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琳

作品数:94 被引量:249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中药
  • 14篇教学
  • 10篇正交
  • 9篇药药
  • 9篇中药药剂
  • 9篇中药药剂学
  • 9篇黄酮
  • 9篇败酱
  • 8篇总黄酮
  • 7篇液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法
  • 7篇脂质体
  • 7篇色谱
  • 7篇色谱法
  • 7篇相色谱
  • 7篇高效液相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本草
  • 7篇本草考证

机构

  • 9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辽宁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沈阳市苏家屯...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沈阳双鼎制药...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丹东药业集团...
  • 1篇贵州百灵企业...

作者

  • 94篇赵琳
  • 32篇程岚
  • 28篇吕佳
  • 27篇袁子民
  • 21篇包永睿
  • 20篇刘玉强
  • 19篇李学涛
  • 18篇赵焕君
  • 17篇王帅
  • 16篇孟宪生
  • 13篇李天娇
  • 5篇谢明
  • 5篇杨欣欣
  • 5篇宋珊珊
  • 4篇解世全
  • 4篇陈翠英
  • 3篇袁劲松
  • 3篇刘威
  • 3篇项峥
  • 3篇李康

传媒

  • 9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中国民族民间...
  • 8篇辽宁中医药大...
  • 7篇中南药学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亚太传统医药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化学工程师
  • 4篇中成药
  • 4篇中国医学工程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药学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3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F-κB途径探究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2025年
NF-κB信号通路关联多种炎性因子释放及细胞凋亡进程,在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关联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发及恶化。文章总结了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及其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的主要途径、作用、交汇影响的其他通路,同时探讨针刺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菌群、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干预NF-κB信号通路进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癌向转化的机制,旨在为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思路及新的方向。
赵琳陈萌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针刺疗法NF-ΚB信号通路
中药地骨皮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地骨皮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选取浸膏得率和香草酸的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三个因素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考察。结果:确定最佳工艺为10倍量溶剂,每次1h,提取3次。结论:为地骨皮生产提供了实验基础。
曾向总赵琳
关键词:地骨皮
中药干预创面微生态促慢性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创面微生态环境在慢性创面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药治疗慢性创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为深入研究中药治疗慢性创面的机制,文章从创面微生态角度总结归纳,发现中药能够干预创面菌群而调控慢性创面的物理屏障、生物屏障及免疫屏障,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文章同时提出中药基于创面菌群在慢性创面修复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应用前景,为中药干预创面菌群促慢性伤口愈合及合理开发中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魏港姜洪宇孟之雅白佳林赵琳陈鑫陈萌
关键词:慢性创面中药
脂质体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可以选择性的提高病变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效的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普通脂质体进入体内常被动转运至肝脏和脾脏,而经过表面修饰过的脂质体则具有明显的主动靶向性、延长体内的循环时间和提高稳定性等优点。本文通过查阅...
程岚李学涛袁子民吕佳赵琳刘玉强
关键词:脂质体表面修饰
文献传递
《中药药剂学》“胶剂”的教学设计被引量:2
2015年
为提高高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授课水平及课堂的教学效果,以《中药药剂学》中传统剂型"胶剂"为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学习资源、板书及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互动环节设计、教学反思与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的阐述。
袁子民程岚赵琳刘玉强李学涛吕佳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胶剂教学设计
辐照灭菌对丹参中丹参酮II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测定丹参中的丹参酮IIA的含量,比较辐照灭菌对丹参酮II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IIA的含量。Accμra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1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辐照灭菌后丹参酮IIA含量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以丹参酮IIA为指标表明丹参不适宜应用辐照灭菌法灭菌。
华方波赵焕君白俊楠赵琳
关键词:丹参丹参酮IIA辐照灭菌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β-榄香烯冻干针剂中主药的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HPLC测定β-榄香烯纳米粒冻干针剂中主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10 nm。结果:β-榄香烯在0.224~1.792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RSD为1.3%。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β-榄香烯纳米粒冻干针剂中β-榄香烯的含量测定。
袁子民赵琳王静程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冻干针剂Β-榄香烯
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白花败酱草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isolariciresinol 4-O-β-D-glucopyranoside(1)、(7'S,8R,8'R)-isolariciresinol(2)、(7'S,8R,8'S)-isolariciresinol(3)、(7'R,8S,8'S)-isolariciresinol(4)、5-methoxyisolariciresinol(5)、lyoniresinol(6)、syringaresinol mono-β-D-gluco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1、3~7为首次从败酱属中分离得到。
包永睿阎新佳杨欣欣王帅赵琳白明项峥
关键词:白花败酱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酸咪康唑栓的含量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硝酸咪康唑栓中硝酸咪康唑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以甲醇-乙腈-1.5%醋酸铵溶液(40∶4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硝酸咪康唑进样量在0.502 5~8.0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99.46%,RSD为0.72%。结论本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硝酸咪康唑含量的测定。
王一淞杨松涛吕佳赵琳
关键词:硝酸咪康唑栓高效液相色谱法
减味藿香正气水药味最佳配比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减味藿香正气水药味最佳配比。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和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减味藿香正气水药味最佳配比是:厚朴7.82g;陈皮3g;苍术3g;半夏3g;广藿香油30μL。结论:最佳配比的减味藿香正气水具有良好的抑制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的作用。
李康姚美村袁劲松苏薇薇赵琳
关键词:抑制率均匀设计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