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桂英

作品数:52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4篇菌病
  • 32篇布鲁氏菌
  • 28篇布鲁氏菌病
  • 18篇流行病
  • 18篇流行病学
  • 18篇布鲁杆菌
  • 17篇布鲁杆菌病
  • 10篇流行病学调查
  • 7篇疫情
  • 6篇地理信息
  • 6篇地理信息系统
  • 6篇信息系统
  • 6篇人间
  • 6篇布病
  • 5篇人间布鲁氏菌...
  • 4篇数据收集
  • 4篇杆菌
  • 3篇血清
  • 3篇生物学
  • 3篇布鲁菌

机构

  • 51篇青海省地方病...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2篇胡桂英
  • 43篇徐立青
  • 37篇杨旭欣
  • 37篇田广
  • 32篇薛红梅
  • 32篇马丽
  • 31篇秦豫民
  • 28篇杨宁海
  • 24篇赵延梅
  • 24篇刘祖义
  • 13篇王建玲
  • 9篇魏荣杰
  • 8篇马俊英
  • 7篇许红星
  • 6篇李超
  • 6篇赵志军
  • 6篇靳娟
  • 6篇赵元博
  • 5篇李积权
  • 5篇崔步云

传媒

  • 9篇中华地方病学...
  • 8篇医学动物防制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6篇地方病通报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江源地区布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结果,描述该地区人群血清抗体在职业、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对三江源地区的九县一镇范围内的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按《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试行)》中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用虎红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聚试验(SAT)、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检测6 310人份,RBPT阳性141人份,SAT阳性25人份,CFT阳性28份,SAT阴性、CFT阳性的有15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14,P<0.05),在141例感染者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74岁,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92,P>0.05)男女感染比例为1∶1.2,经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P>0.05);藏族占82.27%,蒙族占13.48%,汉族占2.84%,回族占0.71%,撒拉族占0.71%。结论布病流行强度有增强趋势应加大布病监测力度,开展人畜防治合作,综合评价流行风险因素,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胡桂英马丽徐立青田广杨旭欣秦豫民魏荣杰赵延梅杨宁海薛红梅马俊英刘祖义赵志军靳娟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三江源地区旅游活动与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确定三江源地区旅游资源及行为和方式,初探旅游活动与布病感染存在的风险。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三江源地区人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应用现况研究,分析旅游者在三江源地区旅游行为活动与该区人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的联系。结果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患布病与抱羊羔、抱牛犊、吃生肉、喝生牛奶、手部有伤口和皴裂有显著性正关联。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中存在与布病有显著性正关联的6项因素。结论旅游者存在感染布病的风险,应引起卫生部门、畜牧部门、旅游服务部门和旅游者的重视。
马丽赵志军杨旭欣魏荣杰徐立青胡桂英田广秦豫民张爱萍赵延梅杨宁海薛红梅刘祖义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旅游
青海西宁市郊农民在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与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青海西宁市郊农民在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与分析冯建萍,徐历升,胡桂英,杨宁海(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市811602)青海省是我国的重要畜牧业基地,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呈严重的流行势态,尽管业已取得了防制布病的可喜成果,但仍常有疫情发现。为摸清西宁市...
冯建萍徐历升胡桂英杨宁海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青海省布鲁氏菌的遗传分种和分型研究
马俊英王虎张雪飞崔步云徐立青胡桂英赵芳姜海赵鸿雁朴东日林恭华秦豫民王建玲熊浩明肖培陈芝正宋成玺
该项目通过联合使用国内外先进的MLST和MLVA病原菌检测技术,对青海省1965年以来收集的不同地区不同宿主的65株布氏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种分型研究。研究以传统的生化检测方法为参照,评价了三种检测技术和分型方法的优劣。...
关键词:
关键词:自然疫源疾病防控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明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现况及特征。方法在保护区范围内抽取不少于8个县,调查总人数不低于4 800人,进行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共调查6 310人,布病感染率2.23%,患病率0.63%,从2例新发病例全血样本中分离到2株羊3型布鲁氏菌。疫区流行特性呈现为疫情流行强度较低,地区分布广泛;在人群分布中呈现职业性或与家畜接触机会性特点,病例呈散发分布,未发现聚集性病例。结论当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布病疫情已突破此前达到的国家控制区标准,流行菌株为羊3型布氏菌,疫情回升态势初显,与目前国内疫情无明显的关联性。
杨宁海徐立青熊浩明杨旭欣薛红梅田广秦豫民马丽胡桂英赵延梅刘祖义
关键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布鲁氏菌病
青海省生物药品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近年来,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有上升的趋势。2009年6月在本所布病科门诊确诊1例布病新发病人,该例病人是青海省生物药品厂职工。为掌握布病在该厂的流行情况,于2009年7月4、23日对该厂职业人群进行了布病疫情调查。
薛红梅许红星徐立清秦豫民田广胡桂英杨旭欣
关键词:人间布鲁氏菌病生物药品厂疫情调查布病
地理信息系统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杆菌病菌种空间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杆菌菌种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布鲁杆菌病菌株与菌种的空间分布范围。方法布鲁杆菌菌株资料来源于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布鲁杆菌预防控制科,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建立青海省布鲁杆菌菌种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库和系统查询功能。通过系统查询功能和图层集,检索布鲁杆菌病菌株和菌种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通过系统查询功能,可查询到菌株的时间分布。通过空间分布图层集,可查询到菌株的地区分布。结论建立了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杆菌病菌株与菌种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空间分布图层集可直观的看到布鲁杆菌病及菌株均分布在三江源地区16个县中的10个县。
秦豫民徐立青杨旭欣靳娟田广胡桂英薛红梅杨宁海马丽赵延梅何海燕祖雅智刘祖义
关键词:布鲁杆菌地理信息系统
2016年青海省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2016年青海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掌握人间布病的地区、人群、职业分布情况。方法在青海省选择6个县开展人间布病调查,着重调查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密切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布病抗体检测,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血清检测1 430人,感染10人,感染率为0. 70%,患病5人,患病率为0. 35%,确诊新发病例2例,发病率为0. 952/万。感染率和患病率职业分布以牧民为主,占100. 00%;民族分布以藏族为主,占100. 00%;河南县感染率和患病率均最高,均为1. 46%; 30~39岁年龄组感染率和患病率均最高,分别为1. 20%和0. 72%。结论青海省人间布病疫情仍然活跃,应加强对牧民的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提高重点人群的自我防控能力。
薛红梅赵元博杨旭欣杨宁海谢辉马丽李积全田广王建玲秦豫民胡桂英赵延梅徐靖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徐立青马丽杨旭欣张雪飞田广杨宁海魏荣杰薛红梅秦豫民胡桂英李积权王建玲赵元博刘祖义金星
通过对三江源地区9县1镇的6~60岁的牧区群众的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三江源地区布病呈回升趋势,布病感染与多种相关行为因素有关。通过这些重要的参数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本地的疫情,因地制宜制定三江源地区人群、旅游人群宣传教...
关键词: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病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三江源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评价布病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三江源地区9县1镇6~60岁常住人口,围绕布病如何防治知识开展综合性教育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健康素养评估。结果布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什么是布病"、"感染布病的途径"、"布病的危害"、"如何预防布病"的比例干预后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63、221.380、188.255、89.608,P〈0.01);人群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干预前后居民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由25.50%提高至3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953,P〈0.01)。结论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病高危人群布病知识知晓率低,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存在高危行为。三江源地区人群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干预后均明显提高,提示该区对于健康知识、行为需求迫切,采用合适的干预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行为效果。
田广马丽杨旭欣徐立青许玲芬胡桂英秦豫民杨宁海薛红梅赵延梅刘祖义王建玲赵元博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干预效果评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