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伦芳 作品数:118 被引量:1,441 H指数:18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学 更多>>
电子健康素养汉化量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评价电子健康素养汉化量表(eHEAL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中应用的信度及效度。[方法]采用经过授权的eHEALS汉化量表对300例SLE病人进行测评,并于2周后随机选取30例病人重测。计算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同时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与区分效度。[结果]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61,分半信度为0.946,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为0.831(P<0.01)。量表总分为(26.33±6.91)分,条目均分为(3.29±0.86)分,各条目得分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857~0.916(P<0.01)。量表8个条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仅提取1个因子,贡献率为78.84%,因素负荷量为0.859~0.919。高、低分组病人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HEALS汉化量表在SLE病人中的信效度良好,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SLE病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评估。 杨艳 谢伦芳 陈佩玲 方兰 汪秋伊 李梦璐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信度 健康教育材料可读性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19年 健康教育材料可读性测评是健康素养领域的研究前沿之一。国外已有一些较成熟的健康教育材料可读性测评工具,包括可读性公式、属性清单、等级量表等。而我国的同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国内外健康教育材料可读性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开发适合我国文化的可读性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汪秋伊 谢伦芳 王蕾 杨艳 方兰 李梦璐关键词:健康教育 可读性 测评工具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健康素养对疾病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健康素养对疾病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对就诊于安徽省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的219名SLE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并利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评估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结果 SLE患者的健康素养得分为(92.04±12.47)分,55.7%(n=122)的SLE患者健康素养水平不充足。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得分为6(3,12)分,59.8%(n=131)的患者疾病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是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15,95%CI=0.877~0.955,P<0.001)。结论 SLE患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且健康素养水平影响患者的健康结局。医护人员可考虑通过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病情。 刘卓 谢伦芳 方兰 杨艳 汪秋伊 李梦璐 陈佩玲关键词:红斑狼疮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微信视频随访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居家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0 2018年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功能康复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国内现有的康复干预措施大多为电话随访,干预效果差,而有关视频随访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微信视频随访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焦虑情绪、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首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干预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采用微信视频进行随访,评估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并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指导和示范宣教。在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采用Harris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遵医行为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焦虑情绪、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出院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Harris量表、遵医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视频随访可有效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和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江尚燕 江尚燕 李惠萍 李伦兰 丁萍关键词:康复 焦虑 产褥期新生儿父亲抑郁情绪及对养育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009年 产妇产后抑郁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把产后抑郁研究的焦点逐渐移向产妇配偶。国外研究表明,父亲也会发生“产后抑郁”,并且父亲发生抑郁对子女早期行为和情感发育具有特异而持久的影响。国内针对父亲产后抑郁的研究近几年才涉及,而父亲抑郁情绪对子代影响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为探究产后父亲的抑郁状况及其抑郁情绪对子女养育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产褥期内新生儿父亲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产褥期内新生儿父亲的抑郁情绪及其对新生儿养育行为的影响,为产后保健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李玉红 谢伦芳 钱小静 叶冬青 胡倩倩 谢玲玲 许修琴关键词:新生儿父亲 抑郁情绪 养育行为 产褥期 产后抑郁 情感发育 健康素养与医疗保健服务利用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总结健康素养与预防性医疗保健服务、门诊服务、住院服务和急诊服务利用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 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以"健康素养"、"医疗保健服务"、"预防性医疗保健服务"、"门诊服务"、"住院服务"、"急诊服务"、"利用"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同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检索近5年相关文献。着重整理各类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的具体衡量指标,不同特征群体的健康素养与医疗保健服务利用衡量指标关系的研究结论,以及两者间的潜在中介变量。按照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的4个方面对资料进行汇总并撰写综述。结果检索并阅读相关文献70余篇。结论健康素养与特殊群体(老年人、产妇)的预防性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以及部分慢性病患者的住院和急诊服务利用相关;与门诊服务利用的关系尚无一致结论;疾病相关知识和药物依从性、自我照护和医疗保健可及性可能是健康素养影响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的中介变量。 方兰 谢伦芳 刘卓 杨艳 汪秋伊 李梦璐关键词:医疗保健服务 产褥期新生儿父母养育行为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了解产褥期新生儿父母育儿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其养育行为,促进新生儿早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自编育儿行为问卷,通过产后家庭访视对产褥期新生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儿父母愿意接受家庭访视分别为239人(94.1%)、245人(96.5%);对产后知识需求居前列的条目是新生儿早期教育、喂养方式、皮肤护理及产妇产后营养等;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54.7%;新生儿睡眠习惯中,36.2%从不含乳头或奶嘴睡觉,5.9%不用抱哄独自入睡,49.2%取仰睡姿势。父母养育行为中,4.3%母亲、2.4%父亲在听到孩子哭声后经常表现出厌烦;50%以上父母会经常关心孩子哭闹原因,在孩子哭闹时经常抱起孩子,经常抚摸、搂抱孩子或逗引孩子,经常对孩子说话。结论产褥期新生儿父母对孩子有较好的照顾和情感交流行为,但在母乳喂养和孩子睡眠习惯培养方面存在误区,应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及时改善父母的养育行为,以更好地促进新生儿成长。 李玉红 钱小静 谢伦芳 胡倩倩 叶冬青 许修琴 谢玲玲关键词:新生儿 产褥期 父母 养育行为 早期教育 治疗性沟通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4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运用治疗性沟通的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两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得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3.20,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可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情绪。 陈佩玲 谢伦芳 朱庆云 王维利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抑郁 治疗性沟通 老年癌症患者心理困扰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67 2015年 目的调查老年癌症患者心理困扰的检出率及其所表现的具体问题,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心理困扰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描述性研究。便利抽样选取某大学两所附属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和肿瘤科的153例老年癌症患者,应用美国综合癌症网络推荐并经汉化的心理困扰筛查工具中的困扰温度计及问题列表,进行心理困扰现况调查(得分≥4分为"有临床意义的心理困扰");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结果有43.8%(67/153)的老年癌症患者心理困扰得分达到有临床意义的界定水平;问题列表具体表现的4个维度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情绪问题维度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实际问题、生理问题、家庭问题;用于统计分析的34个条目中,回答"是"表示存在相应问题的前5位条目分别是:担心(73.9%)、低落(55.6%)、疼痛(54.2%)、经济问题(52.3%)、害怕(49.7%);不同人口学特征(包括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平均收入)的老年癌症患者心理困扰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老年癌症患者心理困扰问题较为普遍,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洪静芳 张伟 宋永霞 谢伦芳 王维利关键词:老年人 肿瘤 心理困扰 急性初发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初发脑梗死患者早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3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8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自编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3.8%,抑郁发生率为31.3%。社会支持总分为(36.79±7.89)分,支持度一般。60岁及以上初发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各维度评分与社区慢性病老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焦虑(r=-0.114^-0.263,P<0.05)和抑郁均呈负相关(r=-0.201^-0.337,P<0.05)。结论约1/3的初发脑梗死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若能尽早评估其社会支持情况并努力调动患者支持系统发挥积极作用,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程秀梅 王霞 谢伦芳 计海霞 龚桂平关键词:脑梗死 焦虑 抑郁 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