素分解,到200℃时纤维素也开始分解;氧气氛围对糖残基的热分解具有促进作用。在3412,1050,898cm-1附近相关糖残基,1736cm-1附近相关C■O以及2907cm-1附近对应C—H的吸收强度的变化也表征出热处理过程中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 邓邵平江茂生陈孝云谢拥群
- 关键词:杉木间伐材化学成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5种普通木地板染色处理及染透深度的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本文选择几种适宜的酸性染料通过合理的调色技术,可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美丽色彩,并将此应用于5种普通木地板的染色处理上.结果表明:染色能较好地削弱基材的颜色差异,突出木材所特有的质感.与此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染料的浓度、温度、真空度、真空时间、注入压力、保压时间、试材尺寸为试验因子组成染色工艺参数,对木荷、米槠、檫木进行染色处理。
- 邓邵平胡淑宜黄碧中林金国刘雁
- 关键词:木地板染色酸性染料板材
- 两段处理法对杉木间伐材性能改良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以处理时间为因素,按正交试验方案采用两段浸渍法对杉间材进行处理,第1段用质量分数为20%的Na2SiO3处理,第2段采用6%H3BO3与10%的PEG-1 000的复合溶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杉间材的顺纹抗压强度、硬度均比素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平均增加27.37%和14.58%;而试材经不同阶段处理后的尺寸稳定性能各异,其中以第1段处理12 h后再经第2段处理24 h时的尺寸稳定性能改善明显,抗胀率达37.60%.
- 邓邵平
- 关键词:尺寸稳定性顺纹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