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琳

作品数:20 被引量:164H指数:9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疗效分析
  • 4篇交感
  • 3篇神经节
  • 3篇皮内注射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中西医结合治...
  • 3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穴位
  • 2篇原发性
  • 2篇神经痛
  • 2篇内脏
  • 2篇内脏痛
  • 2篇皮部
  • 2篇皮肤
  • 2篇子宫
  • 2篇疱疹
  • 2篇疱疹后神经痛
  • 2篇经痛

机构

  • 18篇连云港市第一...
  • 6篇江苏省麻醉学...
  • 4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连云港市第三...

作者

  • 20篇赵琳
  • 10篇曾因明
  • 10篇章云海
  • 8篇李小明
  • 7篇耿祝生
  • 5篇周震球
  • 5篇雷玲
  • 4篇李玉
  • 4篇张励才
  • 4篇李静
  • 4篇徐志强
  • 4篇曹俊平
  • 4篇张立丰
  • 3篇沈国容
  • 3篇李小民
  • 3篇赵志斌
  • 2篇张兆剑
  • 2篇刘克芳
  • 2篇周星
  • 2篇张天艳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天津中医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内脏相关的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研究
章云海李小民赵志斌周春华黄运姣曾因明李静耿祝生赵琳张励才朱珊珊徐志强雷玲沈国容张兆剑
该课题从形态学方面初步验证了皮内和胃的躯体神经末梢感受器和交感神经末梢感受器到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上行轴浆流的通道,并提示其下行通路呈网络样分布。证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呈网络样分布、交感神经节以及节后神经元有末梢直接...
关键词:
关键词:皮内注射交感神经节感受器通路
皮内注射局麻药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的镇痛效应被引量:29
2004年
局麻药皮内注射治疗内脏痛已经取得了明显疗效[1],本研究拟观察在相应皮区皮内注射局麻药对结肠镜检查引起内脏痛的临床效果.
章云海曾因明雷玲赵志斌孔庆云葛洋于爱玲赵琳朱珊珊李小明颜明
关键词:局麻药皮内注射结肠镜检查镇痛效应内脏痛
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2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9
2004年
章云海周震球曾因明李小明耿祝生赵琳张立丰张励才曹俊平
关键词:疱疹神经痛地塞米松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4例疗效分析
2000年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作者以中西医双重诊断,运用中医辨证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疗功血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门诊58例,住院6例,发病年龄15~52岁,以青春期(18岁以下)及更年期(45岁以上)最多,
赵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出血功能性
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9
2002年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服用钙尔奇 -D基础上 ,采用穴位注射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4例 ,并与单纯钙尔奇 -D治疗组对照。结果 :针药治疗组能明显提高患者腰椎的骨密度 ,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但对股骨的骨密度提高不明显。结论
欧阳钢王东岩李小民赵琳
关键词: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皮内注药治疗内脏痛的神经基础与皮肤经络的实质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研究家兔胃伤害性刺激牵涉区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分布规律及其末梢分布。方法:在家兔胃伤害性刺激牵涉区皮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荧光素核黄(NY)逆行神经追踪,观察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分布规律及其末梢分布规律。结果:在C4~T10脊神经节(SG)发现标记细胞,以C6~T8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腹腔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腹腔神经节标记细胞较多。在下丘脑、脊髓后角、骶脊肌的肌膜、胃、膀胱壁的外膜和黏膜、心肌的内、外膜,腹主动脉壁的内、外膜发现有荧光密集区。结论:胃伤害性刺激皮肤牵涉区初级神经元分布在C4~T10脊神经节,交感神经元分布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腹腔神经节,以腹腔神经节标记细胞较多。其末梢分布于皮肤、血管壁、肌膜、空腔脏器的外膜和粘膜等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区,初级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可能有递质上行至脊髓后角和下丘脑,这可能是皮内注药治疗内脏痛的神经基础也可能与皮肤经络的实质有关。
章云海周震球曾因明李小明赵琳张立丰张励才曹俊平
关键词:内脏痛神经系统交感神经
中西医结合治不孕症10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0
1998年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年龄23~28岁74例,29~33岁27例,34~40岁7例;不孕年限1~2a18例,3~5a60例,6~8a23例,9~11a5例,15a2例;月经稀发9例(8....
赵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女性不育
SPECT用于与牵涉区相关的皮部腧穴通路的研究
目的:应用SPECT研究与胃牵涉区相关的皮部腧穴通路方法:将家兔分为A、B、C三组,A组在已确定的家兔胃伤害性刺激的皮肤牵涉区,取双侧“风门”穴,左侧皮内、右侧皮下注射核素钼锝(99Tco4,-99mTc)为示踪剂,B组...
章云海宋长祥雷玲李玉李静孙波徐志强耿祝生卢文沈国容曾因明张兆剑李小明赵琳
关键词:SPECT示踪剂内感受器皮内注射
文献传递
血清CAl25测定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1999年
本文采用IRMA法对妇科137例患者进行血清CA125水平的测定,旨在探讨该项测定在妇科一些肿块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对照组:38人,为我院预防保健科体格检查健康的女性,心、肺、肝、肾等重要肝器无疾患。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年龄20~36岁,平均28.4岁。 (二)实验组:137人,为我院1997年1月~1998年10月妇科病人,除2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妇科检查,结合B超,实验室检验等诊断外,其他均系妇科住院病人,均行手术证实,病理检验确诊。其中子宫肌瘤33例;子宫内膜异位3例,包括子宫肌层内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肌瘤;恶性卵巢肿瘤18例,包括卵巢内胚窦瘤、未成熟性畸胎瘤、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
房瑜何浩明赵琳田小平
关键词:妇科疾病CA125IRMA法子宫肿瘤卵巢肿瘤
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实验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观察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完成。在4只雄性家兔经“风门”穴的肌膜注射神经追踪剂荧光素核黄,成活18~24h,分别取C2~L5背根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骶部骶棘肌、肝、膀胱、脾、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腹腔淋巴节、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ZX-00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另一套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其是否与皮内感受器通路相关。结果:4只家兔均成功地进行了风门穴肌膜注射荧光素核黄,共获得胶片288张。①在C3~L3脊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T3~T12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胃黏膜下标记到副交感神经元;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大脑的侧脑室壁标记到大量带状排列的小细胞;下丘脑的四脑室底部标记到部分多角细胞。②在脊髓前、后角、小脑、骶棘肌、背阔肌、膈肌的肌膜、心肌的内、外膜,胃、膀胱壁、肺支气管壁、肝管壁、胆囊壁的外膜和黏膜、肩关节滑膜、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壁的内、外膜、以及牵涉区和骶部及耳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有荧光密集区。结论:家兔“风门”穴肌膜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由大脑和下丘脑高位中枢的部分神经细胞、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副交感神经元等四大神经网络组成,较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更为广大。
徐志强章云海卢文李玉李静曾因明刘克芳陆爱蓉耿祝生雷玲沈国容李小明赵琳
关键词:风门肌膜神经节神经节交感下丘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