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珍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与对策被引量:6
- 2010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理念在全球迅速传播,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并付诸实践。从目前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因素主要包括:耕地面积锐减且质量有所下降、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水资源紧缺等。因此,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资源、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董亚珍
- 关键词: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发展集体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宁波市湾底村的调查与启示被引量:6
- 2007年
- 浙江省宁波市湾底村的发展告诉我们:发展集体经济是建设我国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 董亚珍
- 关键词:集体经济新农村
- 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几点思考被引量:6
- 2013年
- 相对于农户而言,家庭农场既具有适度规模效应,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专业化,也可以生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既有利于非农资本的进入,也有利于解决农村"老弱化"和"留守儿童"问题。发展家庭农场,必须坚持自愿有偿原则、适度规模经营原则和准入原则;必须建立权属清晰、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必须建立能够及时提供土地供需的信息平台;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以保证农民利益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董亚珍
- 关键词:家庭农场
-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个案研究——滕头村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8
- 2009年
- 滕头村是浙江省奉化市的一个村庄,如今已成为誉满中外的富裕村。滕头村快速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依靠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制定鼓励措施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创新思路,优化产业结构;统一规划,改善民生;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经验做法对我国其它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董亚珍闻海燕
- 关键词:规模化共同富裕
- 关于转变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思考被引量:1
- 2006年
-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不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 董亚珍
- 关键词:土地产权
- 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被引量:5
- 2004年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关键的一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大中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弹性幅度下降较大的前提下,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 刘铮董亚珍
-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城镇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
- 垄断地租补偿:名特优产品基地快速非农化管制的经济性政策工具
- 2012年
-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出发,论证了名特优产品基地的征收补偿应增加垄断地租补偿,按照名特优产品价格与一般产品价格差额的资本化方法设计了垄断地租补偿的计算标准,并根据农业特产税税率探讨了垄断地租补偿在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分配模式,提出了新政实施与现行征地政策相衔接的策略。研究表明,垄断地租补偿可作为城郊名特优产品基地快速非农化管制的重要经济性政策工具。
- 鲍海君董亚珍
- 关于我国农地经营模式的分析与创新被引量:4
- 2007年
- 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土地承包制的一系列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以及土地产权权能残缺、农户土地承包权的不稳定性,不利于避免农民土地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不利于阻止土地的进一步细化,不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相应对策,转变农业经营模式。
- 董亚珍
- 关键词:土地经营模式土地产权
- 浙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的创新及效应被引量:9
- 2010年
- 本文分析归纳了浙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7种创新形式及效果。剖析了浙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加强分类指导等8点政策建议。
- 闻海燕董亚珍
- 关键词:土地流转
- 体验式教学模式理论思想及教学理念被引量:27
- 2008年
- 体验式教学模式正在成为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要使他知道得到这些知识的过程。因此,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董亚珍
- 关键词: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