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艳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核
  • 8篇艾滋病
  • 6篇结核病
  • 5篇抗病毒
  • 5篇抗病毒治疗
  • 5篇病毒
  • 5篇病毒治疗
  • 3篇艾滋病抗病毒...
  • 2篇诊疗
  • 2篇知晓
  • 2篇知晓率
  • 2篇治疗管理
  • 2篇结核病防治
  • 2篇结核病防治知...
  • 2篇抗结核
  • 2篇固定剂量复合...
  • 2篇防治知识
  • 2篇复合剂
  • 2篇高危
  • 2篇高危行为

机构

  • 21篇自贡市疾病预...
  • 4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成都市公共卫...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江西省胸科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徐州市传染病...
  • 1篇潍坊市第二人...
  • 1篇贵阳市公共卫...

作者

  • 21篇谢艳
  • 11篇董利民
  • 7篇李群
  • 7篇姚菲菲
  • 7篇宁柱
  • 5篇罗菲
  • 5篇李明
  • 2篇宋国蓉
  • 2篇周敏
  • 2篇何金戈
  • 2篇张建新
  • 2篇张正东
  • 2篇陈曦
  • 1篇王倪
  • 1篇黄飞
  • 1篇吴春霖
  • 1篇宗佩兰
  • 1篇李进岚
  • 1篇竺丽梅
  • 1篇周林

传媒

  • 14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医学信息(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耐多药结核病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初步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初步评价2015—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耐多药结核病(MDR-TB)分级诊疗的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和富顺县、荣县、贡井区6个试点区县的结核病患者登记和疫情报告资料。医防联合体定点医疗机构(包括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共登记4418例结核病患者,各区县医院定点医疗机构(包括富顺县、荣县、贡井区)共登记4922例结核病患者。对MDR-TB患者的发现诊断、治疗管理和经济负担进行分析。结果 医防联合体定点医疗机构模式和区县医院定点医疗机构模式下,结核病患者中MDR-TB的发现率分别为9.2%(54/587)和5.4%(37/684);培阳患者开展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比率分别为93.9%(460/490)和84.1%(402/478);MDR-TB患者的治疗覆盖率分别为13.0%(7/54)和59.5%(22/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83、23.72、21.86,P值均〈0.05)。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7和77.3%(1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0,P〉0.05)。MDR-TB患者承担的人均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28006.90±2.83)元和(26395.70±5.15)元,其中人均自付住院费用(住院费用可报销70%)分别占41.8%(11696.53/28006.90)和40.6%(10719.40/26395.70)。 结论 自贡市部分地区实施分级诊疗在MDR-TB诊治中的整体效果较好,建议重点加强转诊和追踪的管理,提高治疗覆盖率,强化医疗支付方式改革。
宁柱杨林史文佩谢艳曹洪张正东胡屹徐飚
关键词:医师诊疗模式患病代价
某中型旅游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某中型旅游城市(自贡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自贡市204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9.8%,对非传播途径缺乏了解;对周围感染了艾滋病的同事或朋友的态度主要是同意其留下,但尽量避免与其接触占33.2%;11.8%的流动人口发生过商业性行为;7.4%的流动人口发生过临时性行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77.5%)、宣传栏广告栏(36.3%)等大众媒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配偶不在同一地打工的比配偶在同一地打工的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高(χ2=7.608,P﹤0.05);男性比女性临时性行为发生率高(χ2=4.952,P﹤0.05)。[结论]该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缺乏了解,存在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态度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综合干预。
陈文李群刘磊董利民鲁斌宋国蓉范双凤许寒刘鹏宁柱吴春霖谢艳栾荣生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
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抗病毒治疗参加时机与1年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自贡市HIV抗病毒治疗参加时机与1年期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参加抗病毒最佳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自贡市截止2012-09以来所有参加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治疗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参加治疗时CD4计数≤100个/mm3的感染者在1年内死亡率为29.8%(14/47),高于参加治疗时CD4计数〉100个/mm3的感染者(死亡率2.3%,3/133,RR=13,95%CI=3.9~43.3)。参加治疗时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的感染者在一年死亡率为16%(15/94),高于未出现症状的感染者(死亡率5.1%,7/138,RR=3.1,95%CI=1.3~7.4)。参加治疗时CD4计数≤200个/mm3的感染者在1年后CD4值平均上升166.7个,高于参加治疗时CD4计数〉200个/mm3的感染者(上升89.2个,t=2.4,P〈0.01)。结论在CD4计数〈200个/mm3或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时再开始治疗将明显增加感染者1年内死亡率,应努力让感染者在出现这一情况之前接受治疗。
董利民陈曦谢艳李群
关键词:HIVCD4
艾滋病集中定点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自贡市艾滋病抗病毒集中定点治疗管理模式,化解HIV/AIDS患者在申请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医疗机构因此产生的矛盾。方法收集自贡市2006-2011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信息及数据,分析该模式的产生、建设以及疾控中心、医院及各部门的收益、患者治疗情况的变化。结果 2011-01东碳医院作为自贡市抗病毒定点治疗医院,185例滋病感染者/患者转移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1年后,CD4计数上升124%,完成年均实验室检测次数提高1.61倍。结论自贡市实施集中点治疗HIV/AIDS患者模式,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得到提高。
谢艳李群周世熙董利民姚菲菲
关键词:艾滋病毒艾滋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多部门协作
MSM人群HIV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自贡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MSM人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与自愿咨询检测的366例MSM人员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液样本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自贡市MSM人群的HIV阳性检出率为24.32%,梅毒阳性检出率4.64%,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干预、首次性行为年龄、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侣数、安全套的使用率、寻找性伴侣的场所是高危行为影响因素。结论自贡市MSM人群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高危行为较为普遍,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存在知行分离。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需要根据男男性行为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黄青兰董利民姚菲菲谢艳
关键词:MSM人群HIV感染高危行为
基于ROC曲线的自贡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及拐点年龄分析
2024年
目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OC曲线法),分析健康素养不同维度的拐点年龄,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2021年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自贡市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ROC曲线法分析健康素养不同维度的拐点年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验证拐点年龄对是否具备健康素养的预测效果,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次共调查2376人,其中男性1154(48.6%)人,女性1222(51.4%)人;15~35岁共376(15.8%)人,35~45岁共297(12.5%)人,45~60岁1128(47.5%)人,60岁及以上575(24.2%)人。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最高为55.9%,其次为健康科学观素养达34.3%,基本医疗素养26.5%,传染病防治素养13.0%,健康信息素养10.1%,慢性病防治素养最低为3.3%。健康科学观素养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0.011),但传染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健康信息素养以及是否具备总体健康素养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分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科学观素养拐点年龄为48.5岁,传染病防治素养拐点年龄为47.5岁、慢性病防治素养拐点年龄45.5岁,安全与急救素养拐点年龄53.5岁,基本医疗素养拐点年龄为51.5岁,健康信息素养拐点年龄为49.5岁,总体健康素养拐点年龄46.5岁。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C指数结果表明拐点年龄对健康素养转变具有预测价值。结论提高健康科学观素养应以小于拐点年龄人群为重点干预对象,提高其余维度的健康素养应以大于拐点年龄的居民为重点干预对象,从而提升总体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陈卓谢艳马誉菱蒋小勇
关键词:ROC曲线
2014-2019年自贡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自贡市2014-2019年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评价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治效果,为学校结核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中国疾病控制系统疾病监测结核病管理信息、《自贡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采用Excel和SPSS 17.0统计软件,对2014-2019年不同年份间登记的学生结核病患者的社会学及诊断治疗特征进行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4-2019年,自贡市共登记学生结核病患者245例,年均登记率为5.82/10万;病原学阳性43例,占全部学生患者17.55%,病原学阳性患者年均登记率为1.02/10万。6年间,学生结核病登记率总体变化不大,但病原学阳性患者有所上升;男女生登记数较接近,男女性别比为1.05∶1,登记学生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学/职技校(55.10%)和高校(42.45%),15~19岁年龄组(66.53%),本地户籍(83.27%),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13.47%)和4月(13.06%),第1季度高发(30.61%),以富顺县(37.55%)和自流井区(24.90%)登记患者较多,发现方式主要为转诊(37.14%),绝大多数为初治患者(99.18%)。学生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率(46.53%)、病原学阳性率(17.55%)均明显低于全人群结核病患者(58.36%、33.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P<0.05,χ^(2)=31.90,P<0.05)。就诊X线检查异常率(93.88%)与全人群结核病患者(91.06%)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P=0.14)。治疗成功率(96.33%)高于全人群结核病患者(9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4)。结论自贡市学生结核病患者登记率处于较低水平,总体比较平稳。针对学生结核病患者发病特点,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学校和地区的主动发现力度,强化结核病健康教育,提升学校结核病的防控效果。
曹洪宁柱谢艳
关键词:结核病流行病学
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DAV2.0)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方法]对103名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用QOL-DA进行调查,采用Cronbach’sa系数、维度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对QOL-DA进行测量质量评价。[结果]QOL-DA量表Cronbach’sa系数除社会功能维度稍低(0.5819)外,其余维度均大于0.7的标准,分半信度在0.3091~0.8820之间。维度相关分析显示,除社会功能维度第33条目外,各条目与其维度总得分均相关(P﹤0.05),与其他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均较小。躯体功能维度有1个条目相关系数小于0.4,社会功能维度有3个条目相关系数小于0.4。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有9个主成分,症状/副作用维度和心理功能维度与原量表的构想基本一致。[结论]QOL-DA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中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信度,症状/副作用维度和心理功能维度的结构效度较好,躯体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的结构效度较差。
谢艳王晓琼周敏
关键词:MMT
自贡市结核病分级诊疗及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评价2015-2018年自贡市结核病分级诊疗及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为新时期结核病防控模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8年自贡市结核病专报系统中报告登记的结核病人的病案资料和实验室登记资料,按照2017年实施综合模式后分为实施前(2015-2016年)和实施后(2017-2018年)两组,对结核病患者的登记情况、诊断分型、健康管理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自贡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334例,其中综合服务模式实施前为3360例,实施后为2974例。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从实施前的61.1/10万下降到实施后的51.1/10万(P<0.01),病原学阳性患者报告发病率从实施前的14.0/10万上升到实施后的19.2/10万(P<0.01)。复治病人和肺空洞病人数占比较实施前有所升高(P<0.01),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依旧保持上升趋势(实施后98.9%vs.实施前97.5%,P<0.01)。在结核病人转诊方面,结核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的治疗人数明显提升(实施后35.5%vs.实施前22.9%,P<0.01),且转诊到位时间下降(实施后7.09 d vs.实施前18.94 d,P<0.01)。病原学阳性率(实施后35.5%vs.实施前22.9%)、初诊病人痰培养率(实施后27.1%vs.实施前11.8%)、活动性病人痰培养率(实施后57.9%vs.实施前24.9%)、活动性病人分子生物学检测率(实施后32.7%vs.实施前5.6%)及病原学阳性病人分子生物学检测率(实施后77.5%vs.实施前20.2%)均较综合服务模式实施前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自贡市结核病分级诊疗及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自2017年启动后,实验室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覆盖面不断扩大,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病原学阳性数和阳性率显著上升,结核病人在定点医院就诊率提高的同时,转诊到位时间显著降低,健康管理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治疗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提示结核病分级诊疗及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在
宁柱何金戈张正东谢艳曹洪李婷胡屹郑旭彬
关键词:结核病治疗管理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自贡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为自贡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共228例,患者治疗后体重、CD4计数、CD4/8比值均升高,CD8计数、漏服药次数下降。开始治疗时CD4计数、治疗时间为CD4改善效果的影响因素;机构分类、开始治疗时的临床分期、治疗时间为临床分期降低的影响因素;开始治疗时的CD4、开始治疗时间为毒副作用改善的影响因素;治疗时间为CD4/8比值改善的影响因素。结论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免疫重建,应当科学有效的促进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
董利民张建新李群姚菲菲谢艳罗菲李明黄怡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