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瑞涛

作品数:20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养殖
  • 6篇石斑
  • 6篇石斑鱼
  • 6篇斑鱼
  • 5篇黄颡
  • 5篇黄颡鱼
  • 4篇杂交
  • 4篇脂肪酸
  • 4篇饲料
  • 4篇军曹鱼
  • 4篇江黄颡鱼
  • 3篇营养
  • 3篇幼鱼
  • 3篇基因
  • 3篇肌肉
  • 2篇人工养殖
  • 2篇相关基因
  • 2篇罗非鱼
  • 2篇干扰素
  • 2篇干扰素调节因...

机构

  • 12篇广东海洋大学
  • 8篇广西大学
  • 3篇广西水产试验...
  • 2篇广东恒兴集团
  • 2篇南宁科嘉养殖...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广西农业职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广东省水产经...
  • 1篇邕江大学

作者

  • 20篇谢瑞涛
  • 9篇陈刚
  • 7篇黄建盛
  • 6篇黄凯
  • 5篇张健东
  • 4篇王忠良
  • 4篇潘传豪
  • 4篇施钢
  • 4篇汤保贵
  • 4篇赵鑫
  • 3篇张盛
  • 3篇周晖
  • 3篇陈涛
  • 2篇覃志彪
  • 2篇于丹
  • 2篇杨淇龄
  • 2篇朱定贵
  • 2篇林岗
  • 1篇郁二蒙
  • 1篇武林华

传媒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水产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广东饲料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料中钙磷添加水平对奥尼罗非鱼的生长、生理机能及机体钙磷沉积的影响
我国是罗非鱼的养殖和出口大国,罗非鱼在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占有非常重要位置。但近几年,由于罗非鱼养殖饲料成本、品质安全等因素影响,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鉴于此,本文选择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奥尼罗非鱼(O....
谢瑞涛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生理机能
文献传递
杂交石斑鱼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IRFs)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是IRFs家族中的一员,也是免疫相关因子。为了解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应对外源病毒刺激的免疫反应,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充(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了杂交石斑鱼IRF3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为2 529 bp,包含5'非编码区(5'-UTR)325 bp,3'非编码区(3'-UTR)916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377 bp,可编码4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含N-末端DNA结合区(N-terminal DNA binding region,DBD)(1-108 aa)、1个C-末端干扰素相关区(C-terminal interferon related region,IAD)(255-435 aa)及色氨酸富含区(Tryptophan rich region,SRD)(440-450 aa)3个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IRF3与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IRF3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肝、胃、鳃、肠和脾脏等9种组织表达情况,以及在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的时序性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RF3基因在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胃和肠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头肾表达量最低。PBL在PolyI:C刺激1 h后IRF3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4 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组的9.3倍),8 h后逐渐下降。
卢晓颖黄宝松马骞陈刚王忠良黄建盛ERIC AMENYOGBE谢瑞涛邓文鑫
关键词:干扰素调节因子3基因克隆外周血淋巴细胞
3种人工养殖石斑鱼肌肉氨基酸营养成分分析
对水泥池流水养殖并投喂配合饲料的3种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和营养价值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褐点石斑鱼、东星斑、斜带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是19.24%、19.78%、21.17%.褐点石斑鱼、东星斑、斜带石斑鱼的氨基...
谢瑞涛杨丽云张海涛陈刚
关键词:石斑鱼肌肉氨基酸
杂交石斑鱼和母本褐点石斑鱼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筛选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及其杂交子一代(E. fuscoguttatus♀×E. polyphekadion♂,F1)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褐点石斑鱼及F1代之间的生长差异性。【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同龄的褐点石斑鱼及其杂交F1的脑、肝脏和肌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edgeR软件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KOG注释,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结果】测序的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和组装共得到54 610条unigenes。组装的unigenes共有28 832条unigenes得到注释,共获得20234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0218条上调,10016条下调。GO功能注释显示共34061条unigenes聚类到涉及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53个功能类别,其中被较多基因聚类到的功能类别为细胞过程、结合、单一生物过程、代谢过程和催化活性等。KOG注释发现,42 753 unigenes被注释到25个功能类别中,其中较多涉及信号转导机制、基因功能预测、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和分子伴侣、转录等。进一步筛选到一批和生长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如GH、GHRH、PRL、SLP、AVTp等,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F1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亲本褐点石斑鱼,与杂交F1相较于褐点石斑鱼生长快速的性状相符。【结论】研究完成了对褐点石斑鱼及其杂交F1的转录组测序、组装,获得了测序数据在不同数据库的功能注释信息,同时筛选了一批生长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在F1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亲本褐点石斑鱼,与现实生长性状相符。
林明德陈刚马骞王忠良张健东谢瑞涛汤保贵汤保贵黄建盛周晖施钢潘传豪邓文鑫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
低温胁迫对军曹鱼幼鱼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将两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分别在常温(30.5±1.0)℃和低温(20.0±0.5)℃环境下饲养7 d,并于第1天、第4天、第7天3个时间点采集肝脏、肌肉和腹腔脂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5个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探究低温胁迫对军曹鱼脂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第1天时,肝脏的肉碱脂酰基转移酶-1基因(cpt-1)、脂肪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以及肌肉的cpt-1、hsl、单酰基甘油酯酶基因(mgl)等显著上调(p<0.05),肝脏、肌肉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c)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以及腹腔脂肪(IPF)5个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第4天时,肝脏的cpt-1、hsl、mgl和肌肉的hsl、mgl、acc、fas以及IPF的cpt-1、hsl、mgl、acc等表达上调(p<0.05),肝脏的acc、fas表达显著下调(p<0.05);第7天时,肝脏和IPF的cpt-1、hsl、mgl、acc和肌肉的hsl、mgl、acc等表达上调(p<0.05),肌肉cpt-1和肝脏fas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果表明,军曹鱼幼鱼在低温胁迫前期通过抑制脂合成代谢,促进肝脏和肌肉中的脂质水解,通过抑制腹腔脂肪的脂质分解来响应低温胁迫;在低温胁迫后期,军曹鱼幼鱼脂合成和分解代谢均显著提高,且利用脂肪酸提供能量的主要组织由前期的肝脏和肌肉转变为肝脏和腹腔脂肪。
蔡润佳张静黄建盛黄建盛施钢潘传豪谢瑞涛陈刚张健东王忠良
关键词:低温胁迫脂代谢基因表达军曹鱼实时荧光定量PCR
低氧胁迫对军曹鱼幼鱼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军曹鱼幼鱼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幼鱼暴露于溶氧浓度为(3.15±0.21)mg/L的水体28 d,测定不同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2(IL-1R2)、白细胞介素17C(IL-17C)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等免疫相关基因在幼鱼鳃、肝脏、肠道和脾脏中的转录水平表达量。结果显示:(1)在幼鱼的鳃中,TNFα和IL-1R2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在胁迫1 d和14 d时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胁迫28 d则分别表现为极显著(p<0.01)和显著下降(p<0.05);TNFAIP3在胁迫1 d时极显著升高(p<0.01),在胁迫7 d和14 d时则分别表现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下降;IL-1β在胁迫1 d时极显著下降(p<0.01)后极显著升高(p<0.01);IL-17C在胁迫7 d和14 d时极显著下降(p<0.01);HSP70在胁迫1 d时显著下降(p<0.05),在胁迫14 d和28 d时均极显著降低(p<0.01);(2)在肝脏中,TNFα和IL-1R2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在胁迫1 d和28 d时显著下降(p<0.05),在胁迫14 d时则极显著降低(p<0.01);TNFAIP3在胁迫1 d时极显著上升(p<0.01),在胁迫14 d和28 d时则极显著下降(p<0.01);IL-1β在所有胁迫时间点均极显著上升(p<0.01);IL-17C在胁迫7 d、14 d和28 d时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水平(p<0.01);HSP70基因表达量持续上升,并于胁迫28 d时达到顶峰(p<0.01);(3)在肠道中,TNFα、IL-1β、IL-1R2、IL-17C和HSP70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在胁迫的所有时间点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AIP3在胁迫1 d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后下降,在胁迫7 d和14 d时分别与对照组具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4)在脾脏中,TNFα和IL-17C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在胁迫1 d、7 d和14 d时极显著下降(p<0.01),在胁迫28 d时则显著降低(p<0.05);IL-1β在胁迫1 d和28 d时极显著下降(p<0.01),在胁迫7 d和14 d时则显著降低(p<0.05);IL-1R2在胁迫1 d、7 d和28 d时极显著下降(p<0.01),在胁迫14 d时则显著下降(p<0.
王维政杨林桐杨二军谢瑞涛陈刚陈刚
关键词:军曹鱼低氧免疫基因
繁殖期雌性江黄颡鱼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繁殖期雌性江黄颡鱼卵巢、肝胰腺及肌肉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卵巢脂肪酸有21种、肝胰腺脂肪酸有19种、肌肉脂肪酸有18种,且三者脂肪酸含量有2个共同特点:⑴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⑵n-3系列脂肪酸与n-6系列脂肪酸的含量之比均大于1。SFA含量以卵巢最多,达(31.98±0.15)%;MUFA含量以肝胰腺最多,达(55.67±1.42)%;卵巢PUFA含量较肝胰腺高89.93%,其中C20:5n3、C22:6n3含量均以卵巢中最多,分别为(2.01±0.06)%和(11.95±0.17)%。因此,在雌性江黄颡鱼亲鱼的培育阶段,可以考虑投喂n-3系列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饲料,以提高亲鱼卵粒质量和鱼苗成活率。
陈涛于丹赵鑫谢瑞涛黄凯张盛陆豪
关键词:江黄颡鱼卵巢肝胰腺
流水养殖模式下杉虎斑机体成分组成和肌肉营养价值的分析
测定和分析了流水养殖模式下养殖杉虎斑的机体组成和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析,旨在为该鱼营养学研究及其配合饲料的研制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谢瑞涛张海涛王忠良张健东陈刚
关键词:脂肪酸
江黄颡鱼人工繁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江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育苗进行了试验。以PG(鲤鱼脑垂体激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催产药物进行混合催产,水温24~26℃,效应时间为20~24h,产卵率为90%以上。采用等渗液稀释磨碎的精巢进行人工授精,用塑料网片着卵板粘卵,在孵化池内孵化,平均孵化率为87%。研究结果表明:江黄颡鱼在广西的适宜催产季节为4月中旬至6月底,工厂化育苗的饵料可用丰年虫和适口虾料来解决。
赵鑫黄凯谢瑞涛张盛林岗
关键词:江黄颡鱼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军曹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6
2020年
利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北海(BH)、陵水(LS)、硇洲(NZ)、徐闻(XW)和三亚(SY)5个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对微卫星引物在5个军曹鱼养殖群体中共检测到129个等位基因。各养殖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33~6.75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284~3.645,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81~0.635和0.533~0.68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63~0.630;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结果显示,各群体在多个微卫星位点上均显著偏离平衡(P<0.05);军曹鱼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55~0.150,遗传距离(D)为0.240~0.635,其中,BH和NZ的Fst最大(0.150),D最远(0.635);AMOVA分析表明,军曹鱼养殖群体的84%遗传变异来自于个体之间;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BH和SY聚为一支,LS和XW聚为一支,两支聚为一支后与NZ聚为一支。研究结果将为军曹鱼种质资源保护和改良等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李伟强陈刚马骞黄建盛施钢潘传豪周晖谢瑞涛张健东汤保贵
关键词:军曹鱼养殖群体微卫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