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人文

作品数:25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刑事
  • 5篇司法
  • 4篇教学
  • 4篇犯罪
  • 3篇刑事诉讼
  • 3篇诉讼
  • 3篇权利
  • 3篇法律
  • 3篇法学
  • 3篇法学专业
  • 3篇辩护
  • 3篇辩护权
  • 2篇引渡
  • 2篇侦查
  • 2篇职务犯罪
  • 2篇认罪
  • 2篇嫌疑
  • 2篇嫌疑人
  • 2篇犯罪嫌疑
  • 2篇犯罪嫌疑人

机构

  • 2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2篇蒋人文
  • 1篇蒋霓
  • 1篇苏方元
  • 1篇黄竹胜

传媒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高教论坛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沿海企业与科...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广西警官高等...
  • 1篇民间法
  • 1篇四川轻化工大...
  • 1篇教育部高校法...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3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场所,是教学单位与基地单位双方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教学实践基地的利用和发展,促进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选择和建立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要遵循一定的条件和原则,在模式上,可建立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实践基地,创建紧密联系型基地。对教学实践基地的组织与管理,以协议为基础,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
蒋人文
关键词: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视野下法律人才培养的反思与探索
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新时期政法工作重要内容,法学教育担负着为政法战线输送政治合格、有专业素养的法律人才的政治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律人才培养获得新的机遇与挑战.法律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表明,必须确立法律人才培养职业性导向,...
蒋人文
关键词:法律人才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
文献传递
应用法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之四被引量:12
2008年
法学专业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场所,是教学单位与基地单位双方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实习基地的利用和发展,促进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选择和建立法学专业实习基地要遵循一定的条件和原则,在模式上,可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实习基地,创建紧密联系型基地。对实习基地的组织与管理,应以协议为基础,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
蒋人文
关键词:法学专业
法律职业改革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被引量:7
2003年
为适应法律职业改革趋势和需要,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换,重新认识培养目标,改革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蒋人文
关键词:法学专业普通高校教学方法
辩护权及其保障制度研究
刑事诉讼的目的主要是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也就决定了刑事诉讼的进行要有犯罪行为的发生。从刑事诉讼过程看,刑事侦查在于收集证据和抓获犯罪嫌疑人,起诉和审判在于确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为被指...
蒋人文
关键词:辩护权刑事诉讼辩护制度诉讼权利
文献传递
国家赔偿制度的缺陷及立法完善
2009年
《国家赔偿法》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但随着时代变迁,受到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其本身的规定与制度设计有诸多不完善的方面,使得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审视、修正及完善,以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国家赔偿法中目的、赔偿范围的缺失来谈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缺陷与完善。
蒋人文蒋霓
关键词:国家赔偿
刑事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辩护权保障制度的构建被引量:2
2006年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核心。如何保障辩护权的有效行使,是刑事司法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我国刑事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辩护权保障应在充分考虑国情与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确保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权、告知权、法律援助权、控告权和申诉权。
蒋人文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现状与反思——基于监察与司法衔接视角的考察
2024年
在司法实践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面临着被调查人认罪认罚后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调查阶段的适用率不高等现实困境。为提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适用效果,应当适当降低调查阶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体性条件和程序性条件;明确监察机关从宽处罚建议的法律效力及内容要求;保障被调查人的知情权、律师帮助权;引入调查阶段认罪认罚承诺书;设置梯度化从宽处罚量刑规则;构建层次化监察强制措施体系,从而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两法”中的有效衔接及功能发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反腐效能。
李庆森蒋人文
关键词:职务犯罪监察对象
论刑事证人及其法律保护被引量:4
2001年
本文论述了证人资格和证人法律保护两方面内容。首先通过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作证法定要求 ,分析刑事诉讼证人资格 ,即证人基本条件。然后通过刑事诉讼证人法律保护现状 ,即证人权利和合法权益保障措施 ,分析我国证人法律保护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 。
蒋人文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人法律保护
人工智能的司法裁判运用:价值、困境与对策被引量:3
2023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赋能司法裁判领域,司法人工智能提升司法审判效率,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提高司法裁判质量,实现同案同判目标,规范司法办案流程,减少司法腐败发生的优势逐步显现。但在正视司法人工智能优势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其发展现状,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司法人工智能的运用前景仍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着司法数据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数据垄断问题以及司法人工智能算法黑箱的技术难题,面临着与司法公正理念背道而驰的算法歧视问题以及司法人工智能有限理性的价值挑战,遭遇着法官因自由裁量空间受侵蚀、司法责任分配有争议而主体性地位受到挑战以及当事人隐私权、知情权与获得技术支持权难以保障的法治困境,亟待解决。为实现司法人工智能未来的良性发展,首先应当从人工智能“辅助”人类的基本立场出发,厘清司法人工智能适用于简单案件及程序性事项的辅助界限,强调法官司法责任的主体地位,督促法官积极履职并避免司法责任制被架空;其次应完善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规制,以数据和算法为抓手双管齐下,既要通过增加司法数据数量、丰富司法数据形式、提高司法数据质量、构建司法数据共享平台来实现司法数据质高量足共享的目标,又要保障算法透明度、提高算法精确度、建立算法审查制度以解决算法黑箱以及算法歧视问题;复次应保障当事人的隐私权、知情权以及获得技术支持的权利;最后还应借鉴国外经验并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加强对“法律+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司法人工智能的长远发展打造人才储备军,从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司法裁判的深度融合,进而构建起我国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领域的新格局。
李庆森蒋人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司法裁判司法公正人权保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